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志”载烽火 · 抗战记忆专题 >>> 影像重现

⑫ 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

2025-08-26    

编者按


烽火岁月里,江淮大地见证无数不屈抗争。从芦苇荡的伏击到城镇街巷的坚守,江苏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抗战儿女的热血与忠魂。用镜头讲述历史,用影像定格记忆,让沉默的旧址开口说话,让泛黄的照片活起来……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江苏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以短视频为窗,深入挖掘江淮大地的抗战故事,让历史场景生动可感,让年轻一代触摸到那些滚烫的信仰与不屈的脊梁。愿这些光影片段,能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纽带,让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种子,在每一次观看中悄然生长。


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组织领导下,地下工作者在危机四伏的敌占区开展收集情报、瓦解敌人和宣传组织群众等工作,成为配合根据地武装斗争的中坚力量。


IMG_256

马世和


1941年11月,19岁的马世和肩负重任,化名潜入南通城,成为地下党特派员。此后,一批批英勇无畏的干部也陆续深入敌营。到1943年春,活动于南通城的地下党已建立起严密的组织。领导全分区党的“乙种组织”工作的谢克东把家安在日伪占领的海门茅镇。他扮成“裁缝师傅”,和秘密交通员朱老太太住在油米店,在敌人眼皮底下指挥着地下工作。


IMG_256

马世和日记


马世和、林克、李鹤皋等同志打入敌特和“清乡”机关,上演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潜伏”大戏。1943年4月,马世和在伪特工总部江苏实验区苏北分区总站工作时,发现日伪潜伏特务名单,她冒着巨大风险迅速送出情报,让根据地公安部门成功将8个特务一网打尽。苏中四分区司令员陶勇表彰她起了拿枪的军人所不能起的重大作用。1944年初,海启县委组织部部长赵峰不幸被俘,文件包落入敌手。关键时刻,伪政工支团办公室主任、地下党员李鹤皋发现文件包中的秘密文件和党员名册,他巧妙周旋,成功销毁重要文件,避免党组织遭受重大损失。


南通城地下党组织还领导了一系列斗争。小学教师罢教争取权益,唐闸产业工人罢工赢得胜利,让敌人见识到民众的力量。


1944年1月,苏中区党委发起对敌伪军的政治攻势。地下工作者们经常乔装打扮,带着宣传品潜入日伪据点,对伪军进行宣传教育,动摇了军心。他们还借助反战组织的力量,散发日文传单、唱日语歌曲,激发日本士兵的思乡厌战情绪。


这些地下工作者,在黑暗中默默前行。他们的努力,有力地配合了根据地的斗争,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来源: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通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