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文化

品苏轼诗词,游名城镇江

2024-01-24    彭娟娟 方良龙

江苏镇江位于万里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山水相连,风光旖旎,素有“城市山林”之誉。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三千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古迹众多,自古为军事重镇、南北交通要冲。历代无数文人墨客钟情于镇江的真山真水,在这里吟诗作词。

苏轼像

苏轼像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的天才巨匠,就是与镇江渊源甚深的一位大文豪。他一生极爱镇江山水人文,十余次来镇江,流连忘返,和镇江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史料记载,1071年,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十一月经润州(今镇江)。时值金秋,他游历了金焦北固。在金山寺,苏轼拜访了宝觉、圆通两位长老,受到了二老的盛情款待,留宿在寺中。

镇江金山寺

镇江金山寺

苏轼被金山寺的绮丽美景所陶醉,夜不能寐。只见金山寺,寺宇金碧辉煌,形胜天然,塔拔山高,直指云天,寺裹山,山裹寺,山寺融为一体。二更时分,他登阶金山楼阁,静听佛寺晚钟。忽见,不远的江面,腾起一团火焰。那燃烧的光焰,染红了金山寺,寺中群鸟惊飞。许久许久,火焰方才熄灭。见此景,苏轼不胜惊喜,浮想联翩,挥毫写下《游金山寺》。

如今,此诗的其中几句,被节录书于金山景区的一面墙上:

我家江水初发源,

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

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

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

江南江北青山多。

这首七言古诗,用笔酣畅淋漓,信手写来,一气呵成,自成佳趣。

苏轼每次来润州,都在金山寺小住。苏轼和金山寺佛印长老感情甚好,常在一起参禅悟道,饮酒谈笑,留下许多逸闻趣事。

苏轼还曾以玉带赠送佛印。金山寺为此玉带还特建了一座“留玉阁”予之藏置,供游人观瞻。这玉带也成了金山寺的镇山之宝。

有着“江中浮玉”之称的镇江焦山

有着“江中浮玉”之称的镇江焦山

曾一日,苏轼独自驾舟遨游当时荒芜、冷寂的焦山。焦山老僧惊见来客,十分喜悦,邀请寺中畅谈。老僧说,你我原是老乡啊!他乡遇故人,心中格外惊喜。苏轼亦心潮澎湃,提笔写下一首七言古诗《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金山楼观何眈眈,

撞钟击鼓闻淮南。

焦山何有有修竹,

采薪汲水僧两三。

云霾浪打人迹绝,

时有沙户祈春蚕。

我来金山更留宿,

而此不到心怀惭。

同游尽返决独往,

赋命穷薄轻江潭。

清晨无风浪自涌,

中流歌啸倚半酣。

老僧下山惊客至,

迎笑喜作巴人谈。

自言久客忘乡井,

只有弥勒为同龛。

困眠得就纸帐暖,

饱食未厌山蔬甘。

山林饥卧古亦有,

无田不退宁非贪。

展禽虽未三见黜,

叔夜自知七不堪。

行当投劾谢簪组,

为我佳处留茅庵。

此诗隐喻嘲讽了势利俗人,足见苏轼为人正直,慈悲心怀。

如今的焦山,山水天成,古朴雄秀,碧波环抱,林木葱茏,满山苍翠,静静耸立于江水之间,有“江中浮玉”之雅称。还有那“大字之祖”——“瘗鹤铭”名闻天下。苏轼先生若地下有知,一定十分欣慰吧!

镇江南山

镇江南山

苏轼每次途经润州,必寻僧访道,走亲会友。润州的南山,古迹众多,重峦叠翠,山深水秀,泉涌溪流。苏轼十分喜欢如此幽静脱俗的环境,常借宿南山鹤林寺附近。唐朝有个叫李涉的流浪诗人,作《题鹤林寺僧舍》一诗,苏轼十分喜欢,且又十分偏爱竹子,便在李涉“竹院逢僧”之处建起了“苏公竹院”,以重温逢僧闲聊、醒悟人生的情趣,并作诗《游鹤林寺》:

郊原雨初霁,春物有馀妍。

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

睡馀柳花堕,目眩山樱然。

西窗有病客,危坐看香烟。

全诗看山花,听鸟鸣,悠然自得,溢于言表。

苏轼与润州好友、宋书法家柳子玉同游南山,亦作诗《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醉归呈景纯》:

花时腊酒照人光,

归路春风洒面凉。

刘氏宅边霜竹老,

戴公山下野桃香。

岩头匹练兼天净,

泉底真珠溅客忙。

安得道人携留去,

一声吹裂翠崖冈。

诗人通过描绘花开、春风、竹林、山谷等景色,以及“真珠”溅起、道士吹笛等意象,创造出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他借助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情和对心灵安宁的向往。整首诗婉约清新,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共鸣。

北固山雪景

北固山雪景

镇江“三山”景点之一的北固山,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峻,景色优美,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宋代众多词人在此“打卡”,苏轼词《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

赞美了北固山山势险要、雨后碧水环山的秀丽景色。

又一日,苏轼携友观山览水,兴游北固,作词《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斜照江天一抹红”,是一句景语,是当时“残霞晚照”的写实,也可借以形容演奏少女之“醉脸”,耐人寻味。这首千古绝词,给北固山增色添彩。

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

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

苏轼一生漂泊,居无定所。曾一年,镇江知府许遵热情招待了他,安排他在蒜山松林“百年宅”小住了几日,苏轼对田园生活十分向往,感到蒜山确是一个理想的宜居地,遂有意与镇江结永存之缘。他写了一封信给金山佛印长老。他在《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属金山故作此》中写道:

问我此生何所归,

笑指浮休百年宅。

蒜山幸有闲田地,

招此无家一房客。

诗中直吐心意:我本是无房户,蒜山刚好有闲田,我想此生归隐在这里!然,由于种种原因,苏轼未能如愿。

由此看来,润州蒜山就是他心中人生归宿地,梦中桃花源啊!

如今,镇江人民为了纪念苏轼,在云台山景区,修建了“东坡园”“东坡碑林”“闲田居”“伴坡”等景点,并立了“东坡种菜雕像”。这也算是了却了苏轼的一个夙愿,圆了他“桃花源”之梦。

苏轼如此留恋镇江,也在镇江留有大量的诗文。当我们品读着苏轼诗词,你不想领略苏轼笔下的镇江吗?

作者单位:镇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