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文化

近代中国给“赛先生”安的第一个“家”

​ —中国科学社南高事务所考述

2024-07-04    顾金亮

中国科学社是近代以来中国科学史上的传奇,它源起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于1914年创办《科学》杂志的“兴趣小组”。随着中国科学社社员的学成归国,中国科学社谋求中国科学发展的抱负越来越强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南高)校长、中国科学社社员郭秉文急中国科学社之所急,于1918年夏将南高一字房南面一处平房借与中国科学社筹建南京社所。此处平房堪称近代中国给“赛先生”安的第一个“家”,也是中国近现代科学的滥觞之地。

一、借巢引凤—中国科学社与南高(国立东南大学)的融合共生

中国科学社于1914年夏由任鸿隽等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发起成立,旨在通过出版和发行《科学》杂志,以“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中国科学社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学术团体,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

1915年起,社员们陆续学成回国。中国科学社早期社员以江浙籍人士居多。由于南京拥有南高、金陵大学、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等知名学校,许多社员选择南京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1916年9月,供职于南京的社员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社南京支社。

1918年10月,随着中国科学社社长任鸿隽和《科学》杂志编辑部部长杨杏佛回国,中国科学社本部迁至国内。1918年夏,南高和上海大同学院分别将一处校舍借与中国科学社,作为该社在南京和上海的事务所。南京事务所则专任执行董事会议决事件,上海事务所专办经理、会计及图书馆筹备等。[2]此举对于在国内立足未稳的中国科学社不啻雪中送炭。

中国科学社试图将上海作为社务中心,但在上海的活动效果并不明显,中国科学社最终选择在南京安营扎寨。而这与极富见识的郭秉文的推动密不可分。

60661fa5-6dcc-43b8-abef-f0b0507e06fb.png

图1 中国科学社南高事务所外观(源自杨孝述《中国科学社创业记》,《科学画报》1935年第3期)

郭秉文,1908年赴美留学,191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1915年受聘南高教务长,1919年出任南高校长,1921年出任由南高改组而建的国立东南大学校长。身为南高校长和中国科学社社员,郭秉文既积极为刚迁回国内的中国科学社提供临时社所,解决其无钱租房的燃眉之急,又以中国科学社为依托为南高广延名师,促成归国社员纷纷来校任教,实质性地推动了中国科学社与南高的融合发展,从而使南高(国立东南大学)享有“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之美誉,也使南京成为中国近现代科学的重要发祥地。

二、一字房南面之平房—中国科学社南高事务所寻踪

(一)文献考证

1919年5月出版的《科学》杂志所载《中国科学社纪事·致谢南京高等师范上海大同学院两校》短函中有关于中国科学社南高事务所的记载,发表于《科学画报》1935第6期的杨孝述著《中国科学社创业记》一文也有中国科学社南高事务所的记述。

至1935年,经过20年的辛勤耕耘,中国科学社出版有《科学》和《科学画报》2种杂志,在南京建有执中国生物学研究之牛耳的生物研究所,在上海、南京分别设有图书馆,并投资创办科学图书仪器公司,事业发展如日中天。1935年8月,中国科学社、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等6个学术团体于广西南宁举行联合年会暨中国科学社第20次年会。年会结束后,时任中国科学社总干事杨孝述著成《中国科学社创业记》一文,对中国科学社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进行了全面总结,其中着墨叙述了1918年南高将一处校舍借与中国科学社的细节。

杨孝述在文章中回忆:“在民国七年的夏天,本社总机关从美国移归中国……南京设立一个‘支部’。即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一字房对面一间小室的门口挂了一个牌子,里面陈设了几种杂志,就算社员的会集所和支部的办事处了。”这间平房(图1)虽是陋室,但是它在中国科学社的发展历程中至为重要,杨孝述称它是“国内第一个临时社所”,堪称近代中国给“赛先生”安的第一个“家”。

杨孝述1914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电工系,是中国科学社早期社员,于192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社理事会理事,并长期担任总干事。他与南京亦颇有交集。1916年起,他任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教员,此时该校租借南高校舍办学。1924年4月,国立东南大学董事会议决停办工科;8月,与全国水利局取得一致意见,以国立东南大学工科机械、土木、电机三系与河海工程学校为基础组建河海工科大学。1925年春,杨孝述由教务主任升任校长。1927年6月,河海工科大学编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工学院(迁入原国立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园),杨孝述任秘书长,后因故辞职,转赴上海担任交通大学电机系教授。杨孝述写作《中国科学社创业记》一文时距中国科学社落脚南高并不遥远,基于杨孝述在中国科学社的身份以及他在河海工科大学的任职经历,特别是他对南高(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校园布局的熟悉程度,《中国科学社创业记》一文关于中国科学社南高事务所的描述应确凿可信。

(二)南高一字房及其南面平房之演变

杨孝述关于中国科学社南高事务所在南高的方位描述相当明确,“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一字房对面一间小室”,为按图索骥寻找中国科学社南高事务所的踪迹提供了指针。

1. 两江师范学堂时期的一字房及其南面平房

南高系在两江师范学堂原址修复建成。两江师范学堂(1905年12月前称三江师范学堂)兴办于1902年,1903年6月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选定在北极阁明代国子监旧址营建校园。工程建造始于1903年6月19日。1904年九十月间,首期的一字房、教习房、田字房、学生斋舍等“洋楼”及辅助用房竣工。1905年底,始新添口字房及自修室平房,次年完工。至1906年,学堂新校园先后建成的建筑有楼房5组、平房若干、一主一辅操场两爿,以及门房等辅助用房数栋。三江师范学堂规模宏敞,1904年出版的《东方杂志》曾如此评价建设中的校园:“校舍俱系洋式,壮丽宽广,建筑耗费,不亚于日本帝国大学。”

ed390fc7-f873-41ea-b33a-55387fc332ab.png

图2 绘于1910年的两江师范学堂西南向鸟瞰图(源自单踊《紫气东南—东南大学校园演变图史》)

根据1910年绘制的两江师范学堂鸟瞰图(图2),主校门—一字房—主操场—斋舍是当时校园空间的主轴;一字房(图3)是一幢总长近百米的砖木结构建筑,南面正对主校门,其四周外墙饰以西式清水砖砌拱券柱廊,做工精致、气势壮观,当之无愧地占据校园重要位置;一字房南面、主校门两侧,建有平房4幢(校门东侧3幢,西侧1幢)。

e97715fa-81be-4683-becf-fff55778095d.png

图3 一字房西南向外观(源自单踊《紫气东南—东南大学校园演变图史》)

根据三江/两江师范学堂时期教学区总平面和当时的主校门旧照(图4),在两江师范学堂时期,校门虽然地处偏僻小巷,需要从南面“四牌楼(街)”折入西邻附小的“单牌楼(巷)”北行,至巷子尽头再折入,进出不甚方便,但门前却人头攒动。颇为难得的是,在该照片的右侧边缘,紧挨校门东侧的那幢平房—亦或是未来的中国科学社南京社所与其相邻,其石灰勾缝砖墙、八字形屋顶清晰可见。

219f81a9-ce1b-42e3-b970-316c04ea408c.png

图4 两江师范学堂主校门(源自单踊《紫气东南—东南大学校园演变图史》)

2.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的一字房南面平房

1915年1月,江谦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并于两江师范学堂原址勘察、筹建校园。由于1913年后南京两经兵事,两江师范学堂数易驻军,校舍房屋破坏已甚。值得庆幸的是,一字房南面平房劫后幸存。根据《紫气东南—东南大学校园演变图史》中“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教学区总平面(1915—1920年)”图,一字房南面、主校门两侧,仍分布有平房4幢,布局与两江师范学堂时期相同。1918年夏,主持南高校政的郭秉文将4幢平房中的某一幢(或部分)借与中国科学社筹建南京社所,从而开启了中国科学社与南高(国立东南大学)“联姻”的佳话。

3.国立东南大学时期的一字房南面平房

1920年4月,时任南高校长郭秉文在校务会议上提出在南高校址及新近获赠的南洋劝业会旧址上建立大学的建议,得到一致通过。1921年6月6日,校董大会召开,国立东南大学正式宣告成立。成立伊始,拓展校园空间、重新规划建设校园成为一项重要任务。1921—1927年,国立东南大学校园布局发生很大变化,但地处校园西南隅的一字房南面平房仍然得以保留。

4.国立中央大学时期南高院南面平房的毁灭

1927年,国民政府实行大学区制,国立东南大学与南京及江苏省内多所公立学校合并,组建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翌年2月改名江苏大学,4月24日,又改校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33年,中央大学对一字房进行了扩建,并将其命名为南高院(图5)。根据杨孝述《中国科学社创业记》一文行文推测,迟至1935年,曾用作中国科学社南京办事处的一字房南面平房仍然存在。但抗战爆发时,日军飞机的四次轰炸给中大校园带来毁灭性破坏。在《紫气东南—东南大学校园演变图史》中“国立中央大学时期教学区总平面(1928—1948年)”图上已不见三江师范学堂时期建造的一字房南面平房的踪迹。1937年12月,日军陆军医院及“兵头部队”侵驻中大校园,曾在校园做了见缝插针式的加建。1939年,日军即在图书馆西侧、中国科学社南高事务所旧址偏南,建起三排坡屋顶平房,用作日军的炊事房(图6)。

9c1a21b4-70d4-4da8-93cf-5bdb110fa0ea.png

图5 国立中央大学南高院(源自单踊《紫气东南—东南大学校园演变图史》)

ba25b031-0004-4023-8549-f9f255971dc0.png

图6 1939年,日军于中国科学社南高事务所旧址偏南所建平房之第三栋外观(源自单踊《紫气东南—东南大学校园演变图史》)

5.中国科学社南高事务所旧址现状

2020年,东南大学成立亚洲建筑档案中心,1939年日军在图书馆西侧所建的临南高路(南高院南面东西向道路,即当年一字房与中国科学社南高事务所之间的道路)第一栋平房被作为其启动工程予以维修利用。笔者推测,昔日用作中国科学社南高事务所的那间平房,当在今日该亚洲建筑档案中心北、南高路南的东西向绿化带上(图7)。

8b008577-1c74-4681-8602-ff3bb4a97db0.png

图7 东南大学亚洲建筑档案中心东北向外观(顾金亮 提供)

三、饮其流者怀其源—中国现代科学滥觞之地应铭记

中国科学社在南高立足后,事业发展蒸蒸日上。1919年8月28日,中国科学社鉴于“事务日多,所假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房屋不敷应用”,决定把事务所“迁移(到)城北大仓园一号洋房内办公”。1920年,中国科学社又取得成贤街文德里一处官房(有南北两栋西式楼房)作为社所,不仅办事处、《科学》编辑部均落户其中,还据此陆续兴办了图书馆、生物研究所、博物馆。1928年4月,中国科学社呈请,国民政府财政部批准将南京成贤街社所及其大门外之官地永远拨归中国科学社使用。1928年冬添购南京社所附近空地十余亩,并于1931年3月建成生物研究所新楼,与早年取得的南北二楼鼎足而三。中国科学社在南京走向了事业的顶峰。1928年2月,中国科学社购置上海法租界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309号建筑作为该社的上海社所、图书馆。1928年底,中国科学社总办事处、《科学》编辑部陆续迁到上海,社务重心由南京转向上海,南京社所用作生物研究所永久基址。

中国科学社取得南高一字房南面一间平房作为临时社所,为它以南京为中心在全国推进科学启蒙创造了条件。以那间平房为纽带,中国科学社与南高(国立东南大学)合作共赢,并联袂开创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极负盛名的科教融合办学模式。一方面中国科学社以这处平房筹办南京事务所,并以南高(国立东南大学)为大本营推进其科学事业;另一方面南高(国立东南大学)以中国科学社为一流师资补给池,办学实力迅速提升,并赢得“以科学名世”的声誉。

今天,中国科学社的身影已然远去,当年的中国科学社南高事务所旧址绿草如茵、乔木如盖,南高路上人流络绎,但人们很少去念想,100多年前,中国的第一代“赛先生”曾在在这条路上踽踽而行,他们心中有梦,竭力向国民宣扬科学,但又常常被人嬉笑为魔术和戏法。如今沧桑巨变,“科学”已是一个国人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热词”。回望历史,那间小屋虽陋,却有其不可承受之重。

(作者简介:顾金亮,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教授,主要从事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