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李子艺:揉得新姿态 捻出新意境

2024-10-28    刘泓雨 周翔宇

徐州面塑,是以糯米粉、面粉等为主要原材料,捏塑成各种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材料简单易得,造型丰富多样。面塑的搓、捏、切、压等塑形技法与泥塑一脉相承,扎、挑、画、勾勒等技法的应用,又令其比泥塑多了色彩与趣味。徐州地区的面塑融合北方面塑的粗犷大气和南方面塑的精巧细腻,凭借色彩艳丽、生动逼真的特点自成体系。优秀的徐州面塑传承人们也在不断集纳各家之长的过程中,绘就了这一民间艺术的传奇。

今天让我们走近徐州面塑市级非遗传承人李子艺,听她讲述非遗传承的故事,看这位24岁的年轻姑娘如何在坚守与创新中,让古老的非遗与时俱进,焕发新的光彩。

李子艺在进行面塑创作

李子艺在进行面塑创作

曾是稚童口中食

面塑,是一幅立体的画,一场无声的戏,一个具象化了的故事,一个童年时的梦。

“蒸花馍咯!”在徐州面塑市级非遗传承人李子艺的记忆里,童年时姥姥的吆喝声依然在一遍一遍回响。

“姥姥家在邳州,小时候每到逢年过节,姥姥家里就会蒸花馍。花馍俗称花馒头。圆胖的馍馍,点缀上红枣、花生,或者捏塑成各种形象,好看又好吃。”

那时候的李子艺还不知道,香喷喷的花馍,原来也是一种艺术。她只知道,村里家家户户都会蒸花馍,而姥姥家的花馍最好吃。

姥姥会蒸花馍,母亲朱月香会用面做活灵活现的小人儿,好看又美味的面点,伴随着李子艺长大。

长大以后,李子艺才了解到,徐州面塑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同治年间,已有100多年历史。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为了让家里的孩子好好吃饭,也为了在“大日子”里讨个喜庆,人们就把面做出了花样、做成了艺术。

用面捏个小刺猬、捏个小猪,在缺少玩具的时代,花馍可是孩子们最珍贵的小食。

“除了花馍,面塑在我们小时候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元宵节的面灯。不同的动物形状,要摆放在家里不同的位置。比如小狗形状的就放在家门口,保家护院,希望来年兴旺;鸡形状的就放在鸡棚,希望小鸡不生病、多下蛋。”说话间,李子艺用水比画了一个龙形,“以前,家中有属龙的就一定要蒸面龙灯,我就属龙,所以我们家就一直坚持下来了。”

面塑作品《十二生肖拜寿》

面塑作品《十二生肖拜寿》

面塑作品《钟馗倾听福来》

面塑作品《钟馗倾听福来》

好的面点,讲究色、香、味俱全,面塑也一样。黑褐的土地上,能长出黄色、白色、绿色、黑色的谷物,面也就被赋予了多样的色彩。正像李子艺有滋有味的人生。

在李子艺两岁时,下岗失业的朱月香被云龙山庙会上的一个捏面人摊位吸引了,她的心中一动:我不正擅长这个吗?从此,朱月香带上年幼的李子艺开始了摆摊卖面人的日子。面人一个个成形了,李子艺也在母亲的声声吆喝里长大了。

从捏面灯,到蒸花馍,再到面塑手艺人街头巷尾的叫卖……岁月流转,如今,面塑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说起钟爱的面塑艺术,24岁的李子艺感触颇深。

千揉万捻显真功

“大家都知道苏轼吧,其实苏轼也是面塑中很常见的一个人物形象。”在工作室接受采访时,李子艺拈起一个普通的面团,“我捏一个苏轼,给你们看看。”

“做面塑,讲究和面‘处感情’,相处时间久了,它就‘听话’了。”李子艺笑着说。

让面听话?听起来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在李子艺手中,那面团还真的就渐渐有了模样。

面塑作品《苏轼》

面塑作品《苏轼》

两个一样大小的圆片,是苏轼衣服的褶皱,“要保证对称,还要安在一条水平线上,就得先把这块面分成两个一样大的圆球来制作。”

李子艺拿起其中的一小块面,把它放到掌根处,用食指的第二个关节,左右来回擀动。由于自小长时间地制作,她的手指又有力又柔软,已经可以向后弯折到接近90度。

“这个时候,食指相当于是一个辅助的工具,目的是要把面做成薄片,力度要把握好。当把这个面拿下来的时候,不粘自己的手掌,说明才是完美的薄片。”说话间,两个小薄片已经成型。

“面塑的几大技法,分别是‘捏、压、擀、搓、揉、挑’。做面塑时,要用到多种手法搭配。”李子艺说,做面塑时不能教条,要根据不同的作品选用不同的技法,“把这个擀出来的薄片搓成长条,就可以做衣服的飘带。”

此时李子艺要给“苏轼”搓一段长条当衣带了。搓条讲究基本功,以搓得又长又细还不断为好。“搓长条有一个很重要的技法,要用两个手指搓,一边搓,两个手指一边往外分开,这样能够保证这个长条是均匀且细长的。”李子艺指了指头顶,“最细的长条搓出来能和头发丝儿那么细。”

“所谓画龙点睛,其实做面人也是。”让面人栩栩如生的最精妙之处,便是制作眼睛,李子艺小心翼翼地勾勒着面人的眼睛。“这一步需要挑眼皮,这个人物面部是立体的,要拿工具先把深度压出来,然后开个口,在单眼皮的基础上把眼皮挑出来、挑上去,挑成双的。”李子艺笑着给东坡居士做了个双眼皮,“想要两边眼皮挑得一样,那就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了。”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民间制作面塑的专业工具叫“拨”,面团的各种形状就由匠人的一双巧手用“拨”来完成。工具要专业,也要创新。“这个工具在市面上不好买到,我和妈妈也会自己去研究和创作,自己做的工具也比较顺手。”李子艺说。

抟得千“面”求新意

“子不语月下绘长虹,艺为媒又结千金硕果”,这是李子艺父亲为她写的一首藏头诗,其中凝结着对女儿的期待。“父亲喜爱书画,母亲擅长捏面人,他们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也希望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建树。”李子艺说。

面塑作品《车马出行》

面塑作品《车马出行》

面塑作品《彭城》

面塑作品《彭城》

受家庭艺术氛围的影响,李子艺年少时就在艺术领域初露头角,获得过很多荣誉。但经历得越多,越是见识了精密、细致的功夫,李子艺也就愈加能感受到传承的重要性。“传统有传统的好,现代有现代的好。什么都得多学习、多下功夫。”

为把技艺做到极致,李子艺在创作中做了各种尝试。比如面塑青衣背后的一串珠子,就比较有难度。珠子又小又细,粒粒分明,要达到串珠成链的效果,还要保证不能断,非常考验耐心和细致。“这就考验了我的基本功。”李子艺说,“只有在前辈的技艺之上进一步研究、拓宽,才能把作品做得更好。”

作为一位年轻的传承人,李子艺有比母亲更新奇的想法,并致力于让传统面塑非遗有更多适用场景。李子艺曾和母亲一起将面原料进行了改良,使之不发霉、不开裂。这样一来,面塑作品就有了更长的“生命”,更美观也更实用。

有了新技术的加持,面塑也能被做成胸针、冰箱贴,甚至是耳钉、夹子、头饰等小物件。李子艺表示:“希望多做出一些尝试,让非遗也能与时俱进,更符合现代人的喜好,以兼具新、旧的形式融入我们的生活。”

在文创方面,李子艺最新的一款设计品叫“咙咚锵”——一件面塑卡通龙。这件作品融合了中国古典与现代艺术元素,最显著的特色是将面塑的传统技法“搓花条”应用其中,而花条本身又采用了现代艺术中的配色。有着传统的“趣”,又有现代的“潮”,这样的作品往往会令观者眼前一亮。

为让面塑重回百姓身边,让更多人喜爱面塑,让这一技艺更好地传承,还在上大学时,李子艺就和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推出了面塑相关的公益项目“子艺手制”。他们走进九里街道、泰山街道,教留守儿童、失业妇女做面塑,并一直坚持至今。这个面塑团队现在已有近百人,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

2020年,这一项目在“江苏省高校创新创业‘金种子’孵育项目”活动中荣获“五星级项目”称号。

面塑作品要被人赏识,要能够在市场上流通,这也是其价值的体现。为此,李子艺建立起了文创面塑工作室,也在线上借助平台进行网销。如果接到大批量的订单,团队就会带领有就业需求的妇女一起制作,获得的收益大家一起分成。“希望能真正帮到她们,而不仅是单纯的技艺上的教授。这样,艺术才能真正存活下来。”李子艺说。

这些有着传统艺术之名的小面人儿,正以新鲜的面貌重回大众视野。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塑的传承之路虽不乏挑战,但年轻的传承人们已经肩负起这份重任,以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让面塑艺术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摄影:孙博宇)

作者单位:徐州报业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