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历史

周氏南庄的故事

2024-10-28    范爱华

周氏南庄——位于林家桥河南,是东台名士周希贤(字竹墟)建于明代的别墅群。其中藏书盛丰,亭榭楼阁,迂回曲折,绕到最远处可以到城北。进庄门,有双鹤守立两旁。沿途地形起伏,沟河交叉,桥廊相连,绿竹成荫,假山耸立,荷香怡然,香远益清。为当时江淮文人雅士、骚人墨客聚会之所。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为“南庄”题额,清乾隆年间,兴化人顾于观曾撰《游南庄记》,阅之可见其当日园亭之雅趣。

周竹墟之孙周逊之,名泰谦,明崇祯诸生,落落有大志。当时,烽烟四起,明朝抗清节节败退,周逊之曾研究过孙吴兵法,只是空有一身才艺,却无用武之地。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年),清兵逼近扬州,史可法广招四方人才,积极抗清,周逊之应聘幕僚,每进一策,皆被采用,深得史可法的信任。后扬州城破,史可法殉国,周逊之百死余生,返回东台。入清后隐居南庄,种田读书。惟与明才子冒辟疆、李映碧、吴嘉纪、沈聃开等,唱和诗文书画,交往甚密。

乾隆、嘉庆年间,周逊之四世孙周楷,字衿式,号北堂。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年)经魁,任大桃县知县,湖北乡试同考官,历任湖北黄冈、浙江嘉善、平湖等地知县,因廉能跃升东塘海防同知,海宁知州,后任湖南藩库大使,直隶同知等职。告老还乡时,身无余资,仅琴书自娱,别墅南庄已经半旧荒芜,他即整顿园林,园内建家祠一座。

周楷次子周丕烈,字雨侯,号小堂,人称小堂公。生性豪爽,一目十行,早年随宦湘鄂浙诸者,曾任河南府经略、武安知县,告老归里,以鼓琴作画余生。在“南庄”之东筑小花圃,莳花种竹,养鹤一对,取名“琴鹤山馆”,以画会友,一时名流咸集。1920年,周丕烈与四个儿子(周应谷、周应芹、周应昌、周应铨)将家藏书画和自创作品编成《南庄辑略》三卷,清代名人狄楚青、陈祺寿、戈伯鸿作书名、序、跋。周应芹曾手绘《南庄图》《赠鹤报砚图》。

周应芹,字子香(耔襄),号水英,清贡生,专工绘事,画室名曰“玩香庐”。原来“子香”即清末民初周丕烈之子海派画家周应芹的字。一个“玩”字道出了周应芹的豪放不羁、精益求精的文人气质。他与父兄齐名,清末,素笔走四方,名满大江南北。

周应芹之孙周光熙,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就读于上海光华大学,曾被中国公学校长胡适聘任为该校教授,与著名作家沈从文同事。毕业后,留上海光华大学实验中学任教,担任副校长之职。抗战时期,上海沦陷,转至家乡东台创办私立光实中学,在日寇的炮火声中,多次带领学生转移乡下“逃难”,前后近十载,培养学生近千人,其中,不乏国家栋梁之材。戈宝权曾谈起周光熙说,我小时候很尊崇他,他通晓英文。

可是人生如戏,那个年代周光熙遭受牢狱之灾。出狱后,周光熙又重新回到他的西巷17号,他的曾祖父留给祖父的那座破旧的三进“南庄”。此时,家徒四壁,门可罗雀。

晚年失聪。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守着心灵的那一方净土,对自己的旧译《悲惨世界》进行增校,并前往西安三子周矢家,由周矢和邢良俊先生商榷重新出版雨果的《悲惨世界》。他还新译35万字的《驻外间谍》及康拉德的许多作品。为此,他老人家在八十岁高龄时加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他兴奋得像个孩子,也许在那一刻,他深信不疑,他仍是周氏南庄的天之骄子。

我曾在夏日的黄昏,徘徊在周氏南庄旧址(如今的林城花园),面对眼前来往的行人,我问:你知道这里原是周氏南庄吗?说不知道。我又问,知道一个叫周光熙的人吗?还说不知道。时过境迁,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周光熙和他的光实中学已鲜为人知。

如今,周氏南庄没有了,南庄的故事似乎也被人们遗忘了。然而,南庄一代代人留下的诗词书画,既是家族传承的物质财富,更是价值连城的精神财富,其高雅的人文内涵与精神,将泽被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