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文化

百年老店安乐园

2017-12-11    

南京有一座古今闻名、享誉中外的冶山。相传春秋末期,因吴王夫差在此设冶铸作坊制造兵器而得名,又称“冶城”。

       现今冶山脚下,有座仿明清建筑,古朴秀丽,雍容华贵,与古木交相辉映。其内部装潢,或极富伊斯兰风情,或充满现代元素,或古朴典雅。大小共16个餐厅,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这就是南京清真安乐园菜馆,也是南京市单体最大的清真菜馆,被称之“江南清真第一家”。

       安乐园的历史要追溯到1920年,南京籍回民蔡继恒,在评事街64号(原水巷口),租用杨姓人家的房屋,开设了一家清真饭店,取名“安乐居”,源于《后汉书?仲长统传》“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后迁至评事街19号的江西会馆。相传,当年南京新闻界著名的“三张”之一,有“副刊圣手”之称的张慧剑,经常自掏腰包,请文友来安乐居小聚,文友偶有佳作,立被攫去,第二天就会在张所编的副刊上见到。

       李福全,从小跟随开渔行的父亲学做生意,头脑灵活,诚实经商,与“包顺兴”、“华乐园”等大店都有业务往来,在业界小有名气。1949年春,他在朝天宫旁开了一家小饭店。由于注重饭菜质量,讲究原料的鲜活,为人又热情,生意日渐红火起来。时年,安乐居老板蔡继恒年事已高,遂将业务交给儿子蔡雨亭打理,但蔡雨亭是个读书人,不善经营,生意下滑。1952年初,李福全出资买下安乐居菜馆,更名为清真安乐园菜馆。

       1956年,国家推行公私合营,安乐园与国有和平食堂合并,改为国营企业,并迁到七家湾西侧升州路经营,建筑面积扩大到400平方米,有14桌餐桌,逐渐有了一批相对稳定的客源,在信仰穆斯林的市民中声誉鹊起。

       1961年在政府的安排下,安乐园搬迁到莫愁路,营业面积又有了扩大,研制出“三鲜烩鱼肚”、“香酥牛肉”等一批清真名菜,被评为“高级馆子”,开始与老字号“六华春”、“大三元”等齐名。

       1966年“文革”期间,安乐园曾更名为“胜利饭店”,1972年后恢复原名“清真安乐园菜馆”。1991年下半年,企业自筹和政府拨款共140万元,对该店再一次改造,营业面积达13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0人就餐。2001年初,由于朝天宫南广场开发建设的需要,安乐园被列为拆迁之列。根据《江苏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在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全店职工的共同努力下,2001年9月18日,坐落在冶山之麓,营业面积2000平方米的全新的安乐园开门迎客。创造出南京市餐饮业拆迁、重建、装潢开业的最快速度,至今尚未有人超越。

       1991年以前,安乐园的年销售额仅100万元左右,自1992年期,每年都以100万元的增幅增长,至1996年,年销售额达到600万元,1997年后,受市政规划、拆迁等因素的影响,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迁址重建的2002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大关,达1048万元,2003年虽有“非典”的冲击,仍实现销售1270万元。此后,每年的增幅环比都在11%以上。利润也随着相应增长。同时,还获得许多荣誉,现列举部分:1985年5月获国家民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2001年12月获中国烹饪协会“中华餐饮名店”称号,2003年获南京市人民政府“环保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从2005年起连续多年获得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文明单位”称号,2007年4月获中国烹饪协会“全国餐饮优秀企业”称号,2008年获中国烹饪协会“全国清真营养健康型餐饮示范单位”称号。

       安乐园为什么能取得这么辉煌的成就?今天作一番探讨。

       《古兰经》是伊斯兰最权威,影响深远的一部经典。是穆斯林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准则。以食为例,对允许吃的肉(牛、羊、驼、鸡、鸭、兔等),但不是诵真主之名而宰,或诵其他名称而宰,都是非法的;宰牲者必须是穆斯林,宰前应小净,持刀要快速断二喉二筋(二喉系食喉、气喉,二筋指血管),按教法少断一筋可,少断一喉则不可。这样宰的牲口,血流尽,才可食。1992年安乐园在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的帮助下,率先恢复了所有肉食原材料,由阿訇宰杀,或从清真食品厂进货,对有悖于《古兰经》,不论利润多高,也不经营。让安乐园成为广大穆斯林朋友放心的清真店。这是安乐园经营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企业发展了,不忘回馈社会,特别是回馈广大穆斯林朋友。安乐园坚持长期资助少数民族特困家庭,积极参与市民族工作部门组织的扶贫救助活动,先后安排近30名少数民族下岗职工来店再就业,每年坚持到民族小学和回民幼儿园进行慰问,还邀请回族老人来店免费品尝创新菜肴和点心。为此,2005年,安乐园获得国务院第四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称号,是华东地区唯一受到表彰的企业。

       南京餐饮行业有句老话:“你只有给客人吃,你才有的吃”。安乐园开店之初,就秉承了这个宗旨,一直做到今天,如今在经理严正渝的嘴里演变成:“不为人民服务,哪来人民币”。安乐园员工的工牌有金光闪闪的五个大字,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服务”。

       平民百姓的需要,就是安乐园的经营方向。他们确立了“中档是主轴,攀高就低”的市场定位。多少年来,早上七点,食客就可以踏进安乐园的门,坐下来品尝早茶了,品种现多达70多个。早茶做起来非常累人,卖起来烦神,基本上赚不到钱,正是这个原因,很多餐饮店都不愿意经营,但是,老城南人在安乐园买了几十年的早点,吃了几十年早茶。单是包子这个品种,一年就卖到400多万元。前些年,朝天宫附近的许多回族住户搬迁到了茶南地区,以清真为特色的安乐园心里始终惦记着他们,特地到茶南租房开分店,后来干脆买下租用的房子,让回族兄弟们吃了定心丸。中央商务区新街口一直缺少清真餐馆,安乐园又斥资在石鼓路上开了家清真安乐园涮涮锅,让南来北往的回族客人从此有了就餐的地方。

       餐饮价格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与一些动辄打折的餐馆不一样,安乐园从不打折,为什么?原来安乐园在定价的时候就讲究“合理”二字,高温或寒潮,干旱或洪涝都会影响到原材料的价格,但他们绝不会以此为借口涨价。价格合理的本质就是诚信。诚信是资源,有了这种资源,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客人。

       认真钻研技术,不断提高菜肴、点心的品质,博采众长、永远创新,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创始人蔡继恒所制作的什锦素菜包,用新鲜、老嫩适中的菠菜或青菜,用沸水烫至8成熟,用刀剁碎,再拌上黑木耳、金针菇、豆腐干、熟芝麻、盐、白糖,淋上麻油,成为素馅。馅心还必须现拌现包,千万不能冷冻。素菜包皮面的发酵、揉制、蒸制都要恰到好处。当什锦素菜包端到桌上,晾一会,咬上一口,那菜香、芝麻香扑鼻,吃到嘴里鲜香可口,满颊留香,令人回味无穷。盐水鸭是南京的特色产品,各个店的风味都不一样,千差万别。李福全摸索出来的加工方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努力改良,趋于完美,所以安乐园的盐水鸭,至今长盛不衰,顾客交口称赞。干切牛肉、卤面筋、熏鱼等也是这样。1961年创新的“三鲜烩鱼肚”、“香酥牛肉”等还在菜单上,仍供不应求。

       1982年,安乐园推出了最富南京地方特色,又是鸭肴最高水平的“全鸭席”:花色拼盘“鸭乡风光”;8个围碟:水晶鸭脑、桃仁鸭球、荔枝鸭心、菊花鸭脯、咖喱鸭舌、芝麻鸭肝、金鱼鸭掌、盐水肫。大菜:鸭粥鱼翅、金陵烤鸭、蝴蝶鸭排、美味鸭胰、爆炒玲珑、肫香蛋烧卖、瓢儿鸭舌、雏鸭归巢、鸭子火锅。点心:“四喜鸭饺”。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和建邺区领导,品尝后齐声称赞,认为可以面市。全鸭席,一年四季品种略有不同,即可整桌供应,又可折零,丰俭由人,很受穆斯林顾客的青睐。

       2001年迁址重建以来,安乐园先后成功举办了“沪宁清真饮食文化交流”、“清真粤菜美食月”、“海派清真菜肴美食月”、“清真美食南京行”、“安乐园西域美食月”,实现了东西南北清真菜大交流。他们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让创新活动充满活力,新菜肴,点心不断出现。焖钵牛肉圆就是一例,其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外形圆实饱满、盈红美观,品味香醇、嫩糯兼顾,很受食客的欢迎,当年销售就有50万元之多。我国曾举办过五届清真烹饪大赛,安乐园派出的选手,不负众望,共夺得“十三金二银”的好成绩,为南京争了光,为清真菜添了彩。

       2005年,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首航600周年。安乐园与江苏省郑和研究院合作,深入挖掘、研究郑和航海菜谱,推出了“郑和航海宴”,有“马府第一碗”、“金瓜鱼翅盅”、“三宝虾球”、“石城泡菜”、“果宝西瓜盅”等,国内外几十家媒体对其开展了全方位的跟踪报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众多的创新菜肴、点心中,“汁烹牛筋”、“茭儿菜蒸饺”、“鸭肫烧卖”被省贸易厅和烹饪协会评为江苏名菜名点;“六色套点”(什锦菜包、细沙小包、牛肉汤包、鸭肫烧卖、三鲜小包、粟米窝头)、“焖钵牛肉圆”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

       新品不断地涌现源于员工们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技术水平。几年来,安乐园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投资几十万元,选派员工前往商业学校,烹饪培训中心进行系统的培训,或邀请专家来店举办专门的培训,使职工队伍的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组织职工参加各种烹饪大赛,向兄弟单位学习取经,借助他山之石,磨亮自己的厨刀。如今,安乐园拥有高级技师2人,特级厨师5人,高级服务师2人,一二级厨师16人,一级服务师3人,一级面点师2人,二三级面点师21人,他们占全体员工的30%,在全市同行中名列前茅。

       说到安乐园近30年的光辉成就,就必须讲一讲“当家人”严正渝。他是汉族人,其父是黄埔十期的高材生,曾担任“国军”要职,在解放战争中毅然起义,后到南京军事学院任教员,现退休在家,是江苏省黄埔同学会的顾问。他1968年底去江浦县农村插队,与三个家住七家湾的回民子女同为“一家人”,共同生活,共同劳动,从此与清真结下了缘。1976年,上调回城,因家庭成份不过硬,被分到七家湾的鼎新桥口做烧饼炸油条,一直干到1982年被调安乐园任副主任。第二年初的一天,他不小心一根指夹进了绞肉机,鲜血淋漓,被送往江苏省人民医院救治。他做完手术,天已经黑了,安乐园30多位员工一个都没有走,等他回来。员工们那关切的眼神至今还深深地刻在严正渝的心上,不能忘怀。1983年底到1986年,脱产在南京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企管专业学习。毕业时上级虽有安排,他却选择了回安乐园,带领员工奋斗一年,扭亏为盈。1988年被调建邺区驻珠江办事处工作一年。1989年,组织上安排到建邺区饮食公司任专职书记,他执意回安乐园。就这样,他从1990年起在安乐园当经理以来一直兼任区公司的副书记和副经理。他虎背熊腰、身心敏捷,说话洪亮略带沙哑;性情率真,带人宽厚,有求必应,脸上永远挂着一幅宁静的微笑,丝毫没有那种生意人的矜持和狡黠的目光,浑身透着一股儒将的风骨。安乐园在他的手上像“变戏法”一样,年年都有新变化,大步飞跃,渐入佳境。严正渝工资虽然不高,但他很满足。他每天一早就来到店里,到多晚你都能在店里找到他,安乐园是南京市餐饮业唯一一个没有改制的国营企业,但他把安乐园当做“自己的店”开着,把清真菜点的弘扬与推广当做“自己一生的功课”在研习着。而那些改制为私人企业的“大三元”、“曲园”、“六华春”等老字号,先后消失了,员工下岗回家了。而安乐园的员工是幸运的,严正渝不止一次说过:“对员工,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国营企业。人家开店,可以挑人,我是箩筐里的菜都倒给你,一个不能少,把他们赶回家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安乐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从来没有让一个职工下岗,尽管收入待遇不高,至今也没有一个员工跳槽。

       安乐园是在90年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和饮食文化。一个企业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他的领导者的水平和气质。用这句话来诠释严正渝和他的清真安乐园菜馆是非常贴切的。

       (责任编辑:刘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