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涟水:古代重要的淮海门户、交通枢纽
古代涟水,由于地处淮河入海口,濒淮临海,使之成为重要的淮海门户。
历史上,每逢朝代更迭或者战乱,涟水都会成为争夺要地,如春秋时期的吴、越、楚相争时,涟水先属吴,后则时而属越,时而属楚。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设立涟口戍,是淮北三大军事要地之一。宋金对峙时,涟水水陆城寨更为必争之地,多次出现朝宋暮金的拉锯局面。清康熙《安东县志》记述涟水的区位形胜:“……取吴取陈者,宿师以御敌;伐魏伐金者,建营以铸兵。屹然皆称重镇焉,洵南北之襟喉,淮海之锁钥也。”“东滨渤海,西带沭河,三涟绕北,长淮襟前,为淮阴之负扆,齐鲁之屏障,昔称边徼雄军,今属水陆要地。”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涟水升格为涟州。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开凿涟水到海州的新漕渠(又称官河),用于盐运,涟水的水运地位得到加强。所以从唐代起,涟水以水路为主的物流枢纽地位就已经确立。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涟水县升格为军。绍圣五年(公元1098年),发运使王宗望对唐代开凿的运盐河进行大规模疏浚。竣工后,皇帝赐名“通涟河”,即支家河前身,“楚、海之间赖其利”。明清时期,涟水还驻有两淮盐运分司,管理淮北盐场的运输调拨,也足以说明涟水的重要交通地位。
唐宋时期涟水水路就很发达
涟水也由此留下了众多文人雅士的足迹。唐代大诗人高适,曾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沿淮河而下,目的地就是涟水,不仅留有《东征赋》记述其事,在涟客居期间还留下《涟上别王秀才》《涟上题樊氏水亭》两首诗。其“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更成为当时淮浦之地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北宋大文豪苏轼一生两次路过涟水。一次是在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时,取道镇江、扬州、楚州、涟水、海州往密州。另一次是在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在由常州领命赴任登州途中经过涟水。就连南宋最出名的奸臣秦桧,在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由金营回宋时,也选择了从涟水渡过淮河的这条线路。
大诗人苏东坡两次路过涟水
抗日战争时期,涟水根据地是连通淮海、盐阜两大根据地的重要枢纽,在保证盐河交通线,屏障盐阜、拱卫淮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期间,涟水战役更是为宿北大捷和后来的孟良崮战役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抗日战争时的涟水县图
古代涟水作为交通要道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国范围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涟水将“枢纽高地”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作者单位:涟水县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