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吃水八仙,赛过小神仙”——老饕陆游的秋季食谱
“秋吃水八仙,赛过小神仙”。立秋前后,菱角、芡实接连上市,“水八仙”占据餐桌一角。什么是水八仙?茭白、莲藕、水芹、芡实、慈姑、荸荠、莼菜以及菱角,但也要看地方,像江苏南京的“水八仙”里就没有莼菜,添了芋苗。这是因为莼菜主产于苏杭,南京少见。
“水八仙”不光现在人爱吃,古人也爱。宋代诗人陆游3000多首与饮食有关的诗歌,既是文学,也是一份宝贵的史料。
明代画家沈周笔下的菱角
菱角
万里归来值岁丰,解装乡墅乐无穷。
甑炊饱雨湖菱紫,篾络迎霜野柿红。
坏壁尘埃寻醉墨,孤灯饼饵对邻翁。
微官行矣闽山去,又寄千岩梦想中。
——《归云门》
1178年,陆游受孝宗诏,回到临安,但孝宗又不委他以重任,只将他派到福建任一个小小的茶官。这对于一心想建功立业的陆游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这年九月,他从临安回到山阴老家,作了这首《归云门》。“云门”在绍兴城南,离陆游所居乡村不远。沈园也在城南,陆游也去了,去悼念一下年少时期的爱情。27年前,他曾在那里遇到前妻唐琬,题《钗头凤》于壁上。只是这时沈园已经败落了,“坏壁尘埃寻醉墨”可能说的就是这件事。
“甑炊饱雨湖菱紫,篾络迎霜野柿红”,在老家,陆游摘了柿子,还煮了紫菱来吃。
陆游老家栽菱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栽菱就已普遍,唐代诗人朱庆余有诗曰:“湖上微风,小榄凉,翻翻菱荇满回塘。”说的就是陆游老家那一带的菱荡景色。陆游爱吃菱角。“烟脂菱角空频摘,火齐杨梅已再尝”,“深红菱角密覆水,烂紫蒲桃重垂架”。在不同的人生时期,他都写过有关菱角的诗。即便是到了垂暮之年,他还亲自去采摘菱角: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八十老翁顽似铁,三更风雨采菱归。
1201年,陆游时年76岁,说80是夸张了点,但76岁高龄依然划船采菱,半夜才归,可见他对菱角是有多爱啊。
芡实
乡国鸡头卖早秋,绿荷红缕最风流。
建安城里西风冷,白枣堆盘看却愁。
——《建州绝无芡,意颇思之,戏作》
建州,即现在的福建建瓯市。1178年,陆游在老家山阴暂居一段时间后,就启程去福建赴任,他的任所就在建州。
故乡山阴盛产鸡头米,早秋的时候就上市了。绿叶红丝缕,颜色最是好看。建安城里天气已经有些凉了,白枣堆满了盘子,看着却让人发愁。
陆游愁什么呢?愁的是白枣虽好,却不是鸡头米。
鸡头米,就是芡实,先秦时期已有栽培,主要产地就在太湖地区。陆游对家乡的鸡头米,是不一般的偏爱。75岁时,陆游提到家乡特产,不无骄傲地写道:“明珠百舸载芡实,火齐千担装杨梅。”他夸张地说,一粒粒鸡头米像一颗颗明珠似的,一粒粒杨梅也像一颗颗火齐珠(宝珠)一样。
1205年,80岁的陆游已致仕两年,这年夏天,他再次品尝了芡实和杨梅:
鸡头累累如大珠,红草绿荷风味殊。
天与杨梅成二绝,吾乡独有异乡无。
鸡头米在陆游眼里,是和杨梅一样,能够代表他家乡风味的特产。
明代画家沈周笔下的藕
莲藕
船头一束书,船后一壶酒。
新钓紫鳜鱼,旋洗白莲藕。
——《思故山》(节选)
这首诗也是陆游在建州所作。因为公事不多,且这份工作并非陆游所愿,所以在建州,他每每点个卯,签个到,连“喝喝茶看看报”都不愿意勉强,“睡足平生是建州”,就睡觉去了。
所以,在建州,他常常想念家乡。“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城内城外的河道,纵横交织,住在水边,行于水上,“人家尽枕河”,是一处名副其实的水乡。所以陆游一想到家乡,就是这样一幅场景:柳姑庙前鱼作市,道士庄畔菱为租。一弯画桥出林薄,两岸红蓼连菰蒲。而想到家乡的美食,自然会想到鳜鱼、莲藕之类。藕是水生蔬菜的大宗,有悠久的食用史和栽培史。对水乡山阴来说,藕更是日常菜肴原料。
在建州做这劳什子的闲官,不如就回老家,一本书一壶酒,一叶小舟,钓鱼挖藕。次年五月,陆游真的回家了。之后两度被起复,又两次遭弹劾,1190年,他受到主和派的攻击,最终被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削职罢官。陆游怒极,自题居所“风月轩”。
1200年夏天,陆游闲居山阴的第10年,有客来访。请吃什么呢?有瓜有藕也有酒,“新藕出泥瓜上市,为君一醉堕纱巾”,喝得不少。
大概也是因为推杯换盏间掏了心窝子,让陆游对前世今生颇多感触,对昔日的宦途沉浮与眼前的乡野生活,他做了总结:世间可笑走踆踆,误认虚空作汝身。世间可笑之事,莫过于一生奔走,将虚空的东西当作有意义的,而去执着追求。
《诗经名物图解》中的莼菜
莼菜
湘湖烟雨长莼丝,菰米新炊滑上匙。云散后,月斜时,潮落舟横醉不知。
——《渔父》
1186年,朝廷起用陆游为严州知州。陆游向孝宗辞行,孝宗勉励他说:“严陵山青水美,公事之余,卿可前往游览赋咏。”
严州虽离家不远,但到此任职,对一心抗金的陆游来说,终非所愿。于是他模仿张志和的名篇,作《渔父》五首,以示归隐之意。上面这首是其中之一。
陆游年轻时常到萧山的湘湖游玩,这首词开头一句就写到了湘湖的莼菜。莼菜,由于裹着一层黏液,白亮滑腻像蚕丝一样,故又叫莼丝。
对苏杭一带人来说,莼菜是很日常的菜。“丰年处处村酒好,莫教湘湖莼菜老”“荷花折尽浑闲事,老却纯丝最恼人”“纯丝箭茁垂垂老,蓼浦菱塘滟滟深”“店家菰饭香初熟,市担莼丝滑欲流”。不管身居何处,陆游都对莼菜念念不忘。
后来,陆游回乡之后,自号“渔隐”,也应是受张志和的影响。
水芹
黄纸淋漓字似鸦,即今真个是还家。
园庐渐近湖山好,邻曲来迎鼓笛哗。
笾实傍篱收豆荚,盘蔬临水采芹芽。
皇家养老非忘汝,不必青门学种瓜。
——《上章纳禄恩畀外祠遂以五月初东归》
1203年,陆游致仕。一年前,他受诏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1203年四月编纂完成,宋宁宗升他为宝章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这是个闲职,可以领取俸禄,所以陆游也可以说是“带薪归隐”。五月初陆游启程东归山阴。
宦海浮沉,忽忽半生,然而壮志未酬,这让陆游有很多感慨,诗歌中的情绪也是起伏不定,难以言说。
“笾实傍篱收豆荚,盘蔬临水采芹芽”,篱边摘豆,水边择芹。这是陆游对归老田园的想象,也是对过去的回忆。水芹,他太熟悉了。早年间他还在老家附近的一个集市上,品尝到过水芹的滋味,“薄饷炊畲粟,珍烹采涧芹”。
《溪芦野鸭图》(南宋)中的慈姑
慈姑
野人知我出门稀,男辍鉏耰女下机。
掘得茈菇炊正熟,一杯苦劝护寒归。
——《东村》
1199年,陆游闲居老家山阴。他的左邻右舍知道他鲜少出门,找个机会,拉着他一同聚餐。诗中的“茈菇”也就是水八仙中的慈姑。
茭白
张苍饮乳元难学,绮季餐芝未免饥。
稻饭似珠菰似玉,老农此味有谁知?
——《邻人送菰菜》
菰菜,就是茭白。1208年夏天,退居山阴的陆游已83岁,邻居送给他一些茭白,他很是受用,夸张地说,碗里的米饭一粒粒像珍珠一样,茭白一片片也像玉板似的。视觉味觉都是享受。
对茭白的颜色和口感,明代的张岱也说:“其嫩如玉,其香如兰,入口甘芳,天下无比。”李渔还夸赞:“蔬食之美,一在清,二在洁,茭白则堪担其美。”总之,格调很高。
茭白,有史料说,古人种它是用来肥田的。叶子喂养牲口,其他部位当作肥料使用。也可以采摘粗壮的茎,也就是茭白食用,有的菰到秋天开花后,还会结出菰米,这就成了救荒用的“救命粮”。
人们对茭白,不喜欢吃的真不喜欢,喜欢吃的就特别喜欢。陆游就属于真的喜欢,“秋江菰菜喜新尝,盐酪亲调匕箸香”“芼羹菰菜珍无价,上钓鲂鱼健欲飞”。他盘中的茭白,堪比鲈鲂。
荸荠
溪桥有孤店,村酒亦可酌,
凫茈小甑炊,丹柿青篾络。
——《野饮》(节选)
凫茈,即荸荠。从诗句看,陆游带着小锅煮荸荠当饭吃,又带着竹兜盛着柿子,算是饭后水果吧。
这首诗作于1208年,陆游忧虑时局,在老家山阴散心、野营。次日,他又写道:身居忧患中,殆若堕阱虎。又如住败屋,岌岌日撑拄。可见当时他的情绪其实并不高。作为主战派,陆游一生壮志未酬,纵有万般豪情,也只能看着南宋朝廷风雨飘摇,无能为力。两年后,陆游去世。临终之际,留下绝笔《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者单位:扬子晚报
- 上一篇:来“食搭”啊!南京“啃秋”到底啃什么?
- 下一篇:儿时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