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上的“文学之花”
宿迁是农业大市,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乡村滋养着农民,文学的大河流过沃野,流过更替的四季,也流进农民的心田。在江苏宿迁,有一批优秀的农民作家,他们在土地上耕耘,也从土地上获取灵感创作文学作品。10月29日,笔者联系采访了几位农民作家,了解他们以农为基,创作不平凡文学作品的故事。
臧雪夫:从新闻到文学笔耕不辍
臧雪夫,1961年出生,沭阳县潼阳镇人。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祖上三代都是种地的好手。此时,地里的农活已经告一段落,臧雪夫坐在自己的红瓦房前,看着屋子前的果树,思考着最近下地干活的所见所闻。
臧雪夫家中有6亩地,常年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这是这片土地的选择,我们农民尊重土地的选择。”臧雪夫介绍,20世纪90年代,村里家家户户种植西瓜,种植西瓜虽然给农民带来了财富,但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渐渐不受农民欢迎。2000年以后,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成为村里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
臧雪夫笔下的农村是丰富多彩的。他写村景:“它整整叫嚷了一夏,把嗓子都喊哑,在它通篇演讲词中,找不出半句谦虚的话。”他写农村的夏:“四十多度高温,地面烫得简直可以烙煎饼了……”
臧雪夫曾是一名通讯员,经常骑着自行车到镇上转悠,将身边发生的逸闻趣事、好人好事、民生大事等记录下来,形成新闻稿件,投递给新闻媒体,让小镇的声音被更多的人知道。他说,新闻是热的,做了20多年的通讯员,记录事实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在谈到新闻与文学之间的区别时,臧雪夫说:“新闻服务社会,侧重记录真实;文学表现自我,注重内心情感表达。”如今,他回归乡村,觉得十分欣慰。落叶要归根,他需要在出生的地方,通过写作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臧雪夫说,白天干活,晚上写作,这是中国古代许多文人的追求,他们隐世却不避世,活得自在,也活得洒脱。他愿做个潇洒的农民,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寻找文学创作的灵感,让文章染上乡间野草的芬芳。
王茂成:笔尖藏着农村巨变
无论走到哪里,王茂成始终记得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王茂成,1964年出生于泗阳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同大多数农村家庭一样,土地是这个家庭重要的生活来源,承载着家庭的生存希望。
童年时期,王茂成对家乡土地的感情是极其复杂的。他常常想要逃离这片土地,想到更远的地方实现梦想。那时,少年满怀热血,读书考学,只为脱离这片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
改变,从高中时期开始。高中时期,王茂成是一位爱好文学的文艺少年,时常捧着路遥的书一坐就是半天,感受着作家笔下饱满又丰富的人生。王茂成说,路遥笔下的农民是朴素的,是坚强的,也是看清命运后依旧选择抗争到底的,是最值得信任的一群人。于是,少年心事便写满了青苗、草垛,还有那数不尽的麦田……
在王茂成的笔下,家乡的风景永远自带柔光滤镜,像母亲的呢喃,呼唤着远方的游子快快归家。他笔下的泗阳农村是充满艺术气息的,农村是:“天气很热,河套里没有一丝风,一塘水似的西瓜地,叶子在暖烘烘的热气里打着盹。”也是:“无人机掠过拱桥上空,飞向一片碧绿的田野。”
“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围绕土地展开的,展现农村生活是我不变的创作初衷。”王茂成说。他对时代的洞察是十分敏锐的,乡村振兴、新职业人才返乡、青年干部建设乡村……这些紧扣时代主题的变化,被这位农民作家捕捉,并透过朴实的文字向世人描述着乡村的巨变。
王茂成现在定居在外地,但是他早已经为自己的晚年安排好了去处。他说,农村经过发展,农民的住宿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他乘着农房改善的春风,在老家买了养老的庭院,等忙完孩子的事情,就回到农村,回到熟悉的土地上安度晚年。
张道富:从建设到守护满是深情
青年壮志,建设乡村;深情的笔,只给农村。这句话可写张道富。
张道富,1963年出生,沭阳县桑墟镇人。张道富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最爱的就是家中两亩土地上的庄稼。在一片现代化的农业号角声中,他像个执着的老者,默默守着自己的“一亩二分地”。
张道富是个敢想敢干的人。初中毕业后,他承担起养家的重任。但少年心怀大志,不愿困在贫瘠的土地上默默无闻。于是,18岁的张道富选择穿上军装,到军营中锻炼自己。
“我在部队干了5年,部队的生活很艰苦,让我对曾经想要逃离的家乡有了新的认识。”张道富说,人不能忘本,家乡建设需要青年,与其逃离贫瘠的土地,不如将它改造成富裕的地方。当年那个扬言要逃离家乡的少年,已经褪去稚气,成为一名有担当的青年。
1986年,张道富从部队回到家乡,在村里干起了宣传员。在扎根基层干宣传员的日子里,张道富观察村庄的变化,积累经验,谋求发展。1998年,他成为村主任,带着村民修新路,建新厂,招新人,建设家乡。
张道富爱这片土地,也愿意为这片土地倾注心血。2012年,由于一些事故,张道富自觉心力不足,便辞去了村内职务,开始做一位纯粹的农民。“那个时候,我心情郁闷,躲在家中好几个月不肯出门见人。直到后来,我开始阅读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治愈了我,也给我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张道富回忆,那个时候他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开始疯狂地爱上写作。
张道富的文章就像一位庄稼汉,朴实憨厚,通俗易懂。无论是做事还是写作,张道富的心始终记挂着村庄,记挂着村庄里的人。“现在种地都用上科技了,我们的老法子也逐渐被淘汰了,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为农民能赶上好时代而自豪,也愿意为记录这个时代而继续努力。”张道富说。
张道富笔下的农村总带着几分忧伤:“厚实的土墙与弯梁,茅草当着衣裳,耕鞭却甩出了童年的忧伤。”他说,农耕文化需要有人记录,更需要优质的读者。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喜爱农村,喜爱那一缕炊烟。
作者单位:宿迁日报社
- 上一篇:一片匠心在铁壶
- 下一篇:扬州老人遗物,解开40年前日本“风月亭”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