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乡愁

楼与城的交响:徐州三楼

2023-09-07    吕 峰

楼阁是极具东方文化内蕴的建筑,在它身上,深涵着民族文化的诸多积淀,可登高望远,与天地交流,从中获得一种精神升华的体验。徐州历史上有很多的亭台楼阁,正像旧时民谣所唱的那般:“进了徐州城,景致数不清,五楼二观八大寺,七十二庵布其中。”如今,五楼中的霸王楼、奎楼早已消亡在历史的风雨中,唯余恢复重建的彭祖楼、燕子楼、黄楼,述说着昔日的无上荣光与岁月沧桑。

彭祖楼

彭祖是一位传奇人物,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传说。彭祖楼是后人为纪念他所建,亦是徐州名楼之一,后重建于淮海文博园内。楼为宏伟壮观的秦汉式建筑,高五层,造型端庄,别具一格。

44c80e37-e87b-4785-bd69-bb6a6e12b20c.jpg

彭祖楼(张瑾 摄)

据方志记载,彭祖楼始建于徐州城的西北角,在彭祖祠内,楼下有彭祖墓。北魏时期,徐州刺史元延明将楼迁建于城东北角汴水和泗水交汇之处。彭祖楼的地理位置极佳,登楼可远眺周围的山峰,引无数人来此登高望远。郦道元的《水经注·泗水》有此记载:“耸望川原,极目清野,斯为佳处也。”苏轼登此楼后,不禁感慨道:“水绕袁城楼,山围戏马台。古来豪杰地,千载有余哀。”

彭祖原名篯铿,传说是黄帝的八世孙,寿长八百多岁,《列仙传》《山海经》《史记》等文献均记载了其人其事。彭祖生活于四千多年前,大彭氏国的创始人,也是上古时期养生学的集大成者,开创了摄养术、房中术、烹调术等养生理论。《荀子·修身》说:“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舜。”为此,彭祖成了中华养生鼻祖,护佑了一代又一代人。

彭祖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生际遇,是他凭借一碗野鸡汤救了尧帝的性命。传说尧帝为治水患四处奔走,途径徐州时,积劳成疾,昏迷数日,粒米不进。彭祖用野鸡肉、肉糜和稷糁熬成羹汤,献给尧帝,令当时身染沉疴的尧帝胃口大开,祛除重病,他也因此被封邑于大彭氏国。为什么叫大彭氏国呢?有些史书上是这么理解的:相传尧帝见徐州一带山水相交,洪水滔滔,如鼓声阵阵,遂命名为大彭,并交由彭祖开发利用。

对大彭氏国的百姓来说,彭祖给他们带来的是千秋福祉。为防御野兽和外来部落的袭扰,他教会百姓如何建筑城池,保护家园。为让百姓喝到甘甜清洌的泉水,他带头开掘了生活之井,被誉为“华夏第一井”。为增强百姓体质,他发明了导引术,教百姓如何锻炼身体。为改变百姓的饮食方式,他发明了烹调术,实现了人类炊食文化的一次飞跃。

一碗汤让彭祖封地称王,也成全了他烹饪祖师的美名。屈原的《楚辞·天问》有这样的描述:“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对彭祖创制的雉羹,历代皇帝均将之视为珍品。真正让它扬名的是清代的乾隆皇帝,他下江南时,路过徐州,在市井间品尝到了味道独特的雉羹。他问厨师此汤何名,厨师随手画了一个食字和它字,并随口说:“汤。”不久后,乾隆传诏:封徐州汤为天下第一羹。于是,这个叫法约定成俗,且一直盛名不衰。时至今日,汤依然广受欢迎,也成了这座城市的饮食名片。

以彭祖为代表的筚路蓝缕的先人们,是足以让无数后人为之骄傲的。著名哲学家威尔·杜兰曾有一番激情洋溢的赞颂:“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中国人那样精力充沛,那样的聪慧,那样的能适应环境,那样的能抵抗疾病,那样的能忍受灾难和痛苦,那样的在历史的熏陶下能沉静忍耐和等待复原……”为此,徐州人民世世代代对彭祖感恩不尽,至今有彭祖园、彭祖祠、彭祖庙、彭祖井、彭祖寿石等,寄托着人们对他的怀念。

彭祖像塑立于彭祖园内,正对着园子的西大门,仙风鹤立,气势宏伟,寿眉浓密修长,双目若有所思,目光深邃坚定,神情肃穆而刚毅,凛然有道风仙骨之气。彭祖祠为秦汉建筑风格,大殿前的廊柱上刻着“彭寿无疆万古千秋永膺祀典,祖恩广育群黎百姓同上春台”和“寿星不落重千古,风范长存播九州”的联语。祠内金碧辉煌,迎面上悬一块大匾,上书“德宗寿祖”,概括了彭祖的功德。

淮海文博园的彭祖楼一经建成,即成了徐州的地标性建筑,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宾朋好友,楼前的广场上经常人流如潮,比肩接踵,热闹非凡。每一次去彭祖楼,我喜欢拾阶而上。站在楼顶,视野似乎能伸展到天的尽头,不禁念起陈师道的《登彭祖楼》:“城上危楼江上城,风流千载擅佳名。水兼汴泗浮天阔,山入青齐焕眼明。乔木下泉余故国,黄鹂白鸟解人情。须知壮士多秋思,不露文章世已惊。”

时光如白驹过隙,倏然而过,那些美好的过往是不容被人忽视或遗忘的,或者说,历史会永远记住那些曾经给历史作出过贡献的人。所以千百年来,生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从彭祖身上吸取丰富的营养,谱写着一个又一个传奇,这片土地也回荡着时代的交响乐,那是搏风击雨的豪歌,那是劈波斩浪的壮曲,伴随着徐州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迈向更加丰腴富足的未来。

燕子楼

在悠悠的历史上,涌现过无数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惨烈,雷峰塔镇压白娘子的悲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无奈,无不让人感叹。徐州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位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女子,她把真情与痴情在心灵深处成长为一株永远长青的相思树,幻化成一块刻骨铭心的三生石,她就是一代奇女子关盼盼。在王陵路上的云龙公园里,有为纪念她所建的燕子楼。楼为双层,上下回廊环绕,雕梁画栋,翼檐飞角,秀丽典雅,古朴美观。

6d6f2c03-f540-450b-b8b4-df7d6034c70a.jpg

燕子楼(陈成顺 摄)

关盼盼,唐代彭城人,约生活于贞元、元和年间,能歌善舞,精通管弦,工诗擅词,因出身寒微、生活无着而隶身乐籍,后成为一代乐伎。当时的伎,是指以专习歌舞等技艺而成绩又极为突出的女子。相传,关盼盼能舞唐代最著名的《霓裳曲》,舞姿轻盈柔美,婀娜动人。她的歌喉圆润,声音清丽,诗人张仲素称之为“歌尘”,说她唱起歌来,音调抑扬跌宕,清脆激越,其势可以阻遏天边的流云,冲击起雕梁上的暗尘。

关盼盼容貌、文采、操守俱可称道。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隔障歌》中记载道:“宁王宫中乐妓宠姐者,美姿色,善讴唱。”正是因为她的不同凡俗,得到了当时镇守徐州的武宁军节度使张愔的赏识。张愔同情她的遭遇,尊重她的人格,她更视张愔为知己、知音,与他结为伉俪。张愔为她建了一座形似燕子的小楼。小楼建成后,常有燕子飞来戏耍、栖息、繁衍,时间久了,人们惯称其居住的小楼为燕子楼。

对关盼盼来说,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她与张愔仅度过了几年的幸福时光,张愔即病逝于赴任的途中,留下她一人独居燕子楼。关盼盼过着寡居忧愁的生活,只有窗外的冷月、寂寥的孤灯、暗淡的宝奁和她相依相伴。可是在她的内心世界,却始终不停翻腾着感情的潮水。关盼盼终日思念逝去的夫君,她把这种感情寄托在诗词里,写了三百余首,结为《燕子楼集》,清同治年间的《徐州府志》记载:“盼盼感恩,誓守独居燕子楼十年,无二志,作诗三百余章,皆以表其哀慕。”

为了向世人表露自己的心志,关盼盼独居燕子楼11年后绝食身亡,一代才女就此香消玉殒,芳魂绝断,那年年来此筑巢的燕子,见证了这一段生死相随的恋情。关盼盼忠于爱情的故事,为时人所仰慕。诗人张仲素在长安见到白居易,谈及关盼盼在张愔死后的孤苦生活,白居易听后,亦感慨不已。白居易年轻时在徐州曾受到张愔的热情款待,宴席中见过关盼盼,如今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于是他随手写下了三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哀婉之情,情真意切。

千百年来,关盼盼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以及她寂寞的身世和悲惨的命运,令人同情,她的爱情故事也传为千古美谈,不知感染了多少人。燕子楼也由此名闻遐迩,无数人以此为题材,吟诗填词,度曲作文,哀艳动人,催人泪下。唐宋有吟咏燕子楼的诗词名篇,如白居易的《感张仆射故妓诗》、陈师道的《燕子楼》、文天祥的《燕子楼》等,元代有《燕子楼》杂剧,明代《警世通言》和清代《聊斋志异》等小说中都曾提及燕子楼,《红楼梦》里林黛玉的《柳絮》词中也有“香残燕子楼”的诗句。

苏轼任徐州知府时,曾夜宿燕子楼,夜深人静时,万籁俱寂,睡梦中,他似乎见到了关盼盼,她那风姿绰约而又幽怨的身影在他心里晃动,醒来后不禁黯然神伤,乘着茫茫的月光,在园中不知所措地走着,于是写下了《永遇乐·明月如霜》词抒发了内心深处的感叹:“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唐代以来,燕子楼屡毁屡建,基址几经变迁,历经沧桑,后重建于云龙公园知春岛上。燕子楼选址于知春岛上,水浮绿洲,洲耸琼楼,四面临水,与北宋诗人陈荐《燕子楼》中“侍儿犹住水边楼”诗句所描述的佳境一致。登楼瞩目,近水远山,花木扶疏,心神愉悦。楼的北面是长廊环绕的院落,院内立有关盼盼的汉白玉雕像。她亭亭玉立,双眸似水,情意绵绵,美艳中透露出几分凄苦忧思。

在民间,至今流传着两道与关盼盼有关的佳肴。一为油淋鱼鳞鸡,一为葱烧孤雁。鱼鳞鸡以肥嫩的鸡肉片成鱼鳞状,装盘造型成双鱼,表达了她和张愔的鱼水深情。相传白居易即席赋诗曰:“娇醉胜不得,风袅牡丹花。”张愔病亡后,白居易重游徐州,关盼盼以葱白过油放于碗底,将大雁剔骨煮熟过油剁成条,逐层排于碗中,蒸后反扣装盘,表述她像孤雁一样忠贞,让白居易感叹不已。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关盼盼这个柔弱的歌伎曾与那短暂的爱情相遇,那份满足让她在余生深切留恋,哪怕为此献出生命也心甘情愿。往事如风,真爱永存,这无关身份的贵贱与生命的长短。燕子楼记下了一位女性的惆怅爱情,为此,它自有吸引人的魅力,自有糅合了沉郁苍茫和飘逸潇洒的气氛,像柳絮,像游丝,在花树亭台间飘动着、弥漫着、回荡着。树影中,回廊上,恍恍惚惚能瞥见关盼盼的身影在闪动。

黄 楼

黄楼位于故黄河畔,是徐州古城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也是徐州文化的一道风景线。最早的黄楼建于九百多年前,由苏轼率领徐州军民战胜洪水之后修建,因土能克水,故涂上黄土,取名黄楼。

岁月无情,黄楼屡毁屡建,现在的黄楼为重檐式楼阁建筑。楼为三层,可登临而上。一楼有苏辙撰写、苏轼亲笔所书的《黄楼赋》碑,墙面上刻有《黄楼重修记》等碑文;二楼为古城图;三楼有后人所画的《苏轼黄楼夜宴图》,看后,让人情不自禁地忆起那段发生在宋朝的久远历史。楼前有镇河铁牛和五省通衢牌坊,它们是见证,更是诉说。登临黄楼,扶栏眺望,心旷神怡,诗意和浪漫一起从心间涌起。

2250e542-e894-4e15-b515-eaede215bce4.jpg

黄楼(徐轩 摄)

北宋熙宁十年(1077),苏轼调任徐州知州。同年秋,他遇到了黄河决口导致的洪灾。面对汹涌而至的滔滔洪水,他没有丝毫退缩,亲自指挥民众筑堤护城,结庐城上,亲荷畚箕。在他的率领下,万众一心,终使全城人免为鱼鳖,百姓欢声雷动。苏轼这种“以身帅之,与城存亡”的壮举,受到了全城百姓的爱戴,也得到了朝廷的奖谕,宋神宗在《奖谕敕记》中嘉许他:“亲率官吏,驱督兵夫,救护城壁,一城生齿,并仓库庐舍,得免湮没之害。”

徐州,这座古老的城市,历史上遭遇洪灾达两百余次,数次城毁屋塌,居民遭受灭顶之灾,唯独苏轼以太守的身份率军民抗洪于城下。从此,苏轼成了徐州永远的朋友。为了感谢他,百姓纷纷杀猪宰羊,送到衙门,以表心意。苏轼却不居功,“父老何自来,花椒袅长江。水来非君过,去亦非吾功”,他指挥厨师把这些送来的猪、羊肉烹制成熟,又派人回赠给老百姓,“回赠肉”因此得名。后来,他在杭州改善烹调方法,煨制成了酥香味美、肥而不腻的东坡肉。

北宋元丰元年(1078),苏轼邀请三十多位名士举行黄楼落成典礼。名士们作赋吟诗,以示庆贺,苏轼写了《九日黄楼作》,追怀治水经过。一时间,黄楼声名鹊起,名扬天下。苏辙虽未能前来,却寄来了《黄楼赋》,苏轼读后大为赞赏,亲自书写,并刻碑留存。此次的黄楼文学盛宴是徐州历史上的盛事,被传为文学史上的一大佳话。后来,苏轼把他在徐州期间创作的诗、词、散文,另有几十封书信及一部分奏章,编成集子,题名《黄楼集》,黄楼也因此名传千古。

建筑虽然没有生命,可是在苏轼的人生历程中,黄楼已经超出了最初作为建筑的意义,可以用它来概括苏轼文学创作和思想发展的历程,以及他在政治上和交游上的成功。苏轼曾八任知州,除了徐州、杭州的任期较长,其余各州任期均为半年左右,往往席未暇暖,便匆匆调离。可以说,苏轼作为实干家的形象,在其徐州知州任上最为鲜明突出,林语堂先生称之为“黄楼时期”,亦是苏轼政绩最辉煌的时期。

苏轼在徐州除了捍水抗旱、劝农课桑等成就外,还成功开发了煤田,成为名垂千秋的历史功绩。徐州蕴藏着丰富的煤炭,但历来无人知晓,苏轼到任后,便不失时机地派人寻矿,终于在徐州西南五十里的白土镇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田。他在历史上第一次歌颂徐州人民开采煤矿的壮丽诗篇《石炭并引》中写道:“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黄楼时期,“苏门四学士”已全部拜其门下,另有秦观、黄庭坚、刘格、陈师道、陈师仲、道潜、文与可、尧舒文、张天骥等与其交往。最值得称道的是苏轼与云龙山人张天骥的友谊,观山人放鹤,与朋友雅聚,成了苏轼在徐州的闲情逸致,一篇《放鹤亭记》使一座本不起眼的养鹤茅庐,一时间名闻遐迩。苏轼与放鹤亭,犹如王羲之与兰亭,成了长盛不衰的文化符号。《放鹤亭记》一文被录入了《古文观止》一书,放鹤亭亦成为后人抒发思古之幽情的所在。

多少人,在失意中颠沛流离,怨天尤人,抱恨而去。苏轼却把一次次的贬谪流放当成一次又一次的人生漫游,从徐州、湖州、黄州,到汝州、登州、杭州、扬州、惠州,最后到更遥远、更荒凉的蛮夷之地海南岛,可是他还是像一阵清风,吹拂着北宋的沉闷。在他客死常州后,“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苏轼之所以生前受到百姓爱戴,死后受到人民缅怀,究其原因在于他为官清廉、吏治风清,在于他关心民间疾苦、不计荣辱得失,在于他心怀百姓、务实为民。

苏轼是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之一,其一生始终充盈着生命的力度与艺术的帅气,千姿百态,光彩照人。余秋雨在《东坡突围》中写道:“中国几千年间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呢?”苏轼离任徐州时,彭城父老纷纷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扳援在他的马前,洗盏呈酒。苏轼激动不已,挥泪写下了《江城子·别徐州》:“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黄楼在人们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亦成了后人频频登临的怀古圣地。“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站在临河而立的楼上,可揽收城市美景、湖光山色,远处的九里山匍匐蜿蜒如巨龙,楼下的故黄河如碧色的飘带,绕城而去。站在楼上,神清气爽,人似乎要振翼飞去。每次带朋友去黄楼,我都思绪纷飞,生出一些启发性的思考。他们的神情也都是肃穆的,我不知道他们具体在想什么,我仅知道对苏轼的怀念之情,不可抗拒地侵入了每个人心中,且掀起了一阵阵波澜。

“碧水柔波,不尽黎民厚意;黄楼明月,长留太守清风。”虽然斯人已逝,那一条苏堤、一幢黄楼、一座放鹤亭、几百篇诗文,却让人永远记住了苏轼在彭城的那段岁月。

(作者简介:吕峰,中国作协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第九届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