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人物

沙元炳对如皋及周边地区的贡献

2023-09-27    王小星

沙元炳(1864—1927),字健庵,实业家、教育家、诗人,是江苏如皋近代第一贤达,一生致力于兴办实业、教育等事业,造福桑梓。清同治三年(1864)沙元炳生于如皋县城内沙家河塘祖宅。光绪二十年(1894)与南通张謇一同中进士,后升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四年(1898)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双亲年高为由,辞官回乡,改书斋“四印堂”为“志颐堂”,示以退隐。自此参与张謇多项事业,并学习张謇在如皋致力于兴办实业、教育、卫生、慈善等。辛亥革命爆发后,被推举为如皋县民政长。1913年被选为江苏省议会议长。其后,还担任过如皋县水利会会长、清丈局局长和款产处主任等职。沙元炳对如皋以及如皋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沙元炳与如皋“江苏省一等县”称号

1930年7月7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修正后的《县组织法》,其第四条规定:“各县县政府按区域大小、事务繁简、户口及财富多寡分为三等,由省政府编定,咨内政部呈行政院请国民政府核准公布之。”据此,1931年1月江苏省民政厅出台县等打分标准,将全省61县分为3等,其中:一等14县、二等17县、三等30县。1934年,如皋被评为江苏省14个一等县之一。[1]民国时期,如皋县辖域包括今如皋市、如东县以及海安市部分地区。县域北至李堡,南到长江,东至黄海,西到洛马河。根据民国《江苏省鉴》《江苏六十一县志》等资料统计,如皋县1912年人口为101.2万,到1935年已经增长到154万,成为全国人口最多的县之一。民国期间如皋并没有大规模移民,如皋在这23年间增长50多万人口,大多数属于本地增殖,人口增长50%,这是很罕见的。而这20余年时间,正是沙元炳在如皋利用其士绅身份和社会影响力发展如皋经济、民生、文化的重要时期(包括后续影响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使地区人口得以迅猛增长。加上地域广阔,经济富庶,如皋得以列为江苏省一等县,乃至民国全国最大县之一。美国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兰诺尔·巴康称:“沙元炳参与创建了教育、慈善、商业、测量、水利组织、医院,通过这些,他在如皋县各项事务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2]可以说沙元炳对于如皋被评为省一等县或列为全国最大县有着重要的影响。

火腿业带动生猪产业链,促进社会繁荣。清咸丰年间,浙江兰溪商人在如皋城北开了同和泰腿栈,这是如皋最早的火腿业。光绪二十一年(1895),沙元炳集资10万元,创立广丰制腿栈,又名广丰腌腊制腿公司。广丰公司火腿连连获奖,曾荣获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同时获金奖的有张裕白兰地、山西汾酒、碧螺春茶叶等),由此如皋火腿成为“中国三大名腿”之一。因为猪源好(东串黑猪)、产量大、价格便宜,如皋逐渐超越浙江金华、云南宣威,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火腿出产地。1918年,如皋城厢之内制腿栈已有11家,其余各乡有17家。1929年,上海中国制腿公司来如皋开办“毛猪加工厂”生产基地,就地收猪加工成火腿、风肉、咸肉,运往上海。公司平均年产火腿12万只,出口总值30万元。至1932年,如皋火腿栈增至31家,年产量62万只,产值120万元。火腿业发展带来生猪养殖的繁荣,如皋普通农户每家至少养猪2—3头,富家养猪能达30多头。如皋屠宰税局统计全县每年新增生猪至少在47万头,约有22万头用于火腿、咸肉的腌制。屠宰业较为发达,从业人员年收入普遍较高,制腿技工250元,杀猪工72元,洗脏工40多元,熬油工40元。如皋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火腿业中心地。1934年,如皋县财政预算全年收入1410727元,其中火腿业税收占有一定比重。

大力发展棉花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沙元炳积极支持张謇创建大生纱厂,并参股其中。纱厂生产需要大量棉花,在沙元炳的推动下,如皋大力发展棉花产业,鼓励农民种植棉花。如皋成为南通大生纱厂原料的主要来源地之一,棉花生产在短期内有了较大的发展。据华商纱厂联合会调查,1918—1923年,南通县棉花平均年产量为皮花1050604担,而同一时期的如皋为238931担,如皋县年棉产量约为南通县的1/4。[3]据1936年数据显示,如皋县可耕之田共有3008349亩,其中5700亩为水田,余为旱田。农产物以棉花及大米为大宗,大米年产约二百数十万石,棉花年产约50万担,按照民国期间棉花30元每担的均价计算,如皋棉花年产值为1500万元,由此,如皋政府契税和农民收入得以增长。

如皋教育成为全省楷模,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沙元炳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创办了高等小学堂,为中国最早的小学之一。光绪二十八年(1902)创办了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学堂,被称为“师范教育活化石”。嗣后,又相继创办如皋初级中学(今如皋初中、如皋中学)、私立乙种商业学校。在其影响下,他的堂弟沙元榘协助沙元炳大力发展如皋教育,幼儿园、小学、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1916年底,如皋全县有各类学校176所,其中小学生10055人。时淮扬道殷道尹饬:“(如皋)教育一事,颇得风气之先。”1916年,省长齐耀林称赞如皋教育为“六十县以为楷模”。1934年,全县办中小学、幼稚园及社教单位321个。这些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其中有不少杰出者,如国学大师宗孝忱、语言大师魏建功、民国政府教育部次长吴俊升等。

各项先进的社会事业促进民生发展。沙元炳创办西式公立医院,聘请日本千叶医校毕业生黄家政担任院长,如皋居民由此享受到较为先进的医术。开设广生德中药号,让如皋农村所产动植物药材得以上市销售,增加农民收入。成立如皋县商务分会,商会参与集资倡建了大咸盐栈、长江大通轮船公司等实业,多次处理行业纠纷和经济纠纷,议定物价,校正度量衡,组织地方产品出省、出国展出,不少获奖产品提升了如皋商品的知名度,促进了如皋商业的发展;成立水利会、测绘局、清丈局等,加强对农田、水利的管理,疏浚河道、新建桥涵水坝、调解水利纠纷,促进交通和农业的发展,推动如皋农业和水利的近代转型,为民生经济的好转提供了便利。

沙元炳事业惠及如皋周边地区

开辟苏北近代航运,发展江苏经济。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謇为了适应大生企业日益繁忙的运输需要,与沙元炳议设通州大达小轮公司(即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张謇任公司总理,沙元炳任经理。公司购置轮船、拖轮,专营江苏境内江北里下河至沿江、沿海一带航运。公司最初开辟通吕(四)、通海(安)、通扬(州)、南盐(城)航线,至1918年,又新增至靖江、东台、大中集、白驹、仙女庙、包场、马塘、掘港等地的10余条航线,拥有轮船35艘,运输量巨大,仅沪扬线每个航次就可运载粮食四五千包,鸡鸭五六百笼,蛋品七百箱左右,棉花、生猪及土特产至上海,乘客五六百人。由此苏北建立起以南通为枢纽,以航运为主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业,对江苏近代地方经济的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

支持张謇多项事业,助推南通发展。作为张謇志同道合的好友,沙元炳积极支持张謇诸多事业。除了投资张謇的大生纱厂、与张謇一起创办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外,沙元炳还与张謇一起创办了广生油厂,沙元炳参股并负责招新股、筹建工作,光绪二十九年(1903)建成后,沙元炳任广生油厂总理。参与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捐助学校1000银元,他参与勘定校址,修改《通州私立师范学校公禀》,会商开办师范学校具体事宜,拟定《通州师范学校开办章程》等。捐助2000银元[4]用于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即今江苏省南通中学)的创办,参与商讨学校定名、校址、校舍、名额、筹费、筹备等,会后形成《通海五属公立中学集议要略》,为发展通州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12年,张謇利用南通岳庙原址创办图书馆,建成后,沙元炳担任馆长。

奠定如东县棉花之乡基础。如东掘港地区多为夹沙土,肥力较高,适宜种棉,一般实行水旱轮作、粮棉轮作。清光绪末年,张謇在通海地区废灶兴垦,重点发展棉花种植,为大生纱厂提供生产原料,棉花成为南通地区大宗物产之一。1916年,沙元炳参股位于如皋掘港的大豫盐垦公司(现属如东县)并担任经理。公司拥有垦牧土地51万亩,其中种棉土地31.1万亩,[3]创办第二年即产棉1220.43担,以后逐年增加,最高峰籽棉年产量达16.9万担。1929年,南通大生纱厂、海门三厂等到掘港设庄购棉,掘港镇大小花行随之相继建立,规模较大的花行有8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如东成为全国闻名的重点产棉县之一,2005年被列为全国高品质棉产业化示范县,当初张謇、沙元炳在掘港开办大豫盐垦公司为其奠定的基础功不可没。

师范教育培养周边地区人才。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成立,江苏学政任命沙元炳为学堂总理。学校开设国文、习字、教育、历史、地理、物理和化学等课程。沙元炳聘请各地知名专业教师任教,委派教师赴日本考察、学习,后来聘请日籍教师,保障良好的师资力量。光绪二十九年(1903),如皋师范学堂招收第一届师范本科生。招生通告发布后,如皋和邻县的贡、廪、附、监生以及部分塾师纷纷报名,报名者多达300余人。沙元炳提出“沉笃醇和”校风,以“贵全”为教育宗旨,对学生“施以严格训练”以“养成爱国志气、良善性情、强健体魄”。《如皋高等师范学校校史》记述,1932年如皋师范管辖省第六师范区,辖区包括南通、启东、海门、如皋、泰兴、泰县、东台、盐城、兴化9县。1933年,如皋师范设训练班,培训上述9县教师36名。在严格科学的教学之下,学校为如皋及周边地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例如如东人刘季平,1924年考入如皋师范,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教育部代部长。北京大学原副校长、著名语言学家魏建功(今海安市人),1910年入学如皋师范。江海地区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如东人吴亚鲁,也是如师毕业生。

社会各界评价沙元炳

与张謇交往各界朋友不同,沙元炳鲜有与士大夫们交往,《志颐堂诗文集》序言:“平生知交姓字,大率为乡里布衣诸生也。”因此他的朋友圈除了名士张謇、韩国钧外,其余大都为本地知名人士,如顾延卿、陈其嘉、沈文翰、范当世、冒广生、张藩、汪子霖、潘恩元、许树枌等,这些人多是其文友、助手、合作伙伴等。

张謇评价沙元炳,“真正的务实者应推如皋健庵”[5],他给沙元炳60岁的祝寿诗句中称其:“研经撢史及释典,欲祓世界无量忧。”[6]说他沉浸于探究经史和佛经,企望消除人世间烦忧,称赞沙元炳有一颗大爱之心。

从如皋走出去的有“中国杜威”之称的近代著名教育家吴俊升(民国政府教育部次长)评价沙元炳:“先生之德泽被于吾邑者既厚且长也,凡邑中有井水饮处,无不知沙先生者。清末兴学,沙先生实为首创,一身领导士林数十年,吾邑学风之淳朴,人才之辈出,先生实启之。而救灾歉,恤贫困,除强暴,扶孤幼,凡有益民生之事无不力为倡导……”[7]

沙元炳去世后,通泰如医界人士,纷纷撰写诗联,以示纪念。如皋中医医学公会、研究社全体公挽:“启蒙如相,瘏口如师,沟中西为一家,受和允称甘国老。狥利则卑,顾名则葸,本慈悲治百病,训词可质大医王。”称赞沙元炳在文教界、医届的杰出贡献和领袖地位。海安(时属泰县)名医颜鸿恩作《挽沙健庵社长诗》:“忍从涕泗余生里,还冀公携啬老回”,希望沙翁携张謇返回人间。如皋乡贤黄哲人《挽沙健老》:“南通已逝皋星殒,邦瘁人亡大可悲”,将沙元炳与张謇相提并论,表达对贤达离世的悲痛心情。

海安“通如小博士”石重光给沙元炳撰寿联:“张直公沙健公通如两公功德无量;释迦佛弥勒佛西方二佛佛寿无疆。”张直公指张謇,张字季直;沙健公指沙元炳,沙字健庵。这副对联的上联巧妙地将张謇与沙元炳并提,肯定了他们在通如两地办实业、兴教育立下的功勋。

民国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法师与沙元炳相识相知,他在《印光法师文钞》一书中评价沙元炳:“其品行操持,文章道义,皆足以为末世楷。学重躬行,志在尽分,不慕世荣。”

〔作者简介:王小星,如皋市委党史办公室(市地方志办公室)党史科科长、方志科副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