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二月二除了“剃龙头”,还有这些风俗开启一年好兆头!

2025-03-03    

IMG_256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好多人顾着“正月里不理发”“龙抬头剃龙头”的说法,已经眼巴巴地盼着这天冲进理发店解决“头”等大事了。其实大可不必这般着急,不妨换种方式迎接这个特别的日子。


在好吃好喝里盼个丰收


在常州,“龙抬头” 这天,老常州人每家每户都有在早上吃 “土龙笃面” 的习俗。


IMG_259


什么是 “土龙笃面”?如今的年轻人大多全然不知,这一习俗也在岁月流逝中逐渐被人们淡忘。所谓 “土龙团子”,实则是隔年腊月里蒸制的大团子,特意做成土龙模样,再用 2 粒赤豆当作眼睛,栩栩如生。过去,许多人家年前会做好几缸土龙团子,做好后浸在腊月的水缸里,等到年后的二月二、清明节,拿出来笃面、煎团子吃。到了这天早上,把土龙团子切成一片一片,放入面里一起煮。老人们边吃边念叨:“面团!面团!” 满怀着 “年丰粮茂米囤满,风调雨顺报平安” 的美好期许。


据说,“土龙笃面” 还有着龙的子孙借助龙威的寓意。龙抬头这天,吃了 “土龙笃面” 下地干活,不仅有好兆头,更能凭借龙的神威,庇佑顺遂,助力春耕生产,期盼一年都有好收成。


立春讲究 “咬春” 吃春饼,二月二同样有吃春饼的习俗。这一习俗源自清代,将肉食以及韭菜、萝卜、豆芽等蔬菜卷入饼内,由于春饼圆且薄的形状恰似鳞片,因而二月二吃春饼也被叫做 “咬龙鳞”。


IMG_260


常州靠近无锡一带的戴溪、横林、雪堰等乡镇,二月二这天要吃 “撑腰糕”,也就是把年糕用油煎或者用火煨后食用。“撑腰糕” 寓意着能把腰撑住,意味着吃了糕这一年都不会腰酸背痛。正如诗中所云:“二月二春正饶,撑腰相助啖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岁筋骨劳。”


在欢声笑语里求个吉祥


“中和龙抬头,春祭祈丰收。”“春雨掩柴扉,句芒力尚微。” 在常州旧俗里,二月初二是传统的 “土地节”“中和节”,人们会 “喝春酒”,祭祀芒神,祈愿丰收。这一天,老天爷忌雨,有谚语说道:“土地生日落,地上难保白。” 只有天气晴朗,才能 “二月二,葫芦茄子齐下地”,一般蔬菜也要在二月初播种。所以,这天是重要的农事节令,百姓们都要向老天爷烧香朝拜,祈求风调雨顺,莫要旱涝成灾,期望五谷丰登、连年丰收。


IMG_263


因二月初二也是土地老爷的生日,民间向来有到土地庙烧香朝拜的习俗。常武地区的民众在 “土地生日” 这天,会例行 “社祭”,即由各地主办农事礼典,祈求五谷丰登。此外,还会演 “社戏”,像东安镇尚宜乡的社戏堪称 “千村首社”,连演 3 天。罗溪镇惠宁寺永定里土地社祭更是东南各乡的 “社祭大王”。当然,二月初二这天,武进许多地方都有 “祭土地” 的活动,形式多样,有供奉土地公公的,有唱社戏的,有举办庙会的,还有祭祀五谷的,不一而足。二月二举办庙会的乡镇还有很多,如横林镇、西夏墅、潘家桥等。


过去,农村种田全靠老天眷顾,对老天的崇拜与信仰在农事活动中居于首位,百姓常说的 “看天吃饭” 便是这个道理。武进农村还流传着这样一首 “农歌”:“二月二庆龙抬头,春祭社戏祈丰收。白天耕地忙播种,夜勒切草喂牲口。百姓千家忙菜蔬,土龙笃面上灶头。” 吃完 “土龙笃面”,许多人还要上城,前往青果巷的 “张王庙” 叩头,祈求张大帝保佑风调雨顺。所以,以往常武地区的许多茶馆店在这一天会歇业,门口张贴告示:“农事开耕,停业一天”。 


IMG_264


“龙抬头” 这天可是个好日子,被老百姓视作良辰吉日。有的人家忙着安排相亲、定亲,为婚嫁事宜做准备;有的人家筹备上梁造房;有的人家给老人祝寿;还有的新娘子回娘家,也都选在这一天。老话说得好,“二月二,家家接女女”,只因旧时正月不能空房,正月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一个多月过去,女儿思念母亲,母亲牵挂女儿,到了二月二,不仅出了正月,而且恰逢龙抬头这般吉祥的日子,家家户户自然都要接女儿回娘家团聚。


“龙抬头”,有盼头!

愿您抬头皆美好

所遇皆温暖



来源:武进印记,武进区地方志办公室


资料来源:《寻访老味道》(季全保、季旻孜著),“江南美食之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