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街上的美食记忆
东大街,是淮安市清江浦区的代表性古街之一。20世纪80年代,东大街300多米长的街道连着安澜门外不到100米长的花街,曾是清江浦城内饮食业最集中的地方。街口路边摊的各式小吃给清江浦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也藏着清江浦游子的悠悠乡愁。
20世纪50年代的东大街晚上,路灯昏黄,已打烊关上门板的街面店铺从门缝透出些许光亮……挂着一盏方形风灯,带有木炭铜锅茶叶蛋的竹片挑子,随着“五香茶叶蛋”的叫卖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嘶嘶作响的汽油灯照亮堂子巷南口与水巷南口之间的街边卤菜摊,看闲的人比买卤菜的人多;博古路口、都天庙街东北口、花街街头有卖绿豆圆或卤干或糖粥或桂花汤圆的挑子,挑子的锅口升起的氤氲白汽裹住马灯的亮光,摊主不紧不慢地敲着竹梆,有的还边敲边唱顺口溜,招来三三两两或坐或站的食客。
20世纪60年代前后,四五十岁的王五每天下午挎着一只用棉布包着五香蚕豆的杞柳笆斗沿街叫卖。他的蚕豆个个都是大籽,煮功到家,吃上几颗,香味绕舌,满口生津。由于多是二分钱或五分钱买蚕豆,不用称,那杆秤多是闲挂在他肩上。卖豆时,王五把一张旧书页纸折成三角粽状,再用绑着一根筷子的瓷汤勺把蚕豆挖出,包好后给食客。
20世纪70年代前后,东大街上有一名40岁左右的男性,有些智力障碍,他天天都提着个篮子沿街叫卖,篮子里面是香甜可口的麻花。在他一声又一声不清晰的叫卖声中,许多路人都动了恻隐之心,掏出一二分钱去买他的麻花。
还有那红艳艳亮晶晶的冰糖葫芦、敲着小铜锣售卖的麦芽糖、纪家楼巷头的薄脆店里刚出炉的薄脆和“金刚茄子”(一种有咸味的发酵面制品)、街边巷口香味十足的豆芽兰花干、外脆内嫩的萝卜丝油端子、味道鲜美入口即化的豆腐脑、幸福池旁又甜又面的烤山芋、工人文化宫门口配料丰富的凉粉……引得路人不停地咽口水。
随着时代变迁,沿街叫卖小吃的情景渐渐消失,这些记忆让老清江浦人魂牵梦萦,许多游子回来后,都会找留存清江浦老风味的小吃,一解味蕾上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