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文化

桂宦藏书在淮安

2017-12-11    

程晋芳(1718—1784),初名廷璜,字鱼门,号蕺园,是清乾隆时期的著名藏书家,有藏书室名“桂宦”,生平聚书5万卷,有3万多册藏于“桂宦”。他以书会友,招致方闻积学之士。著名金石学家吴玉搢、诗人袁枚、小说家吴敬梓、画家边寿民、盐运御史卢雅雨等均曾造访过“桂宦”。程晋芳自己也研经问史,手披口诵,日夜搜讨,“涉浅见幽深,识大略丛脞”,凡经史子集,天星地志、虫鱼考据俱宣究,而尤长于诗古文。著有《勉行堂诗文集》30卷、《周易知旨编》30卷、《尚书今文释义》40卷、《春秋左传翼疏》32卷等书。乾隆皇帝二十八年(1763)南巡,闻其诗名,召试行在,赋《江汉朝宗》,拔为第一,赐中书舍人。三十六年以二甲二十四名成进士,官吏部主事。不久授翰林院编修,任《四库》纂修官和《总目》协勘官。他在纂修《四库全书》期间,献出“桂宦”藏书多种,《四库全书总目》中所注“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就有350种。因此,前人对他有“论一时藏书者莫不首屈一指”的说法。

程晋芳藏书室‘桂宦’坐落何处,由于清代一些史籍方志对程晋芳的里贯记载不一致,因而产生了多种歧见,有说在歙县,有说在扬州,而实际上是在今淮安市楚州区河下镇。

翁方纲《翰林院编修程君晋芳墓志铭》:“君之高祖自歙迁扬以盐筴起家”,已指明程晋芳的祖籍在安徽歙县和扬州。所以程晋芳在著作中自署为“歙人”,也有人称他籍贯是扬州,但程晋芳出生于淮安河下。淮安地处盐区,自明及清,淮安河下镇设立了盐运公司等机构,吸引了大批徽州盐商来落籍。据程晋芳《兄溉堂墓志铭》载:程氏“世为歙之岑山渡人,高祖量入公自歙迁扬,祖文阶公自扬迁淮。”他在《一咏轩诗草序》中说:“余生长在淮之山阳,二十岁后与淮老宿往还渐密。”又云:“余未服官以前,居淮四十五年。”“山阳”即今之淮安楚州,河下古镇旧为山阳辖境,位于山阳县城西北五里之遥的古运河畔,今淮安河下镇石板街中,有一条“太史令巷”,是程晋芳旧居所在地。据《淮安河下志》卷五《宅第》载:这里过去称“乾鱼巷”,自程晋芳任四库馆臣后,人们把他的第宅称为“太史第”,所在的小巷改成了“太史令巷”,“桂宦”就坐落在这里。

程晋芳的“桂宦”藏书是以祖上流传下来的书籍为基础,他在《桂宦藏书序》中说:“余年十三四岁即好求异书,家所故藏凡五千六百余卷。有室在东偏,上下楼六间。庭前杂栽桂树,名之曰‘桂宦’。四方文士来者,觞咏其中,得一书则置楼中,题识装潢,怡然得意。”程晋芳将藏书楼正式取名为“桂宦”是在乾隆十七年,他把这一年的诗作编为《桂宦集》,收在《勉行堂诗集》卷之六,前有小序云:“余书屋前,频年种桂,淮浦地寒,萎者屡矣。昨岁复种二株于庭之东偏,春夏之交枝叶俊茂,及秋蓬蓬作蕊,考《尔雅》,室东北隅谓之宦,而桂适在焉。因颜曰桂宦,且以编集。”此时,程氏藏书已有3万余卷,故要为藏书楼正式起名。《序》中有“淮浦地寒”一句,因淮安境内河湖港汊较多,古人常把“淮安”称为“淮浦”,这里的气候偏寒,南方的树种不易成活也是实情。由此我们可以考订“桂宦”当在淮安无疑。在“桂宦”的北面另有一室,程晋芳专置经史于其中,每月朔望日,他都要对着这些书揖拜,以示他对经史书籍的虔诚,所以他名其室为“拜书亭”。

由于程晋芳弃商从文,罄资购书,疏财交友,家道逐渐衰落,袁枚称他“性喜泛施,有求必应。己囊已竭,乞诸其邻,久之,逋负山积。”乾隆二十八年程晋芳的“桂宦”、“拜书亭”等房产因一场经济官司为讼家所得。“苇间雁户容鸥占,花底蜂衙任蝶过。”程晋芳只有通过写诗来表述“剧惭营构辛勤意,回首当年泪雨横”的心情。也就在这一年,他离开家乡到了京城出任中书舍人。临行时,他将大部分藏书寄存在戚友家。在《四库全书》开馆时期,他考虑到寄存的藏书不易保存,于是他专程回乡挑出大量世所罕见的珍本秘籍献至朝廷,其中有183种书籍共332卷被用作辑编《四库全书》的底本。另有167种书籍被作为存目编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乾隆三十七年,程晋芳依据家藏旧目和在京城节衣缩食购置的1.5万多卷书,编定了《桂宦藏书目》2卷,他虽然还是冠以“桂宦”名称,但他在《书目序》中却说:“回顾江南,家无一椽片瓦,故书之寄在戚友家者,知能完整如旧否?”。他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果然,到了乾隆三十九年,因淮水泛滥,殃及程氏藏书,他在诗文中痛惜地写道:“自甲午秋水,故册沦于淮。凡十六纱橱,痛绝泥沙埋。”桂宦藏书由此而湮没。程晋芳晚年为贫病所困。迫于生计,他以书抵债,随身书也逐渐散去。乾隆四十九年冬,他赴陕西入巡抚毕秋帆幕下,由于年迈体弱,旅途劳顿,失食饮节,至署一月即病故。一代经史大家、著名诗人、藏书家竟客殁他乡,时人多为惋惜。

程晋芳祖籍虽在歙县和扬州,但从他诗文作品中看,似乎他从来没有到过歙县。他虽然曾寓居扬州,是因为他的哥哥程志铨“复自淮迁于扬”的缘故,扬州又有不少族人在那里定居。因此,有人误认为程晋芳亦落籍扬州,并写进了地方志。而实际上淮安河下才是他真正的籍居之所,程晋芳在淮安生活了45年,一生中有2/3多的时间是在家乡度过的,我们应迳称他为山阳人、楚州人,或淮安人。他的藏书楼建在家乡,他的藏书实践中的前期活动主要是发生在淮安。

参考文献

程晋芳:《勉行堂诗文集》。

张翔:《程晋芳及其“桂宦”藏书》,《晋图学刊》,2002.3。

杨锦先:《程晋芳的里贯与科第》,《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王觐宸原辑、程业勤增订:《淮安河下志》。淮安楚州图书馆藏抄本。

王振中:《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三联书店,1996。

翁方纲:《翰林院编修程晋芳墓志铭》。《清碑传合集》,上海书店,1988。

袁枚:《翰林院编修鱼门墓志铭》。《清碑传合集》,上海书店,1988。

赵尔巽等:《清史稿·程晋芳传》。中华书局,1977。

(责任编辑 吴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