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历史

​一座镇淮楼,见证漕运兴衰

2024-06-12    周登超 顾文

镇淮楼,是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城内一座闻名遐迩的古建筑。千百年来,它以庄重、典雅、古朴的姿态雄踞于古城中心,是淮安古老而文明的象征之一。在被正式命名为镇淮楼之前,它是一座因军事、管理之需而设的谯楼,象征着官府的权力与威严。现在,镇淮楼与总督漕运部院遗址、淮安府署连为一体,共同构成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古代官衙景区,向来往游人讲述着古城淮安的悠久历史。

雄踞古城中心

镇淮楼为砖木结构城楼式单体建筑物,下层为台基,中有城门洞,上层为两层山楼。全楼通高18.5米,东西长36米,南北宽26米,造型优美,敦厚坚实,古色古香。镇淮楼本名谯楼,功能相当于一座瞭望台,用于观察城内外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凡是古老的城池,城中央都会有一座谯楼。谯楼多在建城的同时建造,也有一部分是后来增建的。镇淮楼的建造历史可以追溯到山阳县筑城之时,当时此地已经发展成为大集镇,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根据《舆地纪胜》卷39记载,山阳的城池是晋穆帝永和四年(348年)由荀羡开始营建的。如此说来,山阳城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了,此城原是当时的驻军所筑,用于军事,而镇淮楼的位置就在原本地势很高的城中央,就是那时的谯楼。

关于谯楼的正式记载,出现在《宋史·赵立传》中。《宋史》说,楚州守将赵立战死后一年(1131年),“金人退,得立尸谯楼下,颊骨箭穴存焉”。如此看来,宋建炎年间,楚州城中即有谯楼。元代至元年间,张士诚部将史文炳占领当时的淮安,对楼体进行了修葺。此后,谯楼曾多次被修葺。

楼内悬以巨钟,架以大鼓,战争时期用以传递战争信息,和平时期则昏晓撞击,使臣民闻之而生儆惕之心。后世的谯楼多用于报时,上面设有计时器和大鼓,按时击鼓,表示已到某时正点。夜间还可以鼓声的点数表示更数,居民听到鼓响了几声,就知道是几更天了。过去小戏中就曾有“谯楼打罢三更鼓”的唱词,所以老百姓一般都称之为鼓楼。淮安今存最早的地方志明正德《淮安府志》记载,府阴阳学在楼上,“旧贮铜壶刻漏、更筹十二辰、二十四气牌,故阴阳生居之。”《淮城信今录》记载,楼上有用于计时的铜壶刻漏,打更者以此报更。传说刻漏上有一方温玉,明朝隆庆年间被知府陈文烛取走。自此冬月水会上冻,刻漏报时就不准确了,于是“更楼遂废”。

除了俗称的鼓楼、谯楼之外,古代谯楼还有正式的楼名。乾隆《淮安府志》记载,楼上原有匾额,上书“谯楼”,后更改为“南北枢机”,但这些都不能算正式的楼名。“镇淮楼”这个名字是由漕运总督铁保所改,至于改名的原因,通常的说法是镇压淮水,祈免水灾。

民国早期的镇淮楼

民国早期的镇淮楼

见证漕运兴衰

2500多年前,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使末口周边成为交通管理、物资转运、军事驻守的重镇。秦汉之际,此处已成为一个大邑。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射阳县,当时淮安区的前身山阳县(包括北辰堰)为其境内的一个大镇。东晋时山阳县与射阳县并立。以后,唐宋称山阳县为“楚州”,元明清时称“淮安路”“淮安府”。南宋与金国对峙时代,韩世忠、梁红玉“顿兵八万于山阳”,金人不敢轻易过淮。韩世忠的军营遗址后来筑为新城。明代为抗倭需要,又将两城联接,建为夹城,最终形成三联城的城市格局。

以镇淮楼为中心的老城,官府林立。在官府前建立谯楼,是中国官衙建设的传统,象征着官府的权力和威严。镇淮楼所属的官衙,虽然历经更迭,但一直是这一方土地上的最高权力中心。唐宋时代为楚州州衙,元代时是淮安路总管府,明初建为淮安府署,随即为淮安卫指挥使华云龙夺为淮安卫署。万历中又为漕运总督所夺,成为漕运总督府的衙署,一直使用到清末。镇淮楼雄视着大运河的沧桑变迁,它所隶属的权力部门的变革,见证了淮安城池的建造历程,也是漕运历史兴衰浮沉的写照。

淮安稳居黄淮运交汇的核心地段,河道于此依轴转动。历朝历代都以此处为漕运枢纽,遣官驻守。开始是临时设官提调,自唐以后,始设专官管理。宋代淮南东西道设转运使,或称发运使,即驻于淮安,建有转搬仓。明清两代,国家设漕运总督和南河总督,分别开府于山阳和清江浦。万历初,漕运总督凌云翼将总督府迁到淮安城的正中央,即今天所保存的总督漕运部院遗址。乾隆《淮安府志》卷11记载,当年总督漕运部院建筑规模宏伟,有房213间,牌坊3座。

光绪末年,清政府遂令停止漕运,有着千年历史的漕运寿终正寝。漕运总督裁撤,清廷利用此署创办江北陆军学堂,培养过一批军事人才。此后,曾经规模宏大的建筑,皆于清末至20世纪40年代被毁,仅存房基、础石。民国时变为体育运动场,沿用到20世纪末。2002年8月,淮安区在旧城改造中挖掘发现了明清时期的总督漕运部院遗址,在明清遗迹下3米处还发现了宋、元代文化层。遗址被列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此兴建了漕运总督署遗址公园,在其北端新建一座中国漕运博物馆。漕运总督署遗址与前方的镇淮楼及后方的淮安府署连为一体,是淮安“运河之都”历史地位的重要标志,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象征。

镇淮楼现貌

镇淮楼现貌

改名带来讹传

“镇淮楼”一名由漕运总督铁保所改,这一改名还曾引起过一点小麻烦。后人竟将它与楚州历史上另一座镇淮楼混为一谈,认为它是一座酒楼。

南宋初期镇守楚州时,守军多以镇江为后方依托,有时即用“镇江都统司”这一番号。宋代的淮安原来另有一座镇淮楼,是镇江都统司的酒楼,位置在今八字桥路北西侧。八字桥是两座桥的合称,一座为东西向,在响铺街(今为镇淮楼西路)上,跨在南北流向的文渠上;一座为南北向,在小八字桥街上,跨在东西流向的文渠上。合起来看像一个八字,因此得名。其中一座称“州桥”,另一座称“宜民桥”。后来老百姓则称之为“大八字桥”“小八字桥”,逐渐失其本名。

万历《淮安府志》卷3对八字桥、镇淮楼、州桥都有记载:八字桥“在治西北,南桥乃宋之州桥,北桥曰宜民”;而“镇淮楼在旧州桥西路北,宋镇江都统司酒楼”。该志称,路南还有一座和丰楼与之相对,是宋代楚州的酒楼。这两座酒楼后来都废掉了。所谓州桥,意即离楚州州衙很近,当时的州衙就在今天的漕运总督部院遗址。

最先搞错了的是同治《山阳县志》和光绪《淮安府志》。同治志卷19“古迹”说:“镇淮楼在漕院署前。旧志云:宋镇江都统司酒楼,今不可考。”后来卢福臻的《咏淮纪略》误信此说。民国初年续纂的《山阳县志》对此做过纠正,该书卷16“刊误”中说:“漕署前之楼为谯楼,高二丈五尺,后改署曰‘南北枢机’,今曰镇淮楼。”

尽管有了纠正,但一般人不会将两本县志对比起来读,多数人也没有这个条件。于是,人们自然仍根据同治《山阳县志》的记载讹传下去。1959年大修镇淮楼,当时淮安县人民政府立了一块碑,把“宋镇江都统司酒楼”这一错说刻在石头上,流传甚广,导致至今仍有人继续以讹传讹。

作者单位:淮安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