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文化

愚园之雅集

2017-12-05    

清末民初,南京依然是士人学者聚集之地,文坛上活跃着一批名儒宿彦。他们以到愚园游憩宴集、咏桑寓柳为风雅之事。愚园“水石之清幽,花药竹树之美秀……画栋回廊曲榭之宽广而奇丽”。园主胡恩燮(字煦斋,晚号愚园老人)及其嗣子胡光国(字碧澂,晚号灌叟,别号竹怀居士)二人文采颇佳,亦好诗文,喜交友,常邀骚人韵士聚集愚园觞咏唱和,“既为园林生色,兼作晚岁娱情”“一时通儒硕彦,萃集于金陵。”往往载酒来游,分题选胜,不空北海之樽,高会南皮之侣,或歌或咢,数十年如一日也。”一位常游愚园的吴县文人赋诗咏吟:“年年作客来金陵,绕郭踏徧青山青。……主人鸣琴复长啸,高朋满座不速到。弹棋读画更论文,各适所适好所好。……”

光绪三年(1877),愚园甫成。是年春暮,胡恩燮招饮薛时雨、王葆辰、王庭训等人。薛时雨,文学家,官至杭州知府,主讲南京尊经书院、惜阴书院等书院,南京胜迹多有其题咏。席间,王葆辰“首唱两诗”,王子卿次韵,并绘牡丹赠之。薛时雨“步韵其上,一时和者云集,名作如林”。胡恩燮亦和诗二首。翌年腊月十五,胡恩燮请同好杨长年、苏有炯数人小集愚园,酌酒赋诗。

光绪五年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传说女娲创造万物,第七天创造了“人”,初七亦被认为是每个人的生日。胡恩燮召集薛时雨、著名藏书家范志熙、江宁府学教授赵彦修、为曾国藩草拟奏折的钱应溥、湖北候补知府陈宗濂、长于诗赋的孙文川、主讲上海敬业书院的杨长年和苏有炯等宴游愚园。其中孙文川有段经历如同胡恩燮,在太平天国时期装扮乞丐,携筐荷担,不避风雪将太平军有关情报传之清军。席间,宾客把酒放歌,诗云:“残雪满园风怒吼,冷趣召人思纵酒。草堂况逢人日晴,消寒共集香山九。……掀髯一饮三百杯,高风我欲追其后。”

接着,正月二十日,胡恩燮邀请温葆琛等十八人于愚园“作香山生日”。“香山”是白居易的号,正月二十日是其生日。白居易曾筑园“于洛阳履道里。水竹岛树并极登览之乐,赋池上篇,传之后世。”晚年的白居易举办“七老会”,绘制“九老图”(原七老,后加二人,亦称“香山九老图”)。胡恩燮对白居易既敬仰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又推崇他的造园践行,并效仿他的雅集之举。高居首席的温葆深,时年八十,官至户部左侍郎,曾为皇帝讲解经史,后主讲扬州安定等书院。因病辞官回到南京,绫庄巷31号是其故居。宴集者中除参加“人日”相聚的诸位外,还有保安州知州韩印、刑部主事韩弼元、影响晚清书坛百年的张裕钊等比胡恩燮年长的名流大腕。另有七人比胡恩燮年少:吴韶生、李璠、秦际唐、王廷训、冯煦、苏有炯、陈宗濂。其中三人不到四十岁,秦际唐和冯煦均是薛时雨的得意门生。其时,“耆英济济倍洛社,恍如瀛海登群仙”。赵彦修“循乐天(白居易)故事,纪愚园雅集,并用前韵为后池上篇”。“桐城派”后期作家张裕钊受主人之托作《愚园雅集图记》,云:“十有八人”“觞咏极乐,竟日乃罢”,并借白居易、陶渊明、冒辟疆、杜甫等人饮宴之事,抒发自己不忘天下国家之怀。孙文川诗曰:“……况是名园富水石,对景如读《池上篇》。云车风马仰天外,竹树苍苍生暮霭。起语主人慎勿忘,好约年年为此会。”当时与会者年龄总计九百六十一(据《白下愚园集》“寿白题名”统计为九百九十岁),故韩印提议来年“共庆千龄”。

是年闰三月初三,为上巳节,也称祓禊日、春浴日,原是人们在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所谓“祓禊”就是通过自洁而消弥致病因素的仪式。胡恩燮“邀同人集秦淮舟中,展修楔事,筹酒赋诗,至夕而散”。赵彦修、范志熙、薛时雨、孙文川等人“一舟游咏,四座唱酬, 酒罢诗成,兴尽而返。”孙文川绘图记事,胡恩燮让同人题写各自的诗作。胡光国后来将此次雅集的作品编辑为《秦淮展禊诗》,附录在《白下愚园集》卷三之后。

光绪六年正月二十日,胡恩燮偕薛时雨邀林寿图(字颖叔)等十八人“集愚园重作香山生日”。其中多人参加上次雅集,新参加者除林寿图外,还有赵继元、刘汝霖、陈方坦、邓嘉缉、李嗣沁。林寿图曾任陕西、山西布政使,主讲钟山书院;赵继元系赵朴初之曾祖父;邓嘉缉是薛时雨的学生,著名游记园记》的作者。此次雅集由“温明叔司农主讲扬州,林颖叔方伯领袖群贤”林寿图赋诗:“依然泉壑纳春姿,酌酒华堂到未迟。建业风流消歇后,贞元词客再来时。……乐天六十方为尹,我早琴书载一船。白下与分长庆派,青山似入洛阳年。新交裙屐春能醉,故里池台梦尚悬。高会未难追九老(白居易绘九老图典故),相看霜雪半盈颠。”其他雅客也纷纷吟啸,“新知旧好咸相得,胜事清时不厌频。莫以浮沤悲逝水,请留图画纪前因。”“冠履直追唐九老,咏觞合拟晋群贤。”

半年后,六月二十一日,胡恩燮又与“同人集愚园作欧阳文忠公生日”。欧阳文忠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六月二十一日是其生日。其时,胡恩燮偕范志熙邀林寿图、薛时雨、孙文川、赵彦修、吴韶生、冯煦等诸位老友和沈戟门、管才叔、秦伯虞等新朋相聚愚园。园内“春晖堂”悬挂林寿图收藏的欧阳修画像,供名流俊彦瞻拜。年迈的林寿图因病未能赴会,他“走笔为诗”,差人送至愚园时“酒未数巡”,

众人皆乐。范志熙“即席成诗一章答之”。诗云:“雅集回首时方春,寻盟瞥眼日维夏。传花宴客说平山,评量六一诗中话。老辈精神擅文采,英才争羡不羁马。……共持杯酒奠醉翁,肯负风亭与月榭。”此次雅集的情景在吴韶生诗中也有生动的描述:“……诗筒先寄醉翁吟,令余笔搁珊瑚架。酒阑举棹穿藕花,蓬底时漏斜阳罅。幕天席地五六人,柳下披襟态潇洒。……凉月欲上催人行,三更灯火秦淮榭。”

还有一年,在寒食节后的第二日,胡恩燮请同好到愚园看花。是日阴雨,赵彦修“畏寒未赴”,遂用苏东坡寒食雨韵赋诗二首送至园中。范志熙、胡恩燮等人即和之,唱酬甚乐。

光绪七年胡恩燮在程敬之的一再敦促下,接收官府聘任,赴徐州 “总办”利国驿矿务。雅集随之中断。光绪十年胡恩燮老母无疾而逝,他悲痛而病,缠绵床第多年。至此直至光绪十八年胡恩燮病逝,未见雅集的记录。

后来,胡光国将胡恩燮召集的三次雅集所作的大部分诗词收集整理,编为《白下愚园集》卷五,卷前有冯煦所作的“序”和张裕钊的“记”。前两次的诗词辑为《寿白诗存》,前有与会者的姓名字号、籍贯、官职并年岁,名“寿白诗存”。第三次雅集的诗文辑为《寿欧诗附》。

胡恩燮辞世后,胡光国成为园主。胡光国长期忙于两淮盐务、贾汪煤矿、社会慈善。晚年除致力编辑《白下愚园集》,还承继遗风,热衷与名流硕彦觞咏唱和。

宣统元年(1909),胡光国已六十七岁高龄,仍有事务在身。是年,他效仿其父胡恩燮在正月二十日白居易生日时,邀请同好十余人相聚酬唱,复制“寿白会”。宴集者中司马晴江、季克之、梅景韩、陈伯雨四人年过古稀,其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南京人陈伯雨(名作霖,字雨生,晚号可园),有“通儒”和“金陵一代名贤”之誉。这次雅集依然赋诗酬和,所作诗作均收入《喜闻过斋诗集》。

同一年,扬州著名书画家、诗人梁公约与吏部主事陈三立、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奠基人缪荃孙、李详、刘师培、柳翼谋等人在愚园公宴欢迎湘潭著名湘学泰斗王闿运游金陵。宴谈中,“嘲谐间作,足备记录”,被誉为一盛会。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晚清经学家、文学家。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他曾来南京题有《莫愁湖亭联》,上联为:莫轻他北地燕支,看画艇初来,江南儿女无颜色;下联为:尽消受六朝金粉,只青山依旧,春时桃李有芳菲。江南士人极为不满,认为此联嘲弄江南儿女。王闿运为了平息众怒,将上联中的“无颜色”的“无“改为“有”,下联中的“青山依旧”中的“依旧”改为“无恙”,意境迥异。

宣统三年四月,蒋炳章、潘任、周祖培、庄振镳、殷保諴、赵汤、孙启椿、秦汾、田璧、陈兆生、吴廷桂等十一人在愚园“水石居”欢聚。他们“游而乐,乐而饮,饮酒而醉,醉而坐起喧哗,歌者、舞者、弈而胜负者,乐则同也。倦而归,归而各赋以诗,又无不同也。”他们随意摆出各种姿态照相、合影。任教于钟山讲舍的潘任等将所作诗篇42首编辑为《愚园宴集诗》。陈兆生为时尚的合影照撰写《愚园雅集图记》附于其上。

在社会的激烈动荡中,愚园雅集消沉一时。

民国四年(1915),在上海逃避张勋进南京“镇压讨袁军”之难的胡光国回到南京,重整愚园。随着局势的稳定、园林的修复,愚园重现生机。

民国七年,自称胡氏世侄的吴楚假愚园,发起成立“愚园书画社”,有南北精英48人,有俞萍香、胡剡卿、王东培、毕髫生、姚蔗亭、徐萍洲、陆小川、李星如、高祝三、刘子英、魏问樵等。他们订立《创设愚园书画社小启》宣称:“广聚南北精英,多才多艺。染翰如林,装潢成丹,付之石印,以广流传。”吴楚将孺慕亭作为活动场地,与同人研究“四体六法”。他们为消除不祥而举行祭礼并绘画留念。部分作品收录在《白下愚园续集》中。愚园书画社“宴集名流甚众”,其中有声名赫赫的徐萍洲,他不仅为《白下愚园续集》绘画“怀白楼”等插图,还描画刊印了著名的《金陵四十八景》图卷。还有在诗书画印诸方面皆有造诣的王东培,他为《白下愚园续集》绘制《孺慕亭图》,并分别用篆、隶体为《秦淮放舟杂咏》《愚园寿星会全录》《瑞藤馆题词》书写书名。再有,胡光国女婿何默庵工文善画,为愚园主要景点绘图31幅。发起人吴楚也为《白下愚园续集》及其若干分册题写书名,特别是他所写的《白下愚园游记》,留下了愚园珍贵的历史记录,成为愚园重要的文献之一。

民国八年,胡光国决定再续“具并文社”。愚园历史上人员相对固定、连续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雅集拉开帷幕。

“具并文社”于光绪二十五年由丹徒雅士丁立中(字礼民、理民,号秋塍)始创。胡光国参加过具并文社的活动。宣统元年“具并文社”终止聚会。多年后,丁立中和缪荃孙两先生提议在愚园再续“具并文社”。胡光国从上海回宁后,“伤风雅之不存,感流光之虚掷”,愿意“重缔雅约”“既为园林生色,兼作晚岁娱情”。

再续“具并文社”社长由诗人朱钟萱(字培生)、陈作霖两位老先生担任。社员多为“大江南北硕彦名儒,故里遐迩骚人词客”。当年参加的有十三人:石凌汉、龚乃保、胡光煜、陈作仪、贾桂模、程先甲、翁长芬、程鳌、马廷寿、朱文鳌、何允恕等人。其中石凌汉既是南京有名的中医,也是著名的词人。程先甲是清末文字改革运动的积极推行者,擅长文赋诗词,一生著作有40余种100余卷,有《金陵赋》等传世,在南京大百花巷有其故居。胡光煜是胡光国堂弟,《光绪续纂江宁府志》分纂。翌年又增八人:吴炳仁、杨庆长、吴楚、杨毓斌、邱继勋、沈启运、何葆鼎、施作霳等。

再续“具并文社”活动中,胡光国依然以民俗、节气、民间节日作为雅集佳日。首次雅集选择当年(1919年)的正月初七“人日”。当时正值寒冬,天降大雪,十来位耆宿俊彦如约而至。其时,胡光国还用时尚的留音机以助雅兴。社长朱钟萱写道:“主人置酒欢迎客,棠棣联芳并有诗。……几多冠履耆英至,大好亭林雅集宜。……”

第二次雅集在农历二月初二,是民间的“花朝节”,即“百花生日”,是仕女出郊拾菜,士庶出游赏景的“挑菜节”。第三次在三月初三,是“上巳节”。第四次雅集,四月初六,以“饯春”(当年四月七日立夏)为名举行;第十二次,清明日“愚园怀白楼赏春”;第十三次,“谷雨节饮于秦淮酒楼”。第十五次,四月初八,“浴佛日”,相传为释迦牟尼的生日,宴饮时特以素斋供客。第十九次雅集,五月二十二日,“回龙日”(五月二十日为“分龙日”)民间的祈雨之日。第二十次,六月廿四,是荷花生日。以赏花为题的有:第七、八次,赏菊,第十四次,赏牡丹。

还有其它名目的,如第五次雅集,设宴为朱钟萱、陈作霖、胡光国、胡光煜、马廷寿贺寿。第六次,泛舟秦淮。第十八次,重游秦淮。

也有无名目的,如第十次,“冬月九日饮秦淮酒家”;第十六次,沈绍笙邀同人“饮膳与家”。

每次雅集,与会的文人墨客大发诗兴,“争先题咏”,诗作甚多。胡光国将他们的唱和之作汇集编成《具并文社唱和集》,作为《白下愚园续集》卷六出版。许多诗篇都契合“主题”抒发情怀。“上巳修褉”,朱文鳌赋诗:“三月三日天晴霁,载酒名园事修褉。草堂辟作新兰亭,列座流觞招旧契。”荷花生日时,沈鼎诗云:“莫道淤泥辱此身,一朝脱出净无尘。天教长夏留清品,不与群花共诞辰。”“花朝节时,胡光国偶得五言一章。开头为“雅集十三人,共成九百岁。良宴合千龄,日月连闰计,花朝烟雨迷。”重游秦淮,胡光国题咏:“去年蒲节放轻舟,今又秦淮访胜游。劫后看山追六代,晚来醉月话千秋。……遥听隔江商女曲,烟笼寒水暮天收。”

在再续“具并文社”期间,胡光国连续三年邀集高士名流泛舟秦淮河,赏景吟诗酬酢。

民国八年,泛舟秦淮,亦是“具并文社”的第六次雅集。留存的10篇诗作中,大多数都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句,抒发对社会动荡的忧思。如:“浑忘梦境幻,犹作少年狂。亡国几多恨,庭花唱女郎”。

民国九年,农历六月,又一次泛舟秦淮。其后收录14首诗词,其中朱文鳌诗云:“去年消夏放轻舟,今又秦淮续旧游……雅集恰逢天贶节,高人相约弄扁舟。沿溪垂柳绿成荫,合写新图记胜游。”诗中所说“天贶节”,在六月六,相传是玄奘取经经书不慎落水,将经书打捞晾晒的日子。

民国十年,第三次泛舟秦淮,有10篇诗作。参与者之一姚洪淦(字涤原)写道:“人生行乐耳,多事妄当忧。老大香山感,逍遥庄子游。”

三次泛舟秦淮的诗篇,胡光国辑录为《秦淮放舟杂咏》,编为《白下愚园续集》卷七。

“具并文社”还于民国九年,“附设寿星会,每逢生日,共庆诞辰”。其成员皆为“具并文社”社员,题名十八人:吴炳仁、马廷寿、邱继勋、杨毓斌、朱文鳌、吴楚、石凌汉、施作霳、胡光国、胡光煜、王让泉、杨蓬山、闽子彝、芮教文、沈绍笙、姚蔗亭、郭小波、杨潜叟等。其中“十五人年皆八旬七旬以外”。是年旧历六月六日,寿星会首集,时值邱继勋73岁生日。愚园“燃烛悬寿星麻姑”,除备酒水还有留声机、照相机等时尚物件。第二集于乞巧日(农历七月初七)举行,“补祝胡叟碧澂(光国)、马叟镜仁、陶叟子彝、吴君篆仙、何君敬甫五先生寿辰”。以后四个月又连续举办了四次。

次年,“寿星会”定为每月(农历)中旬“为同社诸君总祝寿日”。首次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全年共按时雅集祝寿十二次。寿星会定有“章程”,如规定“文会外不添一友”“当寿者不糜半文”。寿星诗友按时莅临,风雨无违。他们“相逢月月庆华年”,“扶持风雅仗精神”。施作霳“愚园寿星会歌”曰:“得与名流常把袂,一觞一咏开心颜。”胡光国将祝寿所作诗赋汇集成 《愚园寿星会全录》编为《白下愚园续集》第八卷。

民国十一年七月,姚涤原、沈谷真、王东培、许耀声、吴篆仙、任梦湘“六君子”“仿东坡游赤壁故事,共泛秦淮”。他们邀请“寿星会”和“诗画社”的同人“作竟日之游”,“风月良宵,豪情不减”。这次雅集“沈君绘图纪胜”,众人题咏。沈谷真所绘《秦淮泛舟图》收进《白下愚园续集》卷七。该卷还附录有“壬戌(1922年)七月既望秦淮泛舟题图雅集”34篇诗作。

民国十二年冬,胡光国邀请诗友在苏东坡生日时,作“寿苏会”。众人推选有江南才子之称冯蒿庵带领祭酒。当天,“牲牢酒醴,鹤奏南飞”,唱和诗篇,遂成巨帙,其中有胡光国侄子胡昌期和孙子胡大椿的诗作,后经胡光国汇集成册,但未能刊印。民国十三年,胡光国新建的怀白楼落成,他招集贤达名流对着山水凭吊诗仙李白,也作为延续“具并文社”的活动。时年,胡光国逾八十矣,“具并文社”同好效仿苏东坡生日故事,为其祝寿,弹奏仙鹤南飞曲,众人伴唱二人伴舞。胡光国苍颜白发,周旋其间,顾而乐之。其后,胡光国常在上海居住,雅集不再举办。

民国十八年12月17日,胡光国逝世,“愚园雅集”随着漫天雪花,飘落在历史尘埃之中。

愚园雅集的年代,正值清朝衰亡、民国社会大变动时期,和参与雅集的众多雅士骚客中,有人不忘家国之忧却又无力回天,只得“偷闲同寻及时乐,莫管燕云赵雨催”。有的人是“难将白发忧君国,暂借清尊话故知”“莫深家国感,且尽手中觞”。也有人认为“时局沧桑何足论,苍松修竹幸犹存”。但大多数人则是“有志不获聘”“愿将怀古伤今意,写出秦淮一棹中”。他们乐于常相聚,“一醉陶然万虑蠲”“人生行乐耳,多事妄当忧。老大香山感,逍遥庄子游。”

愚园雅集除以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三位文学巨匠的生日为雅集的“由头”外,多以民俗、民间节日或节气作为聚集的日期,参与者赏景话旧,联句唱和,评诗读画,观奕弹琴,斗叶分筹,觞咏抒怀,唱酬为乐,人文气息十分浓郁。

愚园雅集也荡漾着社会变革的和煦之风。宴游者大多是寓居金陵的耆宿英彦,功名、家境、社会地位以及经历都不同,特别是有的雅集,与会者年龄相差近五十岁。宴饮时不按官职排列座次,而是“序齿列坐”,年长者居首席。但有例外,第十六次雅集时,再续“具并文社”的社长朱钟萱认为“老年当辞座中先,新诗恐落他人后”,遂推举新诗写得好、年轻的吴楚坐首席。胡光国在十里洋场的上海生活多年,对“新发明器具”乐于接纳。他在原“鹿坪”处,安装了“高架秋千”。“寿星会”他和友人唱和时,也以电话、电灯、电影、留声机、自来水、照相为题赋诗,紧跟时尚,颇为新潮。

悠悠五十年,近百位名流、数十次雅集、几百篇诗词、若干幅画图极大地丰富了愚园的文化内涵。愚园可称得上是清末民初南京的文学昌盛之地。愚园雅集亦成为回望近代南京文人社会生活和文学活动的窗口,寻觅时代风云印迹的“化石”。

 

(作者单位:南京中华中学。照片为作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