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非遗抖空竹
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是一种民间传统玩具,南京人又习惯称之为“嗡”,把玩时称“抖嗡”。空竹为手工车木做成,从锯竹子、劈竹子、砍竹子,再到刻竹子、车料子、砂板子等,前后要经过78道工序,一年才能做出1000只嗡。南京是抖空竹技艺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清代中叶以后,南京夫子庙地区成为我国三大民间百艺(戏)展演聚集地之一,每到春节,制嗡艺人纷纷摆摊,一边表演抖空竹,一边向观众出售,欢乐热闹,成为过年时夫子庙的一道景观。
1969年出生的孙光辉是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抖空竹代表性传承人,15岁起跟随爷爷孙兴荣学习空竹技艺,是“荣记狗牌竹音堂”第三代传人,空竹在他手中能抖出几十种花样。
抖空竹花样繁多、动作各异,抖法、技巧非短时间能掌握。孙光辉幼时每年春节都跟着爷爷和父亲到夫子庙卖空竹。其父孙永庚在摊前抖空竹吸引游人,爷爷收钱,年幼的孙光辉在一边玩,慢慢地也开始跟着学抖空竹。之后再去夫子庙销售就是爷爷和父亲负责收钱,孙光辉一人在摊前抖空竹,逐渐练就了一身传统抖空竹绝技。一般人抖空竹,“猴子爬杆”的动作是最基本的,“下面条”、“甩空竹”一般也能抖,其他的就不太会了。孙光辉抖空竹的花样,除了这些基本动作外,还有“炒韭菜”、“拉小提琴”、“八仙过海”、“称心如意”、“鲤鱼跳龙门”、“翻江倒海”、“海底捞月”、“二龙戏珠”、“放地嗡”、“甩天嗡”等。另一个动作“OK”,就是空竹在大拇指上转,最早也是听老人形容抖的动作,孙光辉就试了下,第一次试时刚把空竹摆到大拇指上就飞出去了,因为当时不知道诀窍,不会卸力,空竹反冲出去差点砸到人,后来慢慢琢磨慢慢练才掌握了技巧,空竹能卡在大拇指固定的一个点旋转。有一次孙光辉在抖这个动作时一个外国友人看到了,非常佩服,把大拇指一竖连说“OK”,孙光辉的父亲一看“OK”的手势跟空竹在大拇指上旋转的动作很相似,便给这个抖空竹的动作定名“OK”。
专业的非遗传承人抖空竹的架势跟别人不一样,抖起来很省劲,靠的是巧劲。常人抖空竹一般就抖十几分钟半个小时,孙光辉过年卖空竹要从早上一直抖到晚上,光是把空竹一把拉上去这股劲一般人就做不到。在夫子庙、大光明、秦淮剧场卖空竹时人都很多,人挤人,摩肩接踵,空竹必须紧贴着胸口拎上来,可以说就是在人缝中抖,这绝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技术。还有“甩空竹”,孙光辉在夫子庙卖空竹时,有时是兴致上来,有时是为了招揽生意,把空竹一抛抛多高的,但是二三十年了从来都没砸到过人,这都是多少年练出来的技术。为了练眼睛、练眼力,有时夜里12点钟还在练,把空竹抛出三四层楼高再准确地接住。
除了能抖空竹,孙光辉还能制空竹,其手工制作的空竹有单轮空竹、双轮空竹、高炮空竹、楼子空竹等,最小的8响,最大的36响。
车木做空竹,前前后后要经过78道工序。首先从买竹子开始,竹子要圆要大,要选老毛竹,老毛竹不容易蛀还有韧劲。毛竹买回来后首先要用斧子把竹黄、竹青刮掉。然后从竹节处把毛竹锯成段,放在水缸里浸泡7到10天,这样可以增强韧性,容易切割。同时,还要把车竹子时要用的模子一起放到水里泡。等竹段和模具都泡好后,把竹段放进模具,上车床车出厚3毫米、大小不一的外壳,这个就是空竹的框,车好的框又要放到另一个小缸里再用水泡。由于手工制空竹是跟季节走的,所以不是把一个空竹按完整的工序从头到尾做完然后再去做第二个,而是在买到毛竹之后于一个时间段内把所有空竹的同一道工序都做完,再一起进行下一个步骤。每年上半年主要是制作空竹的零部件,一直到年底才开始组装工作。比如说泡毛竹段,千把个一起泡,泡完就快到夏天了。竹框一定要泡透以后才能刻“门子”,就是框上一个个的孔。孙光辉所做的空竹,门子都是用小刀手工一点一点刻出来的,门子刻好后挂起来晾干,然后再上麻。上完麻丝后要把框吊起来风干,一两个月后再手工把框两边的水花板材按大小密封,就是“上板子”。全部做好后,又开始熬胶、“上档”。上档前先锯档,其实在之前等上麻后的竹框风干时,就已经开始锯档了,就是把一根根小毛竹锯成一截截2.4厘米左右的小竹档,再对半劈开,用厚厚的胶粘在一个个刻好的门子上,这就是“上小门子”。大门子进风口绝对不能堵,小门子一定要密封,挨得越紧、吹得越干,发出的声音就越响亮。档都上好后还要打磨光滑。这样差不多就到12月了,要进行下一道工序,开始在板子上凿孔以及车芯子,就是空竹上的圆形木柱。板上的孔眼是1.5厘米,木芯子就要车成1.7厘米左右,这样才能契合。组装芯子时要带胶,这种胶一定要用骨胶,而且要熬得非常稠,带胶的同时还要打刹,就是在穿过空竹盘子的木芯子的周围打上4个木销子。全都组装好后还要校正,否则就会出现“甩头嗡”。做到这时候离过年顶多就20几天了,孙光辉全家忙着在空竹上打“荣记狗牌竹音堂”的虎烙印(一种传统招牌,类似现在的商标)、贴红纸。接下来就是最后一道工序,把骨胶放在一个大锅里熬得稀稀的,再把空竹一个一个放进去进行最后的灌胶,使空竹更美观、更密封、更牢固、发出的声音更脆更响。然后一个一个挂在绳子上,等着过年销售。
据孙光辉介绍,他制作空竹的做法是沿袭南京地区的传统工艺,但是他家三代祖传的“荣记狗牌竹音堂”空竹还是有几点特别之处。第一,用于箍紧空竹框子的材料,别人用普通蜡线,他用麻丝。麻先要放在水里泡,之后敲,再晒,等竹子刻完、风干后,就要用麻箍紧,这一步一定要用麻再加胶箍死,这样竹框才不会炸,也不容易坏,就像箍桶,要用铁条箍一下。第二个特别处是空竹表面的板子,别人用的是三夹板,他用木板料。选水花板,这种板材的特点是轻,做成空竹后抖起来比较省力,而且声音也容易发出来。如果用三夹板,不仅重,声音还发不出来。第三个是哨子,就是门子,“荣记狗牌竹音堂”空竹的哨子也有特别之处,除了采用手工刻制外,门子里面还分薄厚边,这样才有进风口,抖空竹时能发出声音就是风在里面旋转产生的回音。第四个是档,每个空竹都有一个大门子,是进风口,所以里面没有档,但是其余每个小门子都要用小档堵死,才能使风在里面旋转发出声音。有的人做空竹,用的是厚档,而且都差不多大,“荣记狗牌竹音堂”空竹的档则有大有小,里面还留有空间,便于空气在里面摩擦旋转发声,并且“荣记狗牌竹音堂”空竹的档是用芦竹做的,芦竹轻,壁薄,发音又快又脆又响亮。
因为是手工制作,竹木空竹花的时间和人工都较多,所用材料也有一定要求,但是,有些传统材料比如组装芯子、对空竹进行最后灌胶时所需的骨胶现在就很难买到,所以竹木空竹成本较高,一般一个要卖到30块钱左右。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机器做的塑料嗡,塑料嗡都是标准配件,组装起来就行了,成本低,只卖七八块钱一个,这对竹木空竹无疑是巨大的冲击。车木做空竹是纯手工活,比较适合作坊式加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传统车木小作坊都被拆迁了。由于以上原因,也迫于现实的生活压力,如今,南京地区制作传统空竹的手艺人越来越少。庆幸的是,空竹早就是白下区非遗,2007年,抖空竹又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衷心希望,备受南京百姓喜爱的抖空竹技艺和传统空竹制作工艺能早日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