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红烧肉
岁月如流,转瞬即逝。谈及20世纪70年代,我总会想起儿时的红烧肉,它连同那些珍贵的记忆,镌刻在心田。
彼时,农村生活艰辛,餐桌上的菜肴乏善可陈。午餐多为白米饭配青菜,偶尔有碗豆腐烧咸菜,已是难得的珍馐。至于晚餐,则常常是稀饭搭配自制的萝卜干。在那个年代,红烧肉无疑是家中的珍稀之物,仅在年节时分,或是有木匠、裁缝、竹匠等师傅上门做工时,母亲才会舍得前往村头供销社的小肉铺,选购一小块上好的五花肉,精心烹制这道至今回想起来仍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红烧肉的烹制过程,在我眼中宛如一场庄严的仪式。母亲细心地将肉块洗净,切成方正均匀的小块,经过焯水去腥后,加入酱油、糖、料酒,再配以几片老姜和几段葱,小火慢炖。那浓郁的香气,逐渐弥漫在整个屋内,沁入每个人的心脾。然而,这碗红烧肉却总与我们这些满怀期待的孩子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客人离去后,母亲会迅速将肉碗端回厨房,待其稍凉便藏起来,生怕我们多夹一筷。那碗红烧肉仿佛是家中最为珍贵的宝藏,需要精心规划,以待来日。
但记忆中,有那么一次例外,至今仍让我心生暖意。一个冬日的午后,阳光慵懒地洒在院子里,裁缝师傅来我家为家人量体裁衣。我在一旁静静地观看,眼中满是对那碗红烧肉的渴望。或许是师傅察觉到了我的眼神,他微微一笑,趁母亲不注意时,悄悄地从碗中夹起一块色泽诱人的红烧肉,放在了我的小碗里。那肉块油光锃亮,香气扑鼻,对于平日里难得品尝荤腥的我来说,简直是无上的美味。我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夹起,生怕破坏了这难得的佳肴,缓缓地送入口中。那一刻,红烧肉的醇香与甘甜在口腔中瞬间爆发,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这份简单的满足,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儿时最为期盼的便是过年,因为年夜饭上有那一碗久违的红烧肉。日子在数着手指头中一天天过去,终于,大年三十的夜晚来临,那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红烧肉被端上了餐桌。我的眼神紧紧追随母亲的筷子,直至它夹着肉落入我的碗中。我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着这份幸福,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满足与感激。红烧肉的鲜美与家的温暖交织在一起,仿佛整个冬天都因此而变得温暖如春。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已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如今,那曾经的“奢侈品”已变得唾手可得。然而,奇怪的是,此时的红烧肉却再也吃不出儿时的味道,甚至还会觉得它太过油腻。其实,那记忆中的味道并未改变,改变的只是我们的心境。
一碗红烧肉,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慰藉。它让我懂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应该时刻保持感恩之心,留住那份最纯粹的美好与感动。
- 上一篇:味鲜肉嫩的“延陵鸭饺”
- 下一篇:没品过这口“鲜”,就不算到过真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