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上水、黄龙岘上茶
金陵茶乡黄龙岘村,藏在江宁西部绵延起伏的山岭褶皱里,四周茶山,竹林环绕,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人文。素有“金陵茶文化休闲旅游第一村”的美誉,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江苏省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黄龙岘因其独特的丘陵山地,一直以来就有种茶的传统。天然、纯朴的世外桃源般气质,融品茶道、茶艺、茶叶展销研发生产、特色茶制品等为一体的特色休闲茶庄。这里生产的黄龙岘龙针、龙毫雨花绿茶,单芽无叶则为龙针,一芽一叶谓之龙毫。茶叶精采细摘,手工制作,茶香四溢,口味醇厚,享有“扬子江心水,黄龙岘上茶”“江南第一针”“绿色牛奶”美誉,深受民众的喜爱。
(图片源于网络)
走进幽远的黄龙岘,仰观群山,村口那把标志性大茶壶,宛如一块无瑕的翡翠镶嵌其间,把人们带到2000多亩茶园观光采摘区。茶园环山飘香,水库清澈甘冽,竹林环绕幽静,有氧自行车道上游人信步。怡人的景色,蓝天碧水,青山绿茶,它是游人观茶采茶体验的理想之地。亲手采摘,体会劳作的艰辛,亲历成熟,品尝分享收获的喜悦。
荷影芦花添画韵,金陵茉莉漫茶盅。驻足炒茶坊,通过近距离的观赏,零距离的接触,了解茶叶手工制茶工艺流程。伴着茶坊弥漫的醇厚芳香,焙茶师手把手传授制茶技艺。在独具茶乡特色的黄龙大茶馆休憩、观光,品一杯在炒茶坊烘焙的黄龙岘清茶,倾听悠扬曼妙的古筝琴声,享受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慢生活。
水上轻舟环翠岫,村头黛瓦漫香风。与大茶馆伴随的黄龙潭,相传黄龙在此饮水沐浴之潭。黄龙潭水域面积约30亩,最深之处可达10米。山村民宿、客栈小景,倒映在清澈静谧的黄龙潭水面上,山上云雾缭绕,白墙黛瓦的山村笼罩在烟雨中。人们乘上小船在黄龙潭荡漾,潭水泛起涟漪,近山如黛、层林尽染,山光水色相依相偎。潭内峰峦叠嶂、秀美雄浑、溪流蜿蜒、林木葱郁、幽然深远,铺展了一幅极具神韵的黄龙岘水墨画。
相传黄龙的龙尾盘绕在龟蛇山上,龙头伸进黄龙潭,龙身就藏在此坡上,故称之为藏龙坡。站在藏龙坡上,可见炊烟袅袅醉山村的别致景象。如今,在竹林深处有着一尊“龙饮”雕塑深藏坡间,随着植物的生长栩栩如生。它与山坡上的卧虎亭遥相呼应,匠心独运,昭示着黄龙岘村世代兴旺,百姓安康,一生平安。茶园的清气,好似龙行祥云,紫云生瑞,给黄龙岘村民带来了福祉。
“龙饮”雕塑(图片源于360百科)
漫步在云龙亭旁,绿茵草场上一条蓄势腾飞的巨龙,它向人们展示着神采飞扬的中国梦。在腾龙广场的草坪上撑起五彩斑斓的帐篷,放飞风筝,感受生命的律动;放飞梦想,享受亲近自然的遐想。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顺着彩色道路走向临水而建的晏湖雅园,蜿蜒曲折的木栈道和多个亲水平台伸向湖中,两侧宽阔的湖面波光粼粼,四周连绵的青山、层层叠叠的茶园尽收眼底。静静地站在晏湖边或凉亭中,阵阵微风吹来,尽情感受自然的山水之美。
晏公祠(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晏公湖的北岸,有一座突出的半岛,外形酷似一只趴在水边的乌龟,当地人称“龟山”。龟山上茶色青青,松柏苍翠。松枝傲骨峥嵘,柏树庄重肃穆,历严冬而不衰,四季长青。龟、茶、松、柏均与健康长寿关联,因而当地有“到龟山来,摸摸松柏,能活一百”的说法,饱含着人们一份美好的祝愿。
春潭柳翠世情浓,仙竹葱茏古驿逢。传说,这里的妈祖收服黄龙晏公后,除派青龙白龙龟蛇把守外,并特意移来一片竹林以作标识。黄龙仙竹葱郁翠绿,轻盈高节,将情操和美德潜藏于生命深处,那尖尖的竹笋,坚毅顽强地顶开压在头上的硬土,拔节生长,直播云霄。
(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村落里留存的千年古官道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原本是丛山峻岭,灌木繁茂,它是皖南通往南京城的必经山道,久而久之走亲戚的百姓及商人,便在丛山之间踏出一条心灵驿道,这条驿道见证了黄龙岘的历史变迁。坐上观光电瓶车,沿着竹林茶园观光道、古驿道,体验昔日走官道行官运的滋味。
黄龙岘的骡子坟、娘娘坟、晏公庙、老虎爪子、卧虎亭等景点,每个都是一首人文典故。
黄龙四宝阖家乐,白浪千层引客从。初冬时节,人们走在青砖铺设的金陵茶文化农家美食徽派建筑风情步行街,放眼望去街边落羽彬一树灿烂金黄。茶干、笋干、鱼干、萝卜干“黄龙四宝”等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菜,让人们留下眷念。在这里,山水相融,时光温柔,岁月安暖,品味悠然,享受惬意人生。
(图片源于新浪网)
那山那水那村那古道,擦亮了黄龙岘美丽底色,秀出了天生丽质。观松听竹品茗,赏乡村风情,品农家风味,住庭院民宿,呼吸泥土的气息。古朴的山村,昔日养在深闺的黄龙岘,在晨曦雾霭中露出笑颜,无限风光在蓝天白云下热情升温,如梦似幻。
作者:吴月华,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南京诗词学会会员、南京机关作家协会会员,江宁区签约作家;长篇纪实文学曾获2019年“中国作家协会深入定点项目”“南京艺术基金2021年度文学图书类资助项目”;曾获全国、省、市优秀诗歌等。
诵读:杨旭,南京机关作协会员,南京市朗协会员,“医联杯”全国基层卫生主持人大赛银话筒奖,中国基层医生好声音大赛一等奖等。
- 上一篇:地下尖兵“家庭党支部”
- 下一篇:一条乌衣巷,半部六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