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明清时期的黄埠墩

2024-03-07    金石声

黄埠墩,系无锡古运河主航道中一小岛,位于吴桥以南,京杭运河无锡城区北塘段。相传战国时,楚相春申君黄歇曾疏浚芙蓉湖,治无锡湖,立无锡塘而留下此岛,后人为纪念黄歇,命此墩为黄埠墩,是无锡历史最为悠久的名胜古迹。本文择要介绍明清时期的黄埠墩。

一、黄埠墩氽在水浮面

明〔弘治〕《重修无锡县志》载:“黄埠墩在县北五里,有水环其四周,上有水月亭、环翠楼,九龙诸峰并列于前,过客必登览焉。”黄埠墩是明代大运河上重要景观、必游景点,看山观景,顺便歇息。

明代黄埠墩上有寺庙,中楼建阁,四面皆窗,东南西北四处建筑分别为文昌阁、环翠楼、小金山和水月轩。隆庆年间,应天巡抚海瑞曾为环翠楼亲书匾额“玩山临水第一楼”,并在惠山为其老师顾可久捐资建造祠堂,名顾洞阳先生祠。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谈思永在《惠山古今考》中绘有“九龙山图”,清楚地标注“黄埠墩”一景,这是今天看到的最为直观的图示。

明代崇祯年间,王永积《锡山景物略》中则将“黄埠墩”写成“黄阜墩”。这“阜”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埠,本意为停船的码头,而“阜”则有山丘之意。显然,“黄埠墩”名字是从停靠这个角度来说,而“黄阜墩”意在说此地是山地,是惠山的余脉之延伸。

水肤而土其骨曰墩。凡水当直下处,不杠不梁,以土节之,而墩出焉。墩,气所聚也。邑水中有墩二,西名太保,北名黄阜。形家言西为地轴,北为天关,天关地轴,天造地设,信有然者。墩在寺塘泾口,适踞中流,设渡曰黄阜渡。游山,水程必取道焉。墩形圆,屋则方之。旧建文昌阁、环翠楼、水月轩,垂杨掩映,不即不离。登阁九峰环列,风帆片片,时过几案间。今废。僧口口因其圆而圆之,绕以周廊,可溯洄,不可眺远,失旧观矣。

《锡山景物略》中强调墩系自然之造化,处水中流,与惠山、寺塘泾山水相依。墩上设渡以供游人观光,摆渡则入山游玩。墩上的建筑过去是方形,或有宗教意境,或表秀丽风景。而明末时,环水的建筑是围廓,圆而圆之,不可眺远,较旧时已失风貌。

二、黄埠墩的军事用途

古代交通和贸易大多依赖水运,由于黄埠墩地处无锡城区南北航道之要津,宛在运河之中央,扼守水关,自明代嘉靖年间始就作为水上门户用作军事,驻水兵于此。明代万历二年(1574),王世贞从家乡太仓溯运河北上,请好友钱谷和张复将沿途之景物描绘于《纪行图册》《水程图》上,其中钱谷所绘《纪行图册》中的《惠山》清楚地标识此墩与运河及两岸锡山龙光塔、寺塘泾和北塘诸地理景物之关系。

清雍正年间,黄埠墩作为水上门户的地位提高,官府在此设把总一人驻黄埠墩汛,月支银5两,自备坐马2匹,并有养廉银90两。清乾隆年间,黄埠墩为北塘五汛之一,有把总1人,防兵10人,巡船1艘。

af83c398-d0df-4137-927d-7596431fd9db.jpg

明代万历间钱谷所绘《纪行图册》中的《惠山》(金石声 提供)

咸丰三年(1853),为抵抗太平军东进,两江总督怡良命常州营游击富安统兵2营、兵勇500名、炮船10艘,进驻无锡。驻黄埠墩运河南岸的称英勇营,北岸的称凯勇营。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进抵无锡时,清军诸营遁去。同治四年(1865),恢复无锡营,招募兵员80名,其中守城兵54名,汛地防兵26名,汛地中,清宁(今清名桥)、黄埠墩防兵各10名,新安、洛社各3名,其余汛地皆旷废。同时设水卡于黄埠墩,对过往船只物品抽厘。

同治十一年(1872),原驻吴江、常熟等县的太湖左营移驻无锡独山门,后改移迎龙桥,设营官1员,哨官21员,勇丁319名,分护无锡、金匮、阳湖、江阴、常熟、昭文等厘卡18处,在无锡、金匮有黄埠墩、五丫浜、大渲、清名桥、望亭、马口、四河口、闾江共8卡。可见,明清时期黄埠墩作为无锡运河上的重要军事关卡,发挥过重要作用。

三、康乾南巡与黄埠墩

清代,康熙帝和乾隆帝曾六下江南,从京城沿运河一路南下,到达无锡后主要目的地是惠山。巡游的地方有锡山、秦园(寄畅园)、惠山寺、天下第二泉及一些祠堂,登山、礼佛、游园、品泉、赏玩竹炉、题诗作画,乐此不疲。他们每次来惠山,几乎必临黄埠墩。

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第三次南巡来到惠山,曾为小金山即黄埠墩题“兰若”一匾。乾隆十六年(1751)、二十二年(1757),乾隆帝第一次、第二次南巡游线自无锡运河北双河口出发到惠山寄畅园。

……自政成桥大营起,二十九里七哥庙,系常州府无锡县界;十四里迎龙桥;九里双河口系常州府金匮县界;七里黄埠墩;一里放生池;三里莲蓉桥;八里日晖桥;十二里十里亭大营,计程八十三里。圣驾幸无锡县城,自放生池马头登岸,入莲蓉北门出阳春南门,至日晖桥马头登舟,计十一里。圣驾幸惠山,自双河口换舟至新开河马头登岸,由寄畅园至恵山寺、二泉亭,经秀嶂街入试泉西门,出阳春南门,日晖桥马头登舟,计程十二里。十六年、二十二年于迎龙桥恭设大营驻跸。

这条线路是因为当时寺塘泾太窄,并不适于航行,故只能另辟水路,所以有“新开河”这一说。后来,因为皇帝要从黄埠墩来游惠山,寺塘泾得以开宽,御舟才从此入惠山。有意思的是,乾隆第二次南巡不是在无锡而是驻跸常州时书赐黄埠墩观音阁,额曰“水月澄观”。这是乾隆帝对康熙帝题“兰若”的一个积极响应和互动。

乾隆帝第一次、第二次南巡对黄埠墩留下深刻印象,两次作诗《黄埠墩》。从第三次南巡开始,乾隆帝始以黄埠墩为行宫,晚上入驻墩上或者御船上,一早换乘小舟折向西面,沿着近三里长的寺塘泾迎惠山黛色直达龙头下上岸。无锡人黄卬在《乾隆南巡秘记》中对乾隆帝入驻黄埠墩有详细描述:

昔圣祖尝夜驻此,今于墩外周围筑土,加广五尺余,甃以青石,为外围廊,绕以朱栏,花纹极细巧。其内围廊亦设花栏,淡碧色,朱碧参差,映水极有致;佛殿楼阁,窗棂门扉,梁柱梲节,俱极雕镂工细,饰色雅淡,舟行过此,宛若画图。

乾隆帝从水路来惠山,回黄埠墩行宫的时候不再坐船走回头路,而是换成骑马从陆路走,沿秀嶂街、倚塍街、五里街出西门到无锡城里北门,经莲蓉桥至北塘再回到船上。乾隆帝想换一种风景看看,游览无锡城中最美的山水和繁荣的商市。从乾隆四十九年(1784)第六次南巡诗中可以看到他“荣骑回”的心情。

向自恵山荣骑回,遥观波影涌蓬莱。

县城竟过此权置,川路非纡兹重来。

绿柳阴成啭莺舌,青蒲丛密闯鱼腮。

南巡往返程将半,不觉时光暗里催。

乾隆帝对黄埠墩情有独钟,后来北京清漪园建园时,在昆明湖上修建了三座海上仙山:南湖岛、凤凰墩和团城。其中相传凤凰墩即仿黄埠墩而建。清代曾任云贵总督的吴振棫在所撰《养吉斋丛录》卷之十八载:“凤凰墩在湖中,仿江南黄埠墩为之。有楼,建金凤张翼,随风而转,以相风也。”乾隆帝也曾写诗说“渚墩学黄埠,上有凤凰楼。一镜中悬画,四时似长秋。山容空外秀,波悬席前浮。何事三山远?还期佺羡游。”诗中的“凤凰楼”又名“会波楼”,显然仿照的是黄埠墩上的环翠楼。

从造园和风景的角度看,乾隆帝看中黄埠墩并模仿,更多的考虑是欣赏它与锡山龙光塔和寄畅园的地理空间关系,是山、墩、水、园四者的线性灵动关系。从整体来说,清漪园中筑凤凰墩正是为了对应万寿山和其写仿的惠山园(后改为谐趣园),形成了北京皇家园林和无锡私家园林寄畅园的参照和对应关系。乾隆帝模仿江南的山水,不但是山水园墩,还从游线设计上也是亦步亦趋,他去惠山园看景,就从昆明湖坐船迎万寿山而进园,与他从无锡运河黄埠墩出发,西进趋寄畅园情趣相同。

四、1868年的黄埠墩

瑞士人阿道夫·克莱尔作为一家英国公司的丝绸监察员和采购员,于1860—1868年,曾在中国工作和生活过8年。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作,名为《一个瑞士人眼中的晚清帝国》,内有晚清时期照片91幅,对于了解、研究那段时期中国的社会风情具有相当珍贵的史料价值。

同治七年(1868)4月28日,瑞士人阿道夫·克莱尔游览了黄埠墩并作了游记:

这是一个令人讨厌的雨天,雨像细线似的,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中午时分,我们到达目的地无锡。

……

雨越下越大,一个船夫建议我们乘船到运河中间的一座酒楼去。那座酒楼相当大,看上去很新。我们听从了建议。不一会儿工夫,我们就到了一个宽阔的台阶前,石阶一端浸在运河里,另一头则通往酒楼的一扇小门。一进门就是一个装修别致、宽敞明亮的大厅。里面有许多客人在吃饭,他们大多喝着黄酒,这是一种米酒,要趁热喝,味道不是那么苦,喝了也不大容易醉。黄酒可是当地的一大特产,因其优质细腻的口感而远近闻名。我们点了一壶陈酿,配酒的自然少不了西瓜子。

……

我们进门的时候,大厅里突然安静了下来。当人们看够了我们以后,厅里又恢复了原先的热闹,随处可以听见人们猜拳的吆喝声。大厅四面是窗子,透过窗子能看见外面的景色,视野开阔。天气好的时候在这里坐上一会儿,一定是件惬意的事。

从上述细致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当时无锡的纯朴民情,阿道夫·克莱尔是为了避雨而登上了黄埠墩,发现墩上的建筑竟然是一座酒楼。他们在酒楼里面喝了酒,看着江南四月的雨景,很是惬意。

黄埠墩这张黑白照片是横构图,反映的是今吴桥南侧大运河无锡段北航道中孤岛古迹。此图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拍摄,推测摄影者应离岛数10米外的船上或者岸上,略带仰视拍摄。远处背景便是北塘沿河,建筑都是平房,粉墙黑瓦,大概是今吴桥西路靠近吴桥一带。墩和岸之间为航道,其右侧停泊着一些船。左边对岸有一旗幡在风中飘扬,好像是广告图案。旗杆旁边有两株矮小的树木,高仅屋半,显系新栽。左面河中有二三处浮木痕迹,大部没于水中,应该是残余的原便桥设施,能分析出当时连接墩和近岸陆地的便桥已经损毁,或者正在架设。

dc3fb500-2822-49ce-bf16-8602a113a6ae.jpg

阿道夫·克莱尔所藏1868年的黄埠墩照片(金石声 提供)

墩上主建筑为水月轩,其匾悬于二楼屋檐下中间,白底黑字,面向北面水域。墩上建筑颇有特色,为环墩转角二层楼,高约6米多,屋顶铺有小青瓦,二层设有阳台,装有木质护栏,为环形。楼上朝西有数间门开着。底层为落地门。从此建筑的形状看,环墩形成建筑,中间应该内凹成院,为天井。建筑上的花窗子图案很精美,或方或圆或六角形,中间有密集的直棱木条,仅中间开有方形的小窗以透光,纸糊或者纱糊的窗。为防风而特意设计成小格子。窗之两侧有落地门,门之中间以下格子透着白色的光,上部则无光。船是有顶棚开窗的,棚大概是用竹子编的。

墩之西面及北面筑有码头。码头宽2米许,高1.5米。北面码头有石台阶六七层,近水处东西侧对称,各种有一小树。朝北的码头应该是此建筑的主立面,因为匾朝北。环墩筑有黄石砌成的围堰驳岸,围堰离水面高约1.5米,围堰上用条石做好坐凳,坐凳长约10余米,间有11个间距不规则的石柱作为支撑,柱高约50厘米。朝西的码头形制与朝北的码头相似。

阿道夫·克莱尔所藏的照片定格了1868年的黄埠墩风景,无疑是十分珍贵的,也是十分幸运的,它为将来有条件恢复运河名胜提供了可靠的影像依据。

江南运河,千年流金,黄埠墩屹立在激流中,阅尽千帆,饱经沧桑,承载了太多无锡人的美好和乡愁,它是这座城市充满温情和水的象征,更是独一无二的最美历史地标,它将与无锡这座城市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金石声,无锡市文旅集团文化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