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溯源

高淳别称:“濑渚”与“三湖”

2024-05-29    魏云龙

高淳的古代别称不多,严格说来只有两个:一个别称是“濑渚”。周景王四年,也就是公元前541年,吴国在固城筑濑渚邑,并筑相国圩附之。濑,古义是水从沙石上快速流过。渚,就是水中的沙洲。高淳地势较太湖流域为高,有谚:高淳东坝倒,北寺塔上飘稻草。东坝,在胥河上。北寺塔,位于苏州。可见高淳与太湖流域的海拔高度差距大。古代,沿固城湖,走胥河,过荆溪,高淳之水直下太湖,水流湍急,故称“濑水”。古代“濑”“溧”音似,故而又称“溧水”。在濑水中的这块高地,就被称为“濑渚”。

石臼湖

石臼湖

古代高淳文人写文章,落款有自称“濑上XXX”的,这“濑上”的名字,也由“濑水”“濑渚”而来。现在的高淳老百姓往往称高淳为“上江”,称胥河下游一带为“下江”,也由此来。

石臼湖

石臼湖

高淳另一个别称是“三湖”。古代高淳以及周边,曾经是达到4000平方公里的古丹阳大泽,即我们平常说的“五湖四海”里的“五湖”之一——丹阳湖。至迟到唐代的时候,丹阳湖里分出固城湖,成书于北宋987年的《太平寰宇记》里又首次出现了“石臼湖”的名字,表明石臼湖也从丹阳湖里分出来了,于是,剩下的部分就只是丹阳湖的子湖了。因为丹阳湖子湖位于高淳西部,被老百姓称为“西湖”,或者“西莲湖”,而石臼湖位于高淳北部,被称为“北湖”,固城湖位于高淳南部,被称为“南湖”,又因为固城湖南面还有一个比固城湖大,与石臼湖面积差不多的南湖(南漪湖),故而,固城湖称“小南湖”,南漪湖称“大南湖”。这样,高淳东面是胥河以及茅山山脉余脉与天目山山脉余脉交会形成的高地,南北西三面则为固城湖、石臼湖、丹阳湖三湖环绕,高淳一带就被称为“三湖”(湖北也有“三湖”,比高淳的“三湖”称谓早)。这个称谓在南宋《景定建康志》里就已经出现,明代的湖阳人邢珣自称“三湖居士”,清代的袁枚给高淳《蓝氏家谱》作序,也称高淳为“三湖”。考之如今的地理形势,“三湖”当以高淳为最恰当。因为如今的溧水、当涂、宣城均只与其中一两个湖沾边,唯有高淳为三湖环抱(当然,丹阳湖已不复存在,变成高淳与当涂的圩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