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木偶传统绝活是怎样炼成的
人偶同体、写意造型的“龙魂”木偶,完全看不到操纵杆、自由飞翔的“仙鹤”木偶,“水浪”特技……木偶剧《哪吒》努力突破传统的舞台艺术形式、创新的木偶样式、特技绝活的使用。在江苏扬州木偶传承、发展过程中,几乎每排一部剧都在尝试创新、突破。这一次次的挑战也“炼”就了一个个绝技绝活。
嫦娥水袖
绝活一:水袖,代表剧目:《嫦娥奔月》
20余种不同样式,表现角色喜怒哀乐
提起“嫦娥”这一艺术形象,古典柔美、仙气飘飘,水袖成为表现其特色的最佳形式,木偶表演也不例外。然而,原先木偶水袖表演中只有“抛袖”“甩袖”等三四个简单的动作。20世纪80年代,正值艺术巅峰时期的木偶表演艺术家华美霞借鉴戏曲艺术中“水袖”表演技巧,再通过自己的不断揣摩、试验,能熟练地舞出20余种不同样式的水袖,借以表现角色的喜、怒、哀、乐,大大增强了木偶的表现力。
如《嫦娥奔月》第三场中,新婚燕尔的嫦娥送别丈夫后羿去西王母处求取消除妖日之法,夫妻分别时,“嫦娥”运用“扬袖”“抛袖”“翻袖”加全身颤抖着“搓步”扑向后羿怀中的表演,恰到好处地展示了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感。因成功表演“嫦娥”,华美霞闻名全国木偶界,并留下“活嫦娥”之美誉。
为了丰富人物情绪,华美霞还将木偶水袖由原先的一尺七,加长到近三尺,虽表演难度加大,却更加生动了。木偶的手腕关节原本不能灵活转动,经过她与造型师的合作改进,木偶甚至能够做出兰花指、反掌、揉手绢等动作。
扇韵
绝活二:扇韵,代表节目:《扇韵》
改三人操纵为一人操纵
给你两把扇子,你能做出多少动作来?在木偶“少女”的手中,两把扇子转、甩、开、合、拧、翻、曲,无所不能,只见“她”信步于花园,时而扑蝶、时而玩耍,婀娜袅袅。
这是木偶节目《扇韵》,淋漓尽致的表演让人感叹木偶把这位“少女”演活了。这个由木偶表演艺术家颜育首创的人偶同台独舞节目,突破了传统的三人操纵,为单人操纵木偶双手转扇、下腰等绝活,达到了人偶互补、合二为一的效果。
《扇韵》中“少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木偶,身上安装了很多机关:眼睛会转动、颈脖会扭转、腕部能翻转、双手能转扇、腰部能下腰、腿部能抬起……这些繁复的动作控制,都在演员的十根手指上。
木偶装的机关多了,重量就重了,加上扇子的重量,这些都要靠手指把力量传送到木偶的手腕上。经过长期的摸索,颜育掌握了超常规的操纵方法,用虎口和五指各负其责、分路并用,找到了两手同时翻、按扇子的角度和转扇的力度,终于让以往多人合作的高难度动作,由一人就能完成。
绝活三:天女散花,代表节目:《天女散花》
木偶舞动10米长绸,演绎天女散花
天女散花,顾名思义,“天女”舞动长绸,花从天降。这需要演员操纵木偶舞动10米长绸,相继做出提绸、抖绸、转绸、舞绸等一系列细腻复杂的动作,舞出“波浪翻卷”“长空彩虹”“蜻蜓点水”“彩蝶翩翩”等10余种不同样式,配合木偶当场散花绝技,美不胜收。
首创者颜育回忆,自己有一次看到魔术师表演,双手在空中一抓,凭空变出很多花朵来,便着迷了,想尽办法去请教魔术师后了解到,这是运用压簧把花朵弹射出去。
原理知道了,就想着安装到木偶上去。在经过一次次失败后,颜育逐步掌握了花朵弹射的技术,并成功移植到木偶身上。《天女散花》的主要表演形式是长绸,其中有一段“天女”双手合十,先将手中的长绸放下,然后拿起舞动。因为长绸太长太重,操纵手扦根本无法将长绸甩到木偶手上,需要演员反复练习。此外,还有很多演员的身段表演,木偶不可能像真人演员那样,展示腰腿的功夫,但是颜育用“鹞子翻身”“反托举绸”等高难度动作进行弥补,舞台效果出色。
绝活四:木偶书画,代表节目:《书画双绝》
临帖、作画,演员练就“左手书画”
潇洒风流的“李白”挥毫写下《送孟浩然之广陵》,“板桥”泼墨绘就苍劲有力的竹石,单是真人完成一幅好的书画作品都足以让人惊艳,何况是木偶书画?《书画双绝》就是一个让人惊叹不已的节目。
以木偶书法表演为例,它是由国家一级演员祝留根创演,是演员操纵两根一米长的手扦子上的木偶手进行表演。扬州木偶传统以右手操纵木偶“命棍”——即支撑木偶身体的主棍,左手操纵木偶双手的扦子表演。看似木偶右手持笔,实际演员是左手操纵,所以,祝留根的木偶书法其实是“左手书法”。更重要的是,操纵演员本身要练就一手好字的基本功,表演时才能操纵木偶完成一幅好作品。
祝留根除了认真临帖,还常去博物馆、展览厅等观赏学习。开始时木偶的手总是不听使唤,字不成形,长期练习实践中,他逐渐摸索出用行书草字更适合木偶书法,终于练就潇洒有度、韵味十足的行草书法。
变脸喷火
绝活五:变脸喷火,代表节目:《变脸喷火》
将川剧变脸、喷火技术嫁接到木偶中
众所周知,变脸是川剧艺术中的一项绝活。一次偶然的机会,国家一级演员王芸萌生了将川剧变脸、喷火技术嫁接到木偶表演中,并于2006年,毅然赴四川拜师学艺,当她学有所成,回到扬州时,她的身边多了一个“宝贝”——花脸木偶。
欣赏过木偶变脸表演的观众都会产生一个疑问:看似神奇的表演窍门在哪儿?“多数脸谱是由丝绸或麻布制成,事先将红黄蓝白黑等不同形象的脸谱一张张贴在木偶脸部,每张脸谱上都牵上丝线,表演时演员通过披风遮挡‘障眼’,再将脸谱一张张扯下来,喷火装置则效仿打火机原理。”王芸说,木偶变脸和演员变脸一样,强调力度和速度,要求演员动作相当熟练,道具安装巧妙灵活,操作准确到位,稍有不慎,就会乱套出洋相。
每一次演出之前,王芸都会为花脸木偶进行一番详细的检查。她说,相较传统杖头木偶,变脸木偶的机关更为复杂,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为了操作方便省力,她研究改进了其中的机关装置,将命棍加长,固定在自己特制的腰带上。小小的改动让她腾出了一只手,操控变脸、喷火装置机关更加游刃有余。
绝活六:点火、抽烟,代表剧目:《沙家浜》
递烟、接烟、点烟、吸烟、吐烟气,惟妙惟肖
京剧《沙家浜》中的《智斗》,大家都不陌生。如果让木偶来表演会如何呈现?在现代木偶京剧《沙家浜》中《智斗》这场戏中,阿庆嫂递烟、胡传魁接烟,阿庆嫂擦火柴帮胡传魁点烟,继而胡传魁吸烟吐出缕缕烟气的特技表演,惟妙惟肖。
“非常考验演员的功力,演员操纵木偶的手,从烟盒中拿出一根烟准且稳,还要交到另一个木偶手中,单是这一连串动作就需要演员反复练习与配合。”扬州市木偶研究所所长戴荣华说。其实,真人点燃一根火柴可能都需要擦几次,木偶完成点烟、抽烟的动作,就不得不说到制作木偶时的机关和装置。他介绍,阿庆嫂点烟这个动作,主要是手上的装置,其实火柴顶端包裹的是棉球,然后利用电短路现象产生火花,继而点燃火柴去点烟。而抽烟、吐烟的动作,则是一根管子一端通到木偶嘴里,另一端由真人来进行吸吐的动作。
转佛珠
绝活七:耍佛珠,代表剧目:《三个和尚新传》
“小和尚”抛、接、耍、转佛珠
木偶动画《三个和尚新传》,突破了传统木偶戏只在幕后表演的单一模式,设计了华丽精致的木偶舞台画面和多层次空间的人偶同台表演方式,给原来只露半身的杖头木偶装上了双腿,丰富了艺术效果。新创设计的高难技巧“耍佛珠”,让“三个和尚”一起表演抛、接、耍、转佛珠,既刻画了人物性格,又增添了情趣。“这个靠的就是演员手上的真功夫。”戴荣华说。
2003年,木偶演员张照开始在大戏《三个和尚新传》中饰演小和尚这个角色。“当时每天来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练30分钟的静举功,然后跟着老师手把手练耍佛珠。”张照回忆,这部剧有一分多钟时间是在耍佛珠,“一开始手都是同向的,后来慢慢掌握技巧。其实,用木偶脖子转珠子并不算很难,难的是将佛珠抛给距离5米之外的另一个人由他接住,还要保证佛珠抛出去的形状是圆的。”
作者单位:扬州报业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