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地域

宿迁史志 | 探寻双沟西大沟

2025-11-19    

酒镇双沟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双沟镇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代就已见诸文字典籍,声名远扬,由于黄河长期南下夺淮,导致淮河淤塞,洪水集聚并泛滥成灾,镇东西两侧被洪水冲刷成两道大沟。


明朝时双沟已称为镇,据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泗州知州曾维诚主修的《帝乡纪略·舆地志》记载:这里“东西二沟中夹街市,因以双沟名镇,旧时沟深邃可泊商艘”。其镇东有东山,镇西有西山(又名文笔峰),为两条大沟所分,中间隆起处便是双沟最繁华之所在。双沟二沟夏通冬涸,船只溯东西二沟上行,可直达街北头。


西大沟在明朝时期就成为淮河的一条支流,是淮河上的一个著名津渡,两岸丝丝翠柳弄碧,浅滩芦荻飞花,河边“三五渔舍挂渔网,匆匆渡客去行商”。古渡口上轻舟往来,烟波里船帆点点,不仅风光绮丽,更是达官巨贾、文人雅士吟风咏月、隐居垂钓的好去处。


IMG_256

双沟镇


高空鸟瞰,双沟形似凤凰正振翅欲飞。中新世时期,醉猿、淮河古菱齿象、淮河古犀牛、四不像等古生物群繁衍生息于此。双沟上古时有报恩寺、东岳庙、火神庙、观音院、地母庵、义士祠、观淮亭、魁星楼等名胜古迹。


提起双沟酒,足可远溯到五万年前。独特的地理环境,铸就了悠久的双沟酿酒历史。早在旧石器时代双沟地区就生活着一批猿人,他们采集野果堆在洞穴里,经淮水浸泡自然发酵后,野果及其流出的液体就散发出了诱人酒香。千万年斗转星移,当醉卧的猿人们重浴阳关时,他们骨骼上浸透着酒的印迹,彻底震惊了整个世界。于是,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便多了一个词条一一醉猿化石。双沟自此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天然酿酒环境和自然酒起源的地方,到了明清时期,双沟镇上的酿酒槽坊发展到了十分鼎盛的规模。


IMG_257

醉猿模型


因靠近淮河,水运便利,当地酿酒槽坊利用这一天然优势,大力发展水上贸易。为了方便粮食和酒的装卸,专门在西大沟西侧修筑了石阶码头。码头逐渐成为双沟大曲酒向外输送的主要渠道,南来北往的商船、官船将双沟的美酒佳酿传扬了出去。一首民谣可见一丝盛况:“酒味冲天千里香,淮河行船喜洋洋;船到双沟靠了岸,上岸买酒成坛装。”每天大小商船近百条,往来的商贾、船夫集聚于此,加上工人上下搬运货物的身影,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对于当地酿酒槽坊的发展,尤其对于双沟酒的远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帝乡纪略》记载:双沟镇宋元时代,已是繁华的市镇,酒业已具相当规模,大小作坊竞酿好酒,酒楼酒帘高挑,码头上买酒的商船往来不绝,一派繁忙景象。元代诗人萨都剌《九日渡淮喜得东南顺风二首》中:“青旗红宇映河滨,九日人家物色新。渡口客船争贳酒,斫鱼裂纸赛河神。”便是其真实写照。


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双沟镇的商业空前繁荣,镇上除了50多家大大小小的酒坊外,其他行业也很发达,计有陆陈行(粮行)、油坊、布庄、茶馆、酒楼、客栈、染坊、骡马行、百货日杂、戏园等近百家。贺全德、朱广盛、陈涌源等大曲槽坊的大曲酒远销全国各地。每年三月二十八至四月初八,是双沟的传统庙会,这十天,街市昼夜不息。


IMG_258

▲双沟镇庙会


IMG_259

▲双沟镇庙会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西大沟早已失去初始的功能,然而作为双沟根源文化发展的见证和实物遗存,西大沟遗址对双沟文化历史的探源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保护历史遗存,2021年8月,双沟镇在西大沟原址修建遗址公园。


IMG_260


建成后的西大沟遗址公园,布局着酒源亭、神龟护井、犀牛望月、西沟沉宝、古渡方舟、淮上驿站、万年神木、清润叠水等一园八景。民间传说和历史景象鲜活起来,西大沟遗址公园对传承和发扬双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IMG_261

西大沟遗址公园


作者介绍

刘松涛   《华夏酒报》特约记者,多篇新闻作品获中国酒业新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