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人物

方志苏州:严忌父子与铜罗古镇的故事

2025-09-17    

在江南水乡的腹地,京杭运河畔,有一座静卧了千年的文化小镇——铜罗古镇,旧称严墓,因严忌墓的发现而得名。她的青石巷中飘着酒香,枫桥河畔藏着诗韵。这里不仅是商贸繁华之地,更因西汉辞赋家严忌父子的传奇故事,成为文脉与地脉交织的精神原乡。


严忌:楚辞风骨的传承者


IMG_259

▲严忌


铜罗古镇枫桥河南岸,有一座已埋没的古墓,地面上的书状卧碑讲述着墓主人严忌的生平:严忌(前188年—前105年),西汉初期杰出辞赋家,会稽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世称“严夫子”。原名庄忌,因避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名。《汉书・艺文志》载他著有辞赋24篇,今仅存《哀时命》一篇,这一骚体赋典范之作奠定了他“会稽第一文宗”的地位。

元朝至正年间,张士诚部将方姓者为避祸到铜罗村酿酒,取土封坛时发现严忌墓穴。当地百姓为纪念他,将铜罗改名为严墓,此名沿用六百多年,1957年才恢复原名。


IMG_260

▲严忌墓


严忌的辞赋承袭楚辞风骨,《哀时命》以“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开篇,借伯夷、屈原等忠臣悲剧,抒发命运不公、难遇明君的感慨,借古喻今,倾诉怀才不遇的悲愤与对时代的反思,是文人风骨与家国情怀的完美结合。


严忌仕途坎坷。早年投奔吴王刘濞,与枚乘、邹阳并称“吴中三杰”。但刘濞图谋叛乱,严忌劝谏无果后转投梁孝王刘武门下。虽得器重,却因汉景帝不喜辞赋未得朝廷重用。《哀时命》中“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心郁郁而无告兮,众孰可与深谋!”透露着他怀才不遇的苦闷与不愿寄人篱下的幽怨。七国之乱后,他为避政治漩涡、求内心宁静与自我价值,毅然归隐故里,“宁幽隐以远祸兮,孰侵辱之可为”正是其内心写照。明代王世贞评价他“严忌不仕梁王,或避其骄也”,梁孝王争储失败的悲剧也印证了他的明智。


IMG_261

▲清康熙《吴江县志》载汉严忌墓


归隐后的严忌将心血投入辞赋创作与开馆授徒,为江南文脉兴起奠定基础。《嘉兴府志》将他列为“吴中文化初祖”,称其“避世而不弃世,归隐而重教化”,清嘉庆年间俞钟岳《重修严夫子墓记》提到他“隐于澄源(铜罗古称)”,“虽困顿而志弥坚,以文章教化乡里”。


严助:出入庙堂的“江南儒将”


IMG_265

▲严助


严助(?—前122年),字义兴,自幼随父严忌研习经史,才华出众。他进入长安成为太学博士,以辩才和文学素养闻名。汉武帝建元元年,因对策“称旨”,擢升为中大夫,成为推行“有为政治”的重要谋臣。


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闽越围攻东瓯,朝堂上太尉田蚡主张“不救”,严助据理力争,指出“保境安民是天子职责”,以汉高帝时朝廷救代国为例,力劝汉武帝发兵救援,并持节出使成功说服闽越退兵。建元六年(前135年),闽越攻打南越,严助奉命传达武帝旨意,以“汉朝德威”震慑南越,促其归附,巩固了汉朝对南越地区的统治。被《汉书》赞誉为“以口舌定万里疆”。


然而,严助的命运跌宕起伏。他任会稽太守时,继承父亲的正直品格,坚守“崇文尚德,经世致用”的原则,不事张扬,务实做事而遭汉武帝误解,被责“无佳绩”而召回。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王刘安谋反,严助因与其有私交受牵连。他虽曾劝阻刘安,汉武帝也认为他罪不至死,但廷尉张汤出于政治目的和私心,竭力指控他,致他最终被诛弃市。司马迁也曾为他鸣不平,感叹其“遭构陷而亡”。


严助一生功勋卓著却结局悲惨,但他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在朝堂不畏权贵、坚守正义及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儒将风范,为江南士人树立了“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典范;他“岂效秦弃越地”的雄辩之声早已融入地域文化,成为文人们骨子里“治国平天下”的“有为”基因。


风雅:严氏文脉与古镇文化的交融共生


IMG_269

▲铜罗古镇


铜罗古镇旧称严墓,因严忌墓的发现而得名,这体现了严忌父子文化影响力的跨越时空。严忌辞赋是汉代早期骚体赋典范,严助上疏之文和雄辩展现其政治远见与责任担当,他多次出使百越以文辞平定战乱,成为外交佳话。


IMG_270


古镇悠久的酿酒史与严忌墓发现也有着奇妙的关联。方姓部将发现严忌墓后,催生了铜罗“百载陈坛满古镇,九重香气郁铜罗”的酒都盛景。如今,“苏南酒文化馆”内的古法酿酒器具与酒诗酒画延续着古镇“诗酒风雅”的传统,严忌父子的风采如醇厚的美酒,千载飘香。明代文人王叔承在《严墓竹枝词》中用“严家旧冢埋文骨,汉室遗风动酒旗”道出了严氏文脉对古镇风雅气质的塑造。


如今,正恢复建设中的严家祠堂如一本厚重的线装史书,讲述着严氏家族的荣耀;正厅楹联“辞赋承楚韵,谏章传汉风”概括了严氏父子的文化贡献;《严氏家训》中“崇文尚德,经世致用”的思想被刻在了碑廊里与一侧的严忌讲舍一同重现着汉赋大家的儒雅气质,让严忌父子的风雅故事代代相传。


两千年来,严忌父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高尚人格早已随黄酒的醇香融进了铜罗人的血脉,成为严氏家族的核心精神,流传在廊棚下的评弹唱词和酒肆间的历史掌故中,铸就了江南水乡独特的文化密码。严忌父子的辞章与智慧,如明亮的灯塔,照亮着铜罗古镇的历史天空,让古镇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独特的文化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