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溯源

白蒲还是白浦

—西汉刘濞筑白浦堰及白蒲地名考

2023-12-22    王小星

如皋市白蒲镇是一个千年古镇,为东晋时期蒲涛县旧址,位于如皋城区东南约30公里,与南通市通州区、如东县接壤。通扬运河穿境而过,北接如皋城区,南到南通,是古代通州到泰州、扬州盐运的重要节点。2022年12月,“白蒲”获评江苏省地名文化遗产。关于白蒲镇地名来源,说法大都为“白蒲周边生长白色蒲草”。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这个说法站不住脚,蒲草通体绿色,雌株花序粗大,黄色,状如蜡烛,被称为“蒲棒”,何来白色?既然没有白色的蒲草,白蒲称谓何来?笔者在查找运盐河相关资料时,发现一些史料,从这些史料反映出的信息看,白蒲原来可能叫白浦,这与其独特的地理特征有关,更与西汉刘濞筑白浦堰有关。现整理如下,供方家批评指正。

一、西汉刘濞筑白浦堰地点考证

﹝嘉靖﹞《宝应县志》记载:“埝有黄浦埝。相传吴王濞置白浦至黄浦五百余里,捍盐通商,以富其国。”埝就是堰的意思,用于河道挡水。《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白浦至黄浦五百余里,所以外御海潮,内防诸湖也。”黄浦在宝应县,原黄浦乡政府所在地,今为泾河镇黄浦村。那白浦堰在哪里呢?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民国武同举编《江苏水利全书·通扬运河》载:“黄浦堰在宝应县北二十里,相传吴王濞置。白浦至黄浦五百余里,捍盐通商。据郡国利病书,吴王濞置黄浦堰,疑白浦亦置堰,白浦未详所在,疑今如皋南通毗界之白蒲镇。”对照文献记载,笔者结合对白蒲镇地理历史的掌握,以及对西汉刘濞开挖古运盐河历史的了解,颇为认同武同举先生关于白浦堰在今如皋市白蒲镇的推断,主要理由如下:

(一)古代白蒲镇位于煮盐海滨,自然地理及煮盐历史符合白浦堰捍盐通商功能定位

西汉刘濞筑堰白浦至黄浦,目的是为了捍盐通商,即保障盐运及销售。既然是为了煮盐、运盐,白浦堰所在的运盐河一定在海滨。如皋处于江海交汇处北岸,数千年来,受长江泥沙沉淀影响,长江口及沿海岸线不断变迁,如皋境域大致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拓展,江岸线、海岸线也一直在发生变化。在6000年前,如皋的东北部(今海安立发、李堡)为长江口北岸,因地高色赤,称为“赤岸”。两汉时期,长江口淤积成陆,江海交汇的廖角嘴移至今白蒲镇。陈吉余、恽才兴《南京吴淞间长江河漕的演变过程》(1959年《地理学报》卷25第3期)认为:“汉魏及南北朝时的江口岸线在泰兴北部经如皋、石庄间,再经白蒲至石港的一线上。”由此可以基本确定汉代白蒲位于海滨。

白蒲在汉代有煮盐活动吗?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吴王濞开邗沟自扬州茱萸湾通海陵仓及如皋蟠溪。”西汉吴王刘濞为了使其封地吴国富强,开邗沟至如皋蟠溪以煮海为利,并在国内开发铜矿,由此国用富饶,百姓无赋。白蒲距离如皋东郊蟠溪30公里,同样位于海滨。由于煮盐需要消耗大量的柴草,每个灶户要配给几十亩甚至上百亩草荡,一个盐场往往需要数万、数十万亩草荡。据《如皋县志》记载,清初如皋海滨草荡达3.46万公顷。因此,我们推断西汉时期随着刘濞盐业的兴旺和发展,如皋蟠溪煮盐活动很快沿着海滨拓展至白蒲镇。“文革”期间,如皋进行大规模土地平整,白蒲镇村民在田间挖到古代盐灶、盐砖等,这说明白蒲历史上曾经临海,而且有煮盐活动。

5fc292d4-dc44-4a6c-b524-24eef45f87ed.jpg

汉代邗沟(后更名为运盐河,今为如皋内城河)(王小星 提供)

(二)白蒲镇古代有“白莆堰”,用于阻挡海潮,与西汉白浦堰功用一致

如皋沿海所产之盐通过邗沟运到广陵(今扬州),再由广陵转运到内地其他城市销售。由于受气象、潮水影响,内河常常发生变化,或浅,或满,浅则滞,满则溢。在水运为主的古代沿海地区,只有水势稳定、水流畅通才能保障河道运输功能,在河道两头筑堰,可以蓄水,保证正常水位。西汉时,白蒲镇位于江海交汇处,潮涨潮落,对内河水位极易造成影响,河流水位很不稳定,不利于航运,刘濞在此筑堰,确实起到“外御海潮”的作用。据考证,白蒲镇在古代曾经有一个“堰”。《宋史》记载:“绍兴初,以金兵蹂践淮南,犹未退师。四年,诏烧毁扬州湾头港口闸、泰州姜堰、通州白莆堰,其余诸堰,并令守臣开决焚毁,务要不通敌船。”文中“通州白莆堰”就位于今天如皋市白蒲镇(该镇曾以一条街为分界,分属通州、如皋,所谓“一镇分治千年”)。宋至元,朝廷发展海运,堰改闸,建“通济第一闸”,又称为“海运石闸”。明代,因防海盗、倭寇,朝廷实施海禁,海运废,闸亦废。闸址西岸有闸口立石,东岸有卧石。明嘉靖年间,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抢劫,白蒲镇民族英雄张自成带领乡亲结营于通济第一闸上,与倭寇多次战斗,英勇杀敌,令倭寇闻风丧胆,后人为纪念他,将通济第一闸闸石口称“虎牢关”。1969年,通扬运河裁弯取直,“虎牢关”石遗址由西岸变位于东岸。很显然,《宋史》记载的“白莆堰”与西汉“白浦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地理位置都处在煮盐海滨,作用都为抵御海潮,保障内河运输,他们在名称上也具有一贯性(古代“浦”和“莆”通用,后文有说明),因此宋代白莆堰很可能就是西汉白浦堰的延续。

(三)白蒲镇至宝应县黄浦堰五百余里,距离适当,符合文献记载

文献说“白浦至黄浦五百余里”。对照这个条件,在当时刘濞封国范围内,以宝应黄浦为起点,水运距离500里左右的沿海城镇,今苏北沿海淮河以南的城镇离宝应县黄浦都较近,长江以南隔着大江,距离远,也不处于同一河道。《两淮盐法志·历代盐业源流表》称:“蟠溪煎盐区为两淮、江浙地区煎盐之始”。刘濞开创的如皋蟠溪煮盐区是江浙地区最早的煮盐地点,因此刘濞为捍盐通商构筑的白浦堰也一定在如皋蟠溪附近。对此,宝应县学者马俊慧曾对白浦堰位置开展研究,他测算白蒲镇由通扬运河至泰州市海陵区,再沿水路经高邮市甘垛镇,兴化市李中镇、沙沟镇,由宝应县射阳湖镇入大溪河向西,水程为260公里左右,正是“五百余里”。因此,我们认为以距离为必要条件,白浦堰地点在白蒲镇是最为合适的。

(四)白蒲镇其他历史信息给我们的启示

据《三国志·吕岱传》记载,三国东吴大司马吕岱曾在家乡海陵县做小官,40岁投奔孙权,96岁去世归葬高阳荡(今白蒲镇林梓社区),目前尚有坟墓遗迹,说明最迟汉末白蒲镇已经有居民。东晋义熙七年(411)蒲涛(白蒲旧称)建县,白蒲与如皋同时建县,说明在建县前白蒲的人口、产业、政治、社会等已经达到一定规模,跟如皋相差无几,而这,无不得益于数百年盐业经济的发展。程潞在《南通地区经济地理》(载于1958年《华东师范大学地理集刊》)中说:“根据汉代运河的走向推测,汉代吴王濞为运海盐而开凿通扬运河,西起茱萸湾,东仅止于白蒲。”因此,我们推断西汉时白蒲镇已经开始煮盐,吴王刘濞开掘的邗沟不仅达到了白蒲镇,还在此设置了白浦堰。

二、由西汉白浦堰在白蒲镇推断白蒲历史地名演变

纵观各种文献,西汉以来,白蒲先后有白浦堰、蒲涛县、白潮镇、白莆堰、白蒲镇等地名(或标志建筑),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又是如何演变的?

清代《白蒲镇志》:“白蒲古时溪泽多生白色蒲草因此得名”。蒲即蒲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通体绿色,白色假茎(叶片剥掉后的内芯)可食用,称为蒲菜。如果以蒲草有白色假茎称为“白蒲”,虽有些牵强,但也未尝不可。可直接说“溪泽多生白色蒲草”,则是犯了科学性错误,自然界不存在白色蒲草。因而《白蒲镇志》关于白蒲地名来源说法并不可靠。

白浦堰之“白浦”,从字面上理解,白是白色,浦指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白浦意思是白色的河流。河流为何会呈现白色?《山海经·海内东经》:“白水出蜀,而东南注江,入江州城下。”其中“白水”,郭璞注为:“色微白浊,今在梓潼白水县,源从临洮之西西倾山来。”这句话是说水因其色灰白、浊,称为白水。根据此解释,“白浦”其实是指水色微白而浑浊的河流。白蒲镇位于江海交汇处,长江水夹带泥沙滚滚而下,下游和近海一片浑浊,呈现土灰色,宛如雨后池塘。唐代日本圆仁和尚《入唐求法巡礼记》记述:“巳时至白水,其色如黄泥,人众咸云若是扬州大江流水。”唐代如皋属扬州,入海口有胡逗洲(今南通市区),该洲与北边的如皋陆地有一条斜向东北的夹江,《太平寰宇记》称为“古横江”,日本圆仁和尚说的白水就是“古横江”,此处江水海水混合,一片浑浊,与湛蓝的海水相比,色差较大,所以圆仁和尚称之为“白水”。考虑到江海交汇处水微白浑浊的地理特征,白蒲镇在西汉称之为“白浦”也是合情合理的。

至于白浦为何演变为其余称谓或写法,我们可以这样推演。西汉刘濞在江海交汇点河道设置河堰以挡海潮,因附近水流浑浊—曰白浦,堰则名为“白浦堰”。因为盐业发展,人口渐多,青年才俊显现。东汉末年,白浦附近高阳荡人吕岱投奔孙权,80多岁恢复海陵县,92岁成为吴国大司马。东晋义熙七年,白浦及周边的洲岛盐业兴旺,人口集聚,社会发展较快,朝廷建“蒲涛县”,或因周边沼泽遍布,蒲草众多,县名诗化为“蒲涛”,而不叫“白浦县”。隋初,海潮倒灌,淹没并摧毁了如皋沿海盐灶,居民流离失所,加之战乱频仍,蒲涛县跟附近的如皋县、临江县(今如皋石庄镇)被撤销、降格。宋代,白浦堰仍在,但宋史写为“白莆堰”,“莆”应为“浦”的误笔。因地有“白莆堰”,明代,此处设白蒲镇名称一直沿用至今。需要说明的是,“浦”“莆”“蒲”在古代存在混用的情形,并不能单纯从某个文字望文生义。宋《楼钥北行录》黄浦镇作黄蒲;《舆地纪胜》黄浦堰、黄浦镇并作黄莆;《嘉靖惟扬志》黄浦溪作黄蒲溪、黄浦堰作黄莆堰。因此,白浦、白莆、白蒲可视为同一地名。

三、研判白浦堰位于白蒲镇的意义

(一)判定汉代如皋海岸线

目前一般地理书籍在研究江海岸线变迁时,汉代岸线只划进了如皋老城区及东陈镇。直到南北朝时,因为东晋蒲涛建县才把白蒲镇划进大陆。刘濞白浦堰设在白蒲镇,说明远在西汉年间,甚至是战国时期,白蒲已经成陆,并成为江海交汇之廖角嘴,类似于今启东市圆陀角。白蒲镇为江海廖角嘴,而且有刘濞邗沟与如皋城区相连,说明汉代时,如皋海岸线自南向北分别有白蒲、丁堰、东陈、立发(今海安市城东镇)等沿古运盐河一线的定居点。海岸线东侧则是古扶海洲(今属如东县)。汉代时为如皋东侧海岛,由泥沙沉积形成,约在南北朝时与如皋涨接,涨接之前,与大陆之间有夹江。西汉如皋海岸线的推断与陈金渊先生《南通成陆》一书考证是一致的,他认为海安角斜到如皋丁堰之间的小芹河沿线为古长江北泓道,江东为扶海洲,江西为如皋东陈、丁堰。

(二)确立运盐河到达白蒲时间

有研究者撰文“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通州静海县知县张次元开凿运河自任口向北接通白蒲”,此为白蒲镇关于运盐河最早的说法,并由此推断最迟在晚唐运盐河到达白蒲镇。综合三国吕岱复建海陵、东晋蒲涛建县、宋代有“白莆堰”等史实,以及顾炎武记载、武同举推断,结合前文关于白浦堰的相关分析,我们可基本确认运盐河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达到白蒲镇,而不是在晚唐。由此,白蒲镇运盐河历史可上推1000年。运盐河于西汉时到达白蒲,那运盐河的终端蟠溪在哪里?明〔嘉靖〕《重修如皋县志》卷一《疆域·山川》记载:“蟠溪,古邗沟,在赤岸乡。溪滩宽广,中多洲渚,湾曲如龙蟠,故名。西接运河,东入海。”明确指出蟠溪在如皋东郊,不在白蒲镇。对此,笔者推断,刘濞在位41年,第一次筑邗沟到达如皋东郊蟠溪,若干年后,因扩大盐业生产,煮盐基地沿着海边南延至白蒲镇,并设置白浦堰。

(三)丰富白蒲镇历史文化内涵

西汉白浦堰位于白蒲镇,无疑给白蒲镇增添了各种历史信息,丰富了古镇文化内涵。目前对白蒲镇最早的文字记载为三国吴国大司马吕岱归葬白蒲镇高阳荡,吕岱出生于公元161年,刘濞于公元前195年被封为吴王,从吕岱前推至西汉刘濞时期,白蒲镇文字记载历史再向前推300多年。因为有西汉白浦堰,白蒲地名来源得以明晰,避免单纯从字面理解为“白色的蒲草”出现的自然常识问题,地名与历史名人刘濞、与运盐河、与圆仁和尚提到的“白水”等关联,地名文化内涵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因为有白浦堰,《宋史》记载的“白莆堰”可追溯至汉代。由白浦堰的产生、变化、发展、消亡,人们可以触摸白蒲两千年的文明脉动,感知白蒲古代盐文化的浓郁气息。

﹝作者简介:王小星,如皋市委党史办公室(市地方志办公室)党史科科长、方志科副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