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南通人这样过中秋
中秋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的江苏南通,有着不少流传下来的中秋习俗。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多名熟知地方文史的老南通人,聆听他们回忆、讲述通城中秋习俗。
南通老城区。尤炼 摄
“月亮从东方慢慢升起,外婆把香炉搬到天井中,插上香。旁边方桌上放着月饼、藕、菱角、柿子、花生等食品。”77岁的安铁生老人回忆说,“拜月仪式是第一步,拜完就可以品尝月饼了,在我印象中,男人不参加拜月仪式。”
安铁生在南通老城区长大,住在城东北水关桥。他是退休中药师,对传统江海美食情有独钟,曾撰写《南通老味道》一书。“小时候过中秋,家中六口人。”在安铁生记忆中,母亲做的藕饼很好吃,“肉末夹在两片白嫩的藕片当中,然后放入油锅炸成金黄色。”
20世纪60年代,物资匮乏,当时通城市民每年中秋节前仅领到一张可购一只月饼的票券。安铁生说,当年与家人共享月饼,冬瓜、豆沙、五仁、枣泥、椒盐、火腿等馅的苏式月饼各买一个,按人数各切数瓣,每种滋味的都可尝一尝。
安铁生(右)、顾林昂(左)畅谈通城民俗知识。尤炼 摄
76岁的顾林昂老人是《崇川根脉》的主编,该刊系崇川区和平桥街道“六桥文化社”主办,为内部资料型期刊,作为南通文史交流的平台。“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顾林昂记忆里,儿时听到的“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盼的都是团圆,至今难忘。
“中秋时节忙不歇,月饼掰掰当早茶,蒸蟹煮鱼煨鸽子,剥菱削藕切西瓜……”这是一首许多老南通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囊括了南通地区中秋节关于吃的习俗。
82岁的南通名中医喜棠,至今还能吟诵几首关于中秋的通城古民谣,“亮月子、亮巴巴,亮月子照我家,梳油头、戴桂花,娘呢心里乐开了花。”“八月中秋月儿圆,月圆人也圆。中秋月饼甜蜜蜜,全家吃饼乐陶陶……”喜棠出身中医世家,老家住在西南营。她与南通大学退休教师、崇川区新城桥街道侨友艺术团团长钱吉华是相交多年的好友。
钱吉华(左)和喜棠(右)吟诵通城中秋题材的古民谣。尤炼 摄
“我和喜医生一起出版《南通古民谣集》,收录了50首南通古民谣,登台表演《南通古民谣》节目数百场次。”钱吉华说,“方言是地方文化重要的载体,有多少离家多年的游子,听到乡音一下子就能勾起他们的乡愁和乡情,希望通城的年轻人也能传承乡音,把根留住。”
作者单位:南通报业传媒集团
- 上一篇:去宋朝过中秋
- 下一篇:甲午战争后的“北洋水师”余部,最终怎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