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乡愁

宿迁史志 | 运河“老地方”:黄嘴轮船站

2025-10-30    

“等风等雨,我也在等你。”一句热词、一句动情的话,是我的心声。


黄嘴轮船站是我的大名,因运河而兴,因水运而建,是京杭大运河泗阳段重要客运站点之一,从淮阴至泗阳航线,上游有白水轮船站,下有众兴轮船站和郑楼轮船站,他们和我是“连锁站点”。


IMG_256

黄嘴轮船站原址


当年,我座东朝西,面向运河,东侧的邻居是黄嘴供销站,在今泗阳运河三号桥东岸以北约100米。


我的办公用房3间,砖瓦结构,其中2间候船室在北,1间售票室在南,门上方墙面,用红漆写着我的名字——黄嘴轮船站。办公区占地约400平方米。因条件所限,我只能提供几张长木椅,为旅客挡风遮雨。晚间,候船室放盏马灯,不刺眼、不张扬,用温暖的光,慰藉晚归的人,送别远行的人。


1956年4月1日,镇江—泗阳—邳县航线全线贯通,全长332公里,成为南北水上交通重要通道。走访来安街道陈祠堂社区运河组87岁老人何化文,他曾是大运河陈祠堂段航灯收放员,在黄嘴和魏湾两个弯道设置航灯,晚上天黑前放灯,黎明时收灯,提醒过往船只注意行驶。1956年他上岗工作,推测轮船站同年设立;走访黄嘴供销站原会计戴家龙,他曾是轮船站最后一任售票员,推测黄嘴轮船站停运于1988年。


黄嘴供销站代办轮船售票业务,凭票据与淮阴市轮船公司结算。供销站售票业务人员有刘庆元、朱明志、戴家龙。轮船票上标有制票单位、乘船始末地点、票价、乘船日期、票据编号及附券。


我服务对象是804号、806号等客轮,每日上午12点前后,邳县至镇江航班停靠码头,凌晨2点前后镇江至邳县航班停靠码头。接近站点,轮船传出“一长两短”汽笛声,时间一长,大家都懂:一声长鸣,轮船即将靠岸,两声短笛,轮船马上离开码头。


轮船是铁制的,柴油机作动力,放在后仓,驾驶室在前仓,能载客200人以上。船上提供免费开水,有偿提供面条、盖浇饭、烧饼。客轮中间有人行道,船连底舱三层,长约30米,宽约10米。


IMG_257

客轮(来自网络)


和我交往的有农民、学生、工人、干部、军人,而最多的是经商人员,他们往扬州发炒花生、粉丝,往镇江发柿子、金针菜,往无锡发萝卜干等农产品。我主要服务泗阳县来安、李口、卢集公社和淮阴县的蒋集、韩圩、三树公社等地的百姓。


靠岸前,售票员要提前到岗卖票,并在货物上打上货签。后来,供销站有电话,遇到货物多时,需与泗阳、淮阴站提前报备,请求配备挂船。


离岸前,售票员要与船上工作人员交接旅客到哪里下船,货物到哪里卸货。


码头有两根水泥缆桩。售票员有项“规定动作”:靠岸系缆绳,驶离解缆绳。


陈祠堂社区乘客李建胜回忆,1975年,他从县工商局开自产自销证,从黄嘴轮船站出发到镇江,销售自产粉丝200斤,货票2元,船票2.3元。


IMG_258

乘客李建胜讲述当年乘船经历


同社区的乘客张登进讲述,1980年,他从徐州乘火车到黑龙江漯河市干木工活。从黄嘴轮船站乘船到邳县,船票1.5元。


岁月的渡口,皆为过客。人如此,码头也如此。因陆运、空运飞速发展,运河上的客船站,因乘客越来越少而渐至消失,人们对客船站的印象也渐渐模糊。


IMG_259

 运河陈祠堂段


一代人有一代的使命,只要不遗余力奔赴前方,人生,才更有意义、更具价值。


一程陪伴,一生相念。


作者介绍

朱士伍   泗阳县城厢街道办文化工作者,喜爱阅读,热爱乡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