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河的馈赠——小鲓鱼
土褐色的鱼体上仿佛裹上一层薄薄的金色羽衣,放进嘴里嚼,脆脆的,舌尖能感受到鱼肉特有的香气和鲜嫩的触感,特别是将鱼肉和鱼刺一起吞咽下去滑过食道,体内从上到下还有一种毛刷轻轻刷过、痒痒的感觉——这是从年幼时就深深地留在我记忆中的,品尝刚出油锅的小鲓鱼的美好印象。
灌河是灌南人民的母亲河,有“苏北黄浦江”美誉。灌河,又名大潮河、北潮河,其干流西起县内东三岔,东到入海口,全长63公里,河宽300—1000米,平均低潮水深4—9米,高潮水深9—12米。由于灌河东入黄海,灌河盛产能适应淡水和咸水两种水质的小鲓鱼以及虾籽等特有水产。小鲓鱼雌大雄小,一般长约20厘米,大的叫“得胜”,小的叫“鸡毛鲓子”。《灌南县志》(1995年版)记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灌河的小鲓鱼年均捕捞250吨以上。
灌河里一年四季都生长着小鲓鱼,除了禁渔期外,小鲓鱼就成为灌河两岸村民餐桌上的“家常便菜”。近年小鲓鱼的价格每斤在10元到20元之间,是乡民们日常都能吃得起的地道河鲜。乡民加工小鲓鱼的手艺十分娴熟,将捕捞上来的小鲓鱼刮去鱼鳞,拧掉鱼头,挤掉内脏,清洗干净,小鲓鱼入锅前的工作就完成了。在具体烹饪上,不同的人做法各异。长期研究地方史志的王墉茂在其所著《硕项湖》“餐饮美食”篇中介绍了一道大酱烧鲓鱼的美食。文中说:清明时节,买来鲓鱼,等到把鱼收拾干净,下锅稍煎,放点农家自制的大酱,小火烧至成熟,吃时味道特殊。而在灌河岸边的农家,他们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洗净的小鲓鱼裹上面粉或直接把洗净的小鲓鱼放在热油锅里炸一下,捞出即可食用,酥脆鲜美,口齿留香;也有的人家将炸好的小鱼加入葱、蒜、酱油等调味料继续加水烹煮,味道更加丰富细腻。
灌河里的小鲓鱼鳞细色白,在水中游动如同银光闪烁;体形侧扁,尾部狭长,口大,胸鳍上部具游离鳍条,尾鳍不对称,腹部具梭鳞。小鲓鱼形体是雌大雄小,又因小鲓鱼头大,亦有“小鳄鱼”的别称。小鲓鱼的外观与长江刀鱼非常相似,为了与长江刀鱼相区分,灌河小鲓鱼也被称为“海刀鱼”。既然海刀鱼与长江刀鱼体形相似,一般人又不易区分,于是,市场上一些鱼贩子就玩起了障眼法,他们将从灌河里刚捕捞上来的小鲓鱼收购到手,立即装入带有冰块的泡沫保鲜箱,快运到江南等地销售,狠狠地大赚一笔。据说,灌河里的小鲓鱼“变身”长江刀鱼,在南京市场曾经也卖到3000元一斤。我们庄上的一些老人在吃小鲓鱼时,曾豪情地说道:“农村生活就是好,3000元一斤的刀鱼我们经常上嘴,你说城里人能有我们这样的生活吗?”
灌河里的小鲓鱼真正的“大名”应该是什么?我曾就此询问县史志研究会秘书长嵇会成,他不仅告诉我“鲓”字的写法,还告诉我鲓鱼只是一个俗称,真正的名字是“凤尾鱼”,他的说法得到水产科技人员的证实。灌南县水产指导站的韦娟站长给我提供的一份资料介绍道:鲓鱼的真实名字叫凤尾鱼,俗称“子鲚”,学名“凤鲚”,属名贵的经济鱼类,因其尾部分叉短而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称。凤尾鱼是一种洄游性小型鱼类,平时多栖息于外海,每年春末夏初成群由海入江入河,在淡水入口处产卵洄游。难怪灌河的小鲓鱼这么美味、这么惹人挚爱,原来它是名贵的鱼类呢!
《大辞海》(2015年版)在“鲚”中称中国产四种:凤鲚(亦称“烤子鱼”“凤尾鱼”)、刀鲚(亦称“刀鱼”“毛鲚”)、七丝鲚和发光鲚。刀鲚和凤鲚,春夏群溯河产卵,形成鱼汛,产卵后又返回海中。
俗话说:“立春十八潮,得胜往上游。”开春时节,春潮荡漾,正是凤尾鱼捕捞大量上市的时节。凤尾鱼多软刺,肉质鲜嫩,富有蛋白质、脂肪,味极鲜美,可晒成鱼干或制成罐头食品。
“刚逮的小鲓鱼谁家要买啊……”禁渔期之外时段,伴随着灌河退潮的节拍,岸边就会响起欢快的叫卖声。这时,从一幢幢楼房里、一处处农家小院里就会传出应答声:“留下步啊,给我家称两三斤吧。” “我家要斤吧”。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新鲜的小鲓鱼,这可以说是灌河岸边农家最为惬意的生活感受,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
最近几年,灌河里的小鲓鱼鱼汛大、持续时间长。这是灌河岸边乡民们的一致反映。在灌河上游武障河闸的南边,是灌南县城向北通行的咽喉要道,每天人来人往,非禁渔期里这里每天都会形成短暂的小鲓鱼鱼市,吸引县内外的消费者慕名前往购买。
随着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灌河水系落实河长负责制,河水的断面水质都有实时监控,灌河水质显著提升,给小鲓鱼营造了非常适宜的繁衍和生长环境。县渔政部门加大捕捞业对保护水产资源的正面宣传和对违法违纪的执法打击力度,渔民自觉使用合规渔网,一些幼小鱼类能平安地留在河里繁衍生息,同时在每年禁渔期坚决做到不撒网,使竭泽而渔的现象不再发生。这些举措让灌河里的小鲓鱼自然生长生生不息,保证沿岸广大群众世代都能品尝到美味的小鲓鱼。
(作者简介:陈勤,灌南县党史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