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灌塘济运”——古人解决淮河黄河水位差之法

2024-03-05    刘嘉鹏 刘权

黄河从黄土高原奔腾而下,滚滚水流带来了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极易在下游沉积,带来河床抬升、河堤决口等问题。明代初期,黄河南下夺淮,由此与运河结下了不解之缘。

清口,位于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一隅,历史上曾是黄河、淮河及运河的交汇之地。装载漕粮和物资的南来漕船,经运河航行,在清口穿过黄河继续北行之旅。数百年间,黄、淮、运一起组成了庞大的水运体系,将南方的粮米物资运往北方的首都,维持着封建帝国政权的稳定。

然而,因为黄河河口与运河河口过于靠近,最棘手的问题由此而生——黄河水倒灌。携带着大量泥沙的黄河水一旦灌入运河,必然严重淤塞运河河道,危及漕运。故明清两代河道官员都竭力避免黄河水侵犯运河。

从理论上讲,只有淮河水位超过黄河,黄河水才不至于倒灌。清康熙时期,河臣靳辅大力整治日益淤积的清口,提出了淮河水出洪泽湖后“三分济运,七分刷黄”的治河理论,由此开启了“蓄清刷黄”的漕运黄金时期,即利用强劲的“清水”冲刷黄河河道,达到治理黄河的目的。但由于黄河携带的泥沙渐渐垫高自身的河床,使清口出现了北高南低的态势,来自淮河、运河的“清水”越来越难以抵挡黄河的“黄水”,人们只能退求“蓄清敌黄”,即只要求“清水”与“黄水”相抗,黄河水不要涌进运河就行了。此后,“黄水”的势力越来越强,“清水”则越来越弱。康熙、雍正年间尚能“蓄清敌黄”,到了乾隆后期则基本无法维持,“清水”只有经过长期蓄积才能勉强“敌黄”。

嘉庆、道光年间,“黄水”经常高于“清水”,人们不得不“借黄济运”,即打开洪泽湖的清口,任凭黄河水倒灌入湖,利用倒灌的黄河水供给运河水源。此举很快导致了严重后果,黄河河底、洪泽湖湖底一年比一年垫高,至道光年间,洪泽湖清口已经无法打开。无奈之下,漕运官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实行“灌塘济运”之法。

《鸿雪因缘图记》所绘“中河移塘”图

《鸿雪因缘图记》所绘“中河移塘”图

所谓“灌塘济运”,即在运河汇黄河口门处(今二河北新闸村)建御黄坝,并在临近淮河口处建临清堰,两坝之间形成称为“塘河”的河道;当“塘河”内水位与坝外黄河水位相平时,便可开坝放船穿过黄河北去。“塘河”的规模十分宽大,长588丈,堆高12米,可容纳数百上千只漕船。这里既是航行通道,又是船只停泊场地。当“塘河”只开临清堰时,南来的船只便可入塘;然后闭起临清堰,待塘内水位与黄河水相平,便掘开御黄坝出船。另外,在御黄坝外的钳口坝处建有草闸,钳口坝外两边也筑有直堰、中筑堰,名曰临黄堰。北来的船只可由临黄堰入塘;堵闭后再开临清堰,出船入运河。为了进一步调节“塘河”与“塘河”外的黄河、淮河之水,后来又建造了临清、临黄两个涵洞。

淮阴区马头镇的“塘河”遗址

淮阴区马头镇的“塘河”遗址

“灌塘济运”是当年无现代船闸技术而采取的不得已之举。随着漕运的衰落,道光年间,朝野上下已经开始讨论以海运代替漕运的问题。咸丰五年,黄河发生改道,重新北归,大部分漕船由河运改为海运。延续了几个世纪的漕运自此走到了穷途末路,“灌塘济运”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位于清口的“塘河”已荒废成为档案遗存,但其承载的“灌塘济运”这段沧桑的漕运历史,却永远被人们铭记。

作者单位:淮安市档案馆 淮安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