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乡愁

泰州引江河:水利传奇,惠泽一方

2025-04-16    

淼淼水光,清清引江。“引长江水惠济天下”,是泰州引江河名字的由来,也是这座现代化水利工程的目标。


IMG_256

泰州引江河航道(2024年摄)


泰州引江河是由江苏省委、省政府决策并投资兴建的一项以引水为主,集灌溉、排涝、航运、生态、旅游综合利用为一体的水利基础设施工程,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工程。


河道沧桑:从困境到通途


泰州地区自古频遭水旱灾害,特别是里下河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更是重灾区,历代地方政府都比较重视水利设施建设。江苏长江以北地区,虽年均雨量及过境水量多,但降雨、外来水时空分布不均,湖库蓄水容量不足,加之新中国成立前原有的水利工程调水能力有限,经常出现干旱。暴雨倾盆时,里下河腹地地势低洼,常常内涝成灾。旱情和涝情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利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IMG_258

泰州引江河口岸段(2021年摄)


回溯工程历程,1958年,泰州引江河纳入江苏省水利规划,并于当年冬季开工建设,共动员20万人平地开挖60万立方米土方,但后因诸多原因停工。直至1995年,泰州引江河工程被省政府列入省重点项目。同年5月12日,《泰州引江河工程可行性报告》通过水利部技术审查,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由国家环保总局批复同意。11月25日,泰州引江河试挖段开工典礼在刁铺镇北栾村举行。1996年9月,试挖段工程完成,共开挖河道1.5千米,征用土地89.33公顷,总投资3895万元。同年10月,试挖段以南 5.8千米河道工程开工。1997年6月,中段8千米河道工程开工。同年12月,北段8千米河道工程开工。河道表层土方用铲运机施工,下层土方用水力冲挖机组施工,土方经泥浆泵吸运吹填至堆土区。1998年8月,河道工程竣工。同年12月,引江河正式通水、通航。至1999年9月,一期工程中的桥梁、枢纽两大主体工程也全部竣工。泰州引江河底宽80米,为三级航道,是一项集引、排、航于一体的大型水利设施。


IMG_259

泰州引江河刁铺段(2019年摄)


2012年12月,泰州引江河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于2016年12月通过竣工验收。整个二期工程浚深24千米河道,河底高程由原来的-3至-3.5米加深到-6至-6.5米,河底宽度70米。二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扩深工程、河道防护工程、支河口影响处理工程、跨河建筑物防护工程以及水土保持工程。工程总投资6.96亿元,泰州引江河二期工程获得2017—2018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高港枢纽:科技领航,控江锁钥


IMG_260

泰州引江河高港枢纽:江苏最美水地标(2024年摄)


泰州引江河高港枢纽位于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沿江街道西部,是泰州引江河连接长江的控制工程,由泵站、节制闸、调度闸、送水闸、船闸和110千伏专用变电所组成。


1996年10月,枢纽土方工程开挖。至1999年9月,闸站工程全面竣工。工程总投资3.56亿元,共完成土方275万立方米,石方(含垫层)6.4万立方米,混凝土12万立方米。因地基土质疏松,天然地基承载力不够,枢纽工程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地基,混凝土连续墙围封防渗,共布置16095根搅拌桩,其中闸站工程布置搅拌桩10631根。这在江苏省内水工建筑物软基处理尚属首次。


IMG_261
上:送水闸与调度闸(2024年摄)下:泰州引江河高港枢纽控制楼与泵房(2016年摄)


IMG_262


闸、站总引水能力为600立方米/秒。枢纽按长江百年一遇高潮位6.41米设计、300年一遇高潮位6.82米校核,内河侧最高水位3米,抗震设防烈度7度。枢纽同时建有综合自动化系统,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运用。整个枢纽工程气势恢宏、技术先进,是江苏现代水利工程的样板工程。


工程丰碑:效益斐然,福泽后世


IMG_263

1999年9月28日,泰州引江河工程竣工典礼现场


泰州引江河工程是长江以北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一项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工程的建成对于提高长江以北地区抗洪抗旱能力,增强社会生产后劲,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加速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IMG_264

IMG_265

泰州引江河高港枢纽(2018年摄)


供水方面,高港枢纽可自流引水600立方米/秒(节制闸440立方米/秒,泵站底层流道160立方米/秒),或抽引江水300立方米/秒。通过宝应站将长江水抽入里运河北送,增加南水北调的供水能力,送水量达200立方米/秒,通过泰东河、通榆河、卤汀河等送水骨干河道,将长江水东引、北调至江苏沿海垦区和各个灌区,受益耕地达300万公顷。通过送水河向通南高沙土地区供水100立方米/秒。回首2001年,省内淮北地区及沿江、沿淮丘陵山区发生严重的春、夏、秋连旱,泰州引江河累计输送长江水21.57亿立方米,有效地缓解了旱情。


IMG_266

泰州引江河高港枢纽(2020年摄)


排涝战场,它亦是中流砥柱。泰州引江河工程建成后,既增加了南水北调的供水能力,又提高了里下河地区和通南地区的防洪排涝能力。2003年7月,里下河地区遭受1991年以来特大洪涝灾害,高港枢纽首次实施泄洪。7月2日至29日,连续安全运行 5818.5 台时(设备每运行 1 小时为 1 台时),累计抽排里下河地区涝水7.18亿立方米。2022年汛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60多年来范围最广、程度最重的水文干旱,泰州引江河管理处严格按照江苏省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指令调引长江水,并组织工程建成以来首次主汛期闸站联合运行,高港枢纽自流引水333天计50.39亿立方米,泵站开机运行43天送水2.55亿立方米。

 

IMG_267上:泵站内景(2011年摄)下:船闸通道(2024年摄)


IMG_268


航运新篇,改写区域物流格局。往昔,泰州及周边地区大宗货物江河联运任务主要由南官河承担。随着苏中、苏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条年通航能力仅300万吨、低等级内河六级航道早已不堪重负。新建成的泰州引江河为三级航道,水面宽、河道直,可行千吨级船舶,形成了一条从长江到泰州的水上高速通道,大幅缩短了泰州市主城区到长江的航行时间。泰东河拓浚后,形成一条连接里下河和东部沿海地区长300千米的三级航道,从而实现了江海联运,加速了物资流通,振兴了区域经济。


IMG_269

引江河工程纪念广场(2024年摄)


生态旅游画卷,同样精彩纷呈。泰州引江河干流基本保持长江水质,达Ⅱ类标准。通过引入长江水,泰州城区部分河段的水质提高到Ⅱ至Ⅲ类标准,里下河腹地、东部垦区、苏北灌溉总渠以北部分地区的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和绿化防护工程,河坡全部护砌,沿岸栽植杨柳、紫薇、碧桃、春梅、蜡梅、红枫、桂花、苦楝等花卉苗木,形成“桃李争春、绿荫护夏、枫叶染秋、红梅暖冬”的四时景观。2003年起,以水利工程为依托,实施旅游项目开发,建成岳家军抗金印象主题公园、棋园、琴园、绣园、引江河工程纪念广场、音乐喷泉广场、落雁塘垂钓中心、汇舟湾江上游、三月潭水上乐园、雁鸣桥、涌莲桥、滋北桥、仰岳亭、柴墟冈等景点和旅游项目。2007年,引江河风景区被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引江河风景区被评选为“泰州城市八景”之一。


IMG_270IMG_271

上:三月潭水上乐园(2024年摄)下:棋园(2024年摄)


泰州引江河,以水为墨,绘就江北盛世华章,其功绩镌刻在大地,福泽加于万民,永载水利史册。


作者简介:

俞德斌,男,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党史方志办公室党史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