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玄武湖菊展:跨越百年的秋日风雅

2025-11-24    

秋高气爽时节,玄武湖公园的菊花如期绽放,姹紫嫣红的花海让游人赏菊如痴如醉,为忙碌的生活平添了几分诗意。这处延续百年的赏菊胜地,其菊展历史早已深深融入南京的城市记忆,成为跨越时代的文化符号。


IMG_256

民国肇始:荒湖变身赏菊胜地


玄武湖菊展的缘起,藏着一段巧思救国的往事。1928年9月,玄武湖经改建更名为五洲公园,昔日荒凉水泽成为市民游憩热点,但秋日残荷凋敝的景象不免扫了游人的兴致。见此情形,时任公园主任的常宗会提议举办菊花展览会,以艳色秋花点缀湖山。


IMG_260


常宗会的建议很快得到落实,1928年11月5日,五洲公园首届菊花展览会正式开展。3000余盆、100多个品种的菊花亮相,除公园自培品种外,江苏水陆公安教导团、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单位纷纷借展名贵品种,藕衣、太真玉面、贵妃出浴等佳品让市民大开眼界。菊花展览会期间,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观赏。


五洲公园菊花展览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五洲公园也成为民国时期南京较早举办菊花展览会的场所。菊花展览会以及五洲公园创办的经历,被收录在1929年1月1日出版的《首都公园半月刊》创刊号里:“筹备菊花展览会,征集各方菊花,布置花坛数方,并于花坛建筑道路。”寥寥数语,却为五洲公园留存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IMG_261


此后,菊展成为玄武湖的秋日传统。1929年,公园自培万余盆菊花办展,时任南京市市长刘纪文特意发出请柬,盛邀国民政府政要前来品赏。


1930年,五洲公园将精心培植的500多个品种、两万余株菊花沿湖摆放,并因地制宜搭配历史典故造型,极尽美观。为扩大展区,五洲公园还腾空公园管理处的办公用房,重新布置规划,选择绝佳菊花品种进行展陈。


1936年,为支援法国马赛国际菊展,玄武湖公园停办当年展会,精选名品远赴海外,让中国菊花香飘异国。


IMG_262


这股赏菊热潮还蔓延至全城,中山陵园、第一公园、愚园纷纷办展,而玄武湖菊展以“兼收众美”的特色脱颖而出。更有市民受其感染,在自家开辟“琼园”举办私人菊展,成为一时佳话。


民国时期的菊展还催生了趣味盎然的 “菊花对”,为赏菊增添了文人雅趣。其中两字对有:龙爪—虎须;柳线—麦穗。三字对有:麒麟带—美女针;一捧雪—九连环;桃花雾—海棠魂;白龙爪—黄鱼麟;犀牛尾—翡翠翎;玉佛座—金雀屏。四字对有:白雪出岫—紫燕回风;紫酱毛菊—白粉金莲;天红地白—琼玉瑶台;杏花春雨—松林夕照;武陵春色—平湖秋月;银红螺丝—杏黄鱼鳞等,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薪火相传:从城市场景到全国盛会


抗战胜利后,玄武湖公园恢复了菊花展览会。


1947年恢复的菊展与翠洲音乐台揭幕仪式同期举行,1.6万余种菊花搭配交响乐曲,盛况空前。


IMG_265

IMG_266


1957年,为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玄武湖推出中苏友好专题菊展,列宁塑像、俄文标语与万菊争艳,成为特殊年代的文化印记。


IMG_267


凭借年年精彩的菊展,玄武湖梁洲赢得“梁洲秋菊”的美誉。2001 年,这里首次举办全国性菊展——第七届中国菊花品种展,来自12省市的40家单位打造了21个主题景点。南京的“南京印象”展现山水城林之美,上海的“五龙戏珠”再现国际金奖风采,杭州的“梦萦江南”融入良渚文化意蕴,南昌的“世外桃源”还原陶渊明诗意,让游人在赏菊之余领略各地文化。


1605330487673960.jpg

2001年第七届全国菊花展造型菊一等奖《牛》 阜阳市园林处


1605330483494372.jpg

2001年第七届全国菊花展《十二生肖(鸡)》


1605330489805298.jpg

2001年第七届全国菊花展造型菊二等奖《大立菊》 上海市绿化管理局


此后,中国・南京菊花大会等展会持续发力,2006年为期52天的菊展接待游人40万人次,征文、摄影等配套活动让菊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如今,南京作为全国菊花种质资源保存中心,拥有2000余种菊花品种,玄武湖菊展的规模与形式早已超越民国时期,成为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


1605329734334569.jpg

1605329740656192.jpg

1605329740451639.jpg

1999年玄武湖金秋菊花展


菊韵流芳: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


菊花自古便是“花中四君子”之一,以傲霜斗寒的品格与高洁气质,成为文人墨客的偏爱。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到范成大“来看金碧万浮图”的盛赞,赏菊早已从简单的看花升级为承载精神追求的文化活动。


IMG_276

品种:泉乡五色


IMG_277

品种:绿宝石


IMG_278

品种:一品红


IMG_279

品种:国华祝福


玄武湖的菊展,正是将这份人文情怀与湖光山色完美融合。这里的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更承载着历史记忆。民国的开创精神、新中国成立后的时代印记、改革开放后的文化自信,都藏在层层花瓣之中。同时,作为和平友好的使者,菊花从玄武湖走向世界,见证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


IMG_280

IMG_281

IMG_282

金陵盆景园户外展区


IMG_283

IMG_284

IMG_285

IMG_286

IMG_287

IMG_288

金陵盆景园


时至今日,每到深秋,玄武湖的菊花依然如期绽放,吸引着八方游客。这场跨越百年的菊展,早已不只是一场花卉展览,更是南京人对秋日的热爱,对文化的坚守,对生活的深情告白。


IMG_289

IMG_290

IMG_291


作者简介:


IMG_292


张智峰,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地方志学会会员。著有《墨迹风雅》;曾任《匠心独运》第三主编;《燕矶旧影》副主编;江苏省第一部中国名山志《栖霞山新志》执行主编;《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集萃》《千秋水脉秦淮新河》《凭湖襟江一高地—迈皋桥》《贞石》《20年崛起一座城—仙林》《江左历史人文重镇—栖霞》等书执行副主编。在《新华日报》《南京日报》《南京晨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和《江苏地方志》《江苏教育》《档案与建设》《南京史志》《扬州史志》等30余种报纸杂志发表作品近300篇,约百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