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夏天究竟有多热?杜甫、陆游、杨万里为高温留下传神体感文字
时进三伏,天又开始热了起来。35℃以上的高温范围几乎覆盖长江以南大部地区,不少地方夜温也能达到27℃-29℃。
很多人开始怀念过去,觉得在全球变暖现象还没有那么严重时,夏天还没有那么热。
热归热,但也不要瞎说。古代的夏天,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山亭纳凉图 明·周臣
温度有多高?温度计一测便知。
古人也很想。
1673年,北京观象台根据传教士南怀仁首次制成了空气温度计。在他之前,清初扬州人黄履庄也曾发明一种“验冷热器”,可以测量气温与体温,但原始记载过于简略,难知其详。这些空气温度计,误差大,实用性远不如现代的水银温度计。
而在1673年之前,没有温度计,怎么测温度?
观察、估算。
看一个人发没发烧,要“以身试温”;看天气有多冷,就得看水结没结冰。
古代的夏天,究竟有多热?虽然古人没有留下精确到数值的温度记录,但他们留下了传神的体感文字。
“热甚”“亢阳”“大燠”“隆暑”,这样的描述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或许太简略。说得再细致点,“长安客舍热如煮”“万国如在洪炉中”“峡中都似火”“炎赫衣流汗”。杜甫热得都想“安得赤脚踏层冰”了。就算放到现在,这谁不想呢?
宋人对酷暑的描述更为生动。陆游写道:“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跟上了笼屉蒸上一蒸似的;杨万里也说:日光煮水复成汤,此外何处能清凉?掀篷更无风半点,挥扇只有汗如浆。池水都被晒成烫手的汤了,也没有风,扇子再扇,也是热风。这样的感触和高温下工作的现代人有什么区别?
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于乾隆八年(1743年)。据中国国家气象局古气候研究室专家换算,这一年的7月20日至25日,华北地区下午的气温均高于40℃,7月25日气温更是达到了可怕的44.4℃。
古代的天热,我们无法具体到具体数值,但读着古人的文字,多少都会感同身受。汗下如浆,如坐蒸笼。那样的温度,大概超过了37℃吧。
当此酷暑,我们常一边设法降温,一边做着“清凉一夏”的美梦。其实这个梦,古人也是做过的。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看吧,宋人都想着手提天下,送往积雪的昆仑山和浩渺的蓬莱了。
大概,这是热疯了吧。
(扬子晚报记者 臧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