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历史

鲁阳五堰的建造与溧阳县治的东迁

2023-08-10    史全生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即废封建,实行郡县制。全国共建36郡,置溧阳县,隶鄣郡(一说秦所设36郡中无鄣郡,溧阳属会稽郡,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认为会稽郡太大,乃析会稽郡置鄣郡。但清末王国维等认为鄣郡系秦置),县治在今南京市高淳区固城,郡治在今浙江长兴县南。至三国孙吴时期,为解决军队的粮饷供给,乃废溧阳县,在原溧阳固城、石臼、丹阳三大湖区(在今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实行屯田,进行军垦,而将溧阳的其他地区另置永平县,隶丹阳郡,县治在今溧阳市城南7.5公里处,郡治在今安徽宣城市。西晋统一全国后废除三大湖区的屯田,在此区域复置溧阳县,并将永平县改名为永世县,均属丹阳郡。晋惠帝永兴元年(304),析永世县,另置平陵县,县治在今溧城镇西北14.5公里处之古平陵城,两县均隶义兴郡,郡治在今宜兴市,旋又将永世县改隶丹阳郡。至南朝宋、齐、梁、陈时,复将平陵县并入永世县,与溧阳两县均隶丹阳郡。隋灭陈后,析溧阳与丹阳故地置溧水县,隶蒋州,州治在今南京城区。隋开皇十八年(598),又将溧阳全部并入溧水。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改蒋州为扬州,并析溧水东南部与永世县合并一起改称溧阳县,隶扬州,县治在今溧城镇西北22.5公里处之旧县村,直到唐昭宗天复三年(903)迁至今溧城镇。旧县村作为溧阳县治,前后延续了283年。

当年为什么要把溧阳县治从旧县村迁到今溧城镇所在地呢?虽然旧县村略偏于溧阳县域西北,距离句容、溧水仅10公里左右,距南部安徽郎溪、浙江长兴交界处有50多公里,但现在的溧城镇更偏于县域东部,距宜兴境不到5公里。县治迁徙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旧县村偏县域西北,乃是唐昭宗景福元年(892),杨行密遣其部将台濛在胥河修建了鲁阳五堰(在今南京市高淳区境内),亦称台濛五堰或银林五堰,截断了固城湖湖水东下的水路,使得高淳以东下游太湖地区的水位下降了许多,也使水资源原本十分丰富的旧县村一下子变得缺水少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杨行密之所以在胥河修建鲁阳五堰,与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军阀混战有关。875—884年,爆发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一些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藩镇军阀和起义军的叛军将领们,如李克用、朱温、秦宗权等,遂趁机各据一方,互相兼并混战,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杨行密就是其中一个。

杨行密(852—905),原名行愍,字化源,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少孤贫,有臂力,日行三百里”(《旧五代史》卷134僭伪列传一 杨行密)。年轻时投身农民起义军,反抗唐朝政府统治,失败后被捕。由于他身材魁梧,臂力过人,能举百斤重物,刺史郑綮一见奇之,将其释放。杨行密获释后无所归宿,乃投军,被派去朔方(今宁夏灵武)戍边,并升任队长,期满回归后,受到军吏的欺侮,他一怒之下杀死军吏,起兵反抗,自称“八营都知兵马使”,占据庐州。朝廷遂拜他为庐州刺史。当时坐镇扬州自称淮南节度使的镇海军节度使高骈,正遭受蔡州节度使秦宗权部将、淮南都知兵马使毕师铎的围攻,遂上表请朝廷封杨行密为行军司马,并请其驰援扬州。但当杨行密星夜赶到时,扬州已被毕师铎攻陷,高骈被囚。毕师铎趁杨行密立脚未稳,出兵攻击。杨行密佯败,待毕师铎所部进入其营房肆行抢掠时,乃回军反击。毕师铎遭此突然袭击,大败而归,杀死高骈。杨行密乘势反攻并占据扬州。但此时他发现扬州已被罗掘一空,成为一座空城,仓廪空虚,饥民遍地,人相食。此时蔡州节度使秦宗权的另一部将,后被封为淮南节度使的孙儒也正在攻略淮南,毕师铎遂投靠孙儒,并与之一起围攻扬州,旋又因争权夺利而被孙儒所杀。杨行密感到扬州难以坚守,遂主动放弃扬州,渡江南下,于唐昭宗景福元年(892)攻取宣州(今安徽宣城市)为根据地,然后四处攻略,先后攻占浙江西道常州、润州(今江苏镇江市)一带,并进而攻占和州、滁州、楚州(今江苏淮安市),被朝廷封为宣州观察使。

孙儒占扬州后,发现扬州不能守,乃杀死残弱老兵和饥民百姓,焚毁城池,率50万大军渡江南下,尾追杨行密,围攻宣州。杨行密面对孙儒50万大军的围攻,不敢轻举妄动,在力挫孙孺锋芒后,乃坚守不出,采取避战的策略,令其在淮南一带攻略的部将涟水制置使台濛,火速回兵救援。

台濛回兵后,杨行密即令其在溧水胥河修建鲁阳五堰,以供转运,“拖轻舸馈粮”,派人在浙西大量采购粮食,经太湖和鲁阳五堰源源不断地输入宣州,“故行密军不困”。(《新唐书》卷188 杨行密)结果孙儒包围宣州长达5个多月,非但没有困住杨行密,反而使自己50万大军长期暴露在外,后勤供应不上,缺衣乏食,疾病流行,致使大量士兵出逃死亡。杨行密趁孙儒军心动摇之际,率精锐出击反攻,孙儒大败,被执处斩。

胥河是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为伐楚,“使伍员为行人,凿此运饷,名胥河”。从此,“吴门一带无转输之劳矣。况有胥河溯固城、丹阳而达江,其运尤便。此子胥图霸妙略,而爱民利物之深衷”也。(〔民国〕《高淳县志》卷15 古迹)

原来在胥河之上,有固城、石臼、丹阳三湖连成一体,上承宣城、广德、郎溪、建平、歙县之山水,下接青弋江、水阳江,直通芜湖、当涂长江口。而固城湖之东,在现今东坝地方有一高阜,名曰“鲁阳”(韩邦宪:《广通镇坝考》,〔民国〕《高淳县志》卷21 艺文),约有10余里范围之广,阻挡了固城湖水的东流。伍子胥乃将其开通,并进一步延伸,沟通了固城湖与溧阳朱家桥之间的水路,全长30.6公里,与溧阳的中河、宜兴荆溪、太湖相衔接,可以通航200石的船只,从而使孙吴远征军的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胥河与固城、石臼、丹阳三湖,直入芜湖、当涂长江口,确保了吴国远征军军需物资的供应。胥河是中国有史记载的最早的运河,民国时期地质学家丁文江、水利专家武同举等人,通过实地考察及对地质、地貌、钻孔和水文资料分析,认为“中河(胥溪河)乃人工开凿之河道”“此河亦必属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引自朱旭东《胥河春秋,一条古运河的行与思》,《决策探索》,2020年第3期)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胥河年久失修,逐渐淤塞,而被废弃。杨行密进占宣州后,为作长期坚守,以与孙儒对抗,遂令台濛在鲁阳及其东西两端修筑五堰,以运输两浙与太湖地区的粮饷,重新恢复了胥河的运输功能,沟通了皖南与太湖流域的水运交通。

鲁阳五堰即银林堰(又称银淋、银树、银墅堰)、分水堰、苦李堰、何家堰、余家堰。其中银林堰在东坝上游,全长12里。分水堰在东坝右侧,全长15里。苦李堰在五里亭处,距分水堰5里,全长8里。在苦李堰以下5里处,下坝右侧为何家堰,全长9里。何家堰以下5里为余家堰,全长10里。(《景定建康志》卷16 疆域志 堰埭)五堰开通后,即使在冬春枯水季节,亦能通航200石船只。

d81629f7-7e7f-4468-bc63-df269a1d1b2e.jpg

鲁阳五堰示意图(图片来源:《高淳历史文化大成》)

在鲁阳五堰开通前,胥河分流一部分皖南宁国、宣城、广德、歙县、郎溪的山水,使得这些皖南山水通过胥河东流注入太湖,抬高了太湖地区苏州、常州、湖州的水位,使震泽等地变成了巨浸。过去高淳有句民谚:“高淳(一说高淳固城)东坝倒,(苏州)北寺塔上漂稻草。”如此,人们不禁要问:伍子胥为什么开胥河倒灌淹没自己呢?实际上宋、明以来许多人都提出过这个问题。须知春秋时期我国人口还非常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经济落后。虽然皖南山水东流,淹没了许多地方,但仍有许多高爽地区,可供人们开垦耕种和居住。越王勾践在伐吴之前曾大誓群臣说:“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甲者十有三万人,不患其志行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吴越春秋》卷10 勾践伐吴外传)可见当时吴国至少有精锐士卒13万之众。按周礼规定,战时每户出一人当兵计算,则吴国当时至少有13万户家庭,按每户5—6人计算,也当有65万—78万人口。吴国在伍子胥、孙武伐楚前就已拥有现今整个苏、皖淮河以南,上海市和钱塘江流域的广大地区,约30万平方公里,如此广大的地区,足够这六七十万人耕种生存。即使到了汉、唐时期,经过了数百乃至千年的发展,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发展缓慢,又经过多次农民战争和朝代更替的战乱,人口增殖十分缓慢。西汉时期,会稽郡(郡治在今苏州市)22县,包括苏州、常州、湖州、杭州、绍兴、宁波、衢州等地区在内,也不过22.3万多户,尚不足103万人,平均每县1万户,4.6万人。(《汉书·地理志上》)东汉吴郡13城,包括现今镇江、常州、苏州、湖州、杭州等地,16万多户,70万多人口,平均每城1万多户,5万多人。(《后汉书·郡国志四》)直到唐朝时,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人口也有一定的增长,环太湖地区的常州晋陵郡、苏州吴郡、湖州吴兴郡17县,有25万多户,180万人口,平均每县不到1.5万户,约10.6万人。(《新唐书·地理志五》)人口在这一地区依然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因此在唐代以前,从未有人提出过堵塞胥河的主张。也正因为当时太湖流域的水位较高,所以唐武德三年(620)溧阳、溧水分治时,溧阳的县治设置在现今的旧县村。

旧县村位于宁镇山脉南麓丘陵地区濒水的边缘。从溧阳与句容、溧水交界处的瓦屋山南麓,一条岗阜向南一直延伸到溧阳北河的北岸。旧县村就坐落在这条岗阜的南端,南面濒临北河。北河再向南数里就是中河。当年伍子胥向史贞女乞食与史贞女投江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年这里是一片水网圩田,鱼米之乡。岗阜西侧一条河谷,从上兴、东王而下的一支涧水,在此流入北河。岗阜东侧则有从竹箦、老河口冲击而来的两支涧水,在旧县村东面汇合,形成北湖、东湖、西湖三个湖泊,余水则流入北河。所以当年旧县村三面环水,生态环境十分优美,曾吸引李白、储光羲、徐浩、张籍、徐坚等多位唐朝诗人到此游览,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李白《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诗:“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遗迹翳九泉,芳名动千古。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全唐诗》第三函第五册)此诗声情并茂,至今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又李白《游水西简郑明府》诗:“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郭。清湍鸣廻溪,绿水绕飞阁。凉风日潇洒,幽客时憩泊。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石萝引古蔓,岸笋开新箨……”(《全唐诗》第三函第六册)寥寥几笔就把旧县村水西一带的优美环境描写得惟妙惟肖。李白还为史贞女写了碑文。此碑后流落宜兴,现收藏在宜兴博物馆。孟郊任溧阳县尉时,所写诗篇则更多,其《溧阳唐兴寺观蔷薇花同诸公饯陈明府》诗:“忽惊红琉璃,千艳万艳开。佛火不烧物,净香空徘徊。花下印文字,林间咏觞杯。群官饯宰官,此地车马来。”(《溧阳古诗选》上)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李亘任溧阳知县时,游览旧县村唐兴寺,想起了孟郊的这首诗,便将此诗刻在石碑,立在寺内,并为之盖了一个亭子,名曰蔷薇亭。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唐兴寺改名胜因寺,明代中期因无人住持管理而倾圮倒坍,变成一片废墟。史后便将此诗碑移到溧城镇沧屿园。后几经战乱,此碑便不知去向。可见唐代旧县村还是比较繁荣兴盛的。

然鲁阳五堰建造后,原本“东注太湖”的“宣、歙、池、广德、溧水之水”,除了五六月份山水暴涨之时有一部分漫过堰坝,下泄荆溪、太湖,给太湖周边地区提供了灌溉之水,当然有时也会造成一定的水患。总体而言,皖南山水大都从水阳江注入了长江,而通过胥河东流的水路基本被鲁阳五堰阻断,从而使得下游太湖苏、锡、常和浙江湖州地区的水位回落降低,改变了太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太湖周边的湖州、苏州、常州之水,“(十)杀其六七”。明朝的韩邦宪更说“(十)杀其七八”。下游水退以后,许多淤泥沙滩露出水面,吸引人们前往开垦,从此便田畴日辟,“昔为湍流奔涌之处,今为民居宅田,桑枣场圃”。太湖周边地区继而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人口激增,为朝廷国家“岁增旧赋不少”(单锷:《吴中水利书》,苏轼:《奏议·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至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环太湖的苏州、湖州、嘉兴、常州4府20县已有60.3万多户,128.6万人口。(《宋史·地理志四》)至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1393),仅江苏的苏州、松江、常州3府16州县,就已有100.3万户,400万多人口。(《明史·地理志一》)

鲁阳五堰给太湖周边地区带来了运输便利和经济发展,同时也给宁镇山脉南麓和天目山北端丘陵地区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由于水位下降,这些地区变得缺水少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以旧县村来说,原先水位高的时候,三面环水,水资源十分丰富。鲁阳五堰建成后,由于水位下降,水面后退,东西两侧的山坳谷地已失去潴水功能,从老河口、竹箦和东王、上兴下注的涧水,到此已不能停留,需要继续往下流注。由于无涧水储蓄,原先在东面形成的东、西、北三个湖泊,很快干涸,仅留下北湖、西湖、东湖三个地名让后人追念。西面的河谷只留下涓涓细流,时断时续。南面的北河水势也大大减退。广大圩田变成平畴,只能藉纵横的沟洫引水灌溉,仅留下杨家圩、官庄圩、神塘圩、上方圩、圩塘村等地名。从此商旅不前,行人稀少。另自五堰建造以后,丘陵地区的人们就开始大量兴建塘坝,蓄水灌溉。同时作为县治中心的旧县村,苦撑几年后,在天复三年(903)迁到现在的溧城镇,距离台濛建筑鲁阳五堰仅十年。

现今的溧城镇虽偏于县域以东,但北面处于一片广大的水网地区,水上交通十分便利。北有连接广大水网地区的溧阳南河、竹箦河,以及由隋朝永世县令开通、连接金坛珥陵河的泾渎(现称丹金溧漕河)。东有宜溧漕河。南有溧戴河。东南西北有五条河流在此交汇,不仅水资源十分丰富,还可以通过水路连通全县各个集镇,并可与周边各府县,如宜兴、金坛、丹阳、常州、无锡、苏州等地交通,递送公文、运送漕粮、办理差使,都十分方便。

(作者简介:史全生,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