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庙弄:传统“潮”起来 业态“新”起来 青年“聚”起来
老城厢是常州的“根”和“魂”,承载着常州人的集体记忆和文化乡愁。作为老城厢精致又亮眼的“明珠”,大庙弄在文脉延续、新旧融合与生命力再造中实现了“逆生长”,以地标之姿展示着“常州印象”。
大·历史
东至北大街、南至延陵西路、西至庙西巷、北至玉佩弄,北宋太平兴国年间,这里建有常州城隍庙。后来,因府城隍庙东边又建了一座县城隍庙,俗称小城隍庙,府城隍庙遂被称为大城隍庙,“大庙弄”由此得名。旧时此处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是常州人记忆中市井味最浓的老街巷之一。
北伐战争后,大城隍庙被废弃,1933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常州人民在大城隍庙旧址上破土翻新,将其改建为中山纪念堂,成为江苏现存最早的中山纪念堂。
后来,“兴办职业教育之先声”的女教师李静珊在此办学,民国时常州行政区专员公署驻地在此。新中国成立后,常州日报社、菜管办大楼、常州电视塔等皆汇聚该弄。
时光流转,一代代常州人或旅常者在这核心巷陌中居住、生活、工作,留下了浓浓的烟火气和深厚的文化味。
驽马躬亲的王安石、“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赵翼、“一门三院士”的庄氏……“千载读书地”的琅琅书声、百年名校鸣珂巷的牙牙学语……这里一直流淌着隽永的文脉记忆。
1916年,17岁的瞿秋白从这里踏上觅渡桥,踏过白云溪,踏上了“为他人辟一条光明的路”的觅渡追光之路,孕育出的第一批红色种子穿透岁月,让革命血脉在这里赓续绵延。
妙·复兴
自2021年起,为了提升老城厢风貌、重现年华记忆,大庙弄片区历经三年匠心改造,以“大庙弄·青年里”的形象焕新亮相。
修旧如故,与古为新。这片曾经破败萧条的老街区,如今已释放出“破土而出”的能量,凭借着“颜值”+“实质”惊艳所有人。
大庙弄·青年里 阚庆涛/摄
古树古井古地名,名人名士名建筑。大庙弄片区以“一庙”(中山纪念堂)、“一塔”(广播电视塔)、“一树”(百年银杏树)为核心,以民国风为主题,通过对街巷肌理的保留、空间的延续,运用现代化手法进行织补,打造出一个“没有围墙的常州建筑历史博物馆”。
作为常州中心城区唯一的民国风建筑群,玉佩弄民居改造修旧如旧,复刻“民国弄堂”。南园、玉佩府、黛园等精致餐饮店铺集聚于此,古宅雅园,青砖灰瓦,飞檐翘角,廊亭错落,让食客溯洄时间,体味诗酒唱酬的烟火日常。
为留存近40年来的老城厢印记,改造中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嵌入现代科技,让老一辈人记忆中的电视塔更加鲜活立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灵动炫彩的灯光配合老式的“三五”牌座钟原声,将游客瞬间拉回了“小辰光”。
弄·新潮
在沉浸式逐渐成为文商旅融合新“风口”之际。大庙弄片区建设了历史文化中心、漫光大庙弄、永远电台Bar、瑕光园餐厅首店潮漾场、漫客厅、龙城Y计划、大庙弄邻里中心等八大核心业态,打造了电视塔灯光秀、中山纪念堂小剧场等网红打卡点。
老字号奇妙夜 图源:常州日报
依托主体浸入式风情街区,开展老字号奇妙夜、非遗养生市集、“你好!北大街”等互动式特色活动,设计可看、可玩、可停留的北大街商圈特色消费体验路线,打造“大庙弄·青年里”IP品牌,让传统“潮”起来、业态“新”起来、青年“聚”起来。
一个集青年派对圣地、特色首店集群、民国特色餐饮于一体,厚重的文化积淀与新潮的业态理念相互碰撞,重新定义时间刻度的历史文化街区正在璀璨亮相。日前,常州大庙弄街区更新与品牌设计还荣获2024嗨森文旅大奖(省区)最具美学力文旅项目。
老城厢,市中心。一圈圈年轮,一次次耕耘,一个个崭新的故事破土、涌动。这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融入着发展的步伐,连接着常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演绎着老城的古韵、时尚与烟火……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区荷花池街道
- 上一篇:古韵今风西津渡 城市文脉显活力
- 下一篇:常州东坡公园:古典园林 形胜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