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人物

陆松山:让如皋板鹞风筝响彻云霄

2023-11-09    蔡梦玉

古诗有云“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小小的风筝,在丝线的牵引下,借助风的托举,飞到遥远的蓝天,放风筝的人,心情也变得轻盈、快乐。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走进江苏如皋长江镇松山风筝艺术馆,七旬如皋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陆松山正忙着制作风筝。他用一把锯子、几把凿子、大半辈子的时光,制作了数百只精美的板鹞风筝,在默默无言中守护着这门技艺,让它飞得更高、更远。

“哨口是板鹞风筝的灵魂,板鹞风筝之所以能发出高低起伏的声响,关键就在于上面大小不一的哨口。”在制作板鹞风筝时,陆松山尤为注意哨口的制作。“哨口大小不一,哨面的厚度、宽度也不同,要凭借手感,把握好凿子行走的路线和轻重。”陆松山说,一枚纽扣大的哨面,雕刻起来就要一两个小时,常常一坐就是半天。

https://region-jiangsu-resource.xuexi.cn/image/1006/process/d82e40289af147daa036c849a27a79d3.jpg

从六岁开始学习做风筝,到十八岁能熟练地做风筝,再到后来独立地设计风筝、参加各种比赛、成立松山风筝艺术馆,陆松山的一生始终与板鹞风筝相伴。“手工,讲究的就是耐心,葫芦的锯口、哨口的刀痕,这些都是手工打磨的韵味,是机器生产无法替代的。”虽然机器生产可以减少工序、节省时间,但陆松山始终坚持手工制作,不肯用机器替代,他像个坚毅的哨兵,固执地守着板鹞风筝传统制作技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坚持手工,这个不起眼的决定,需要的却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一只小小的哨口,切面只有几厘米宽,在上面雕凿,需要耗费很大的耐心,一不小心用力稍微大了,哨面就会裂成两半。这样的磋磨,陆松山却甘之如饴。

制作哨口的葫芦,陆松山更是选择了自己种植。“葫芦是如皋板鹞风筝哨口制作的重要原料。葫芦的大小、厚薄,都影响哨口制作。自己种虽然辛苦一些,但是在选材的时候,大的小的,想要什么规格都有。”今年雨水适宜,葫芦长势不错,看着新收获的一整车葫芦,陆松山很满意,葫芦的丰收,保障了原料的富足,这是劳动带来的踏实。

“南通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南通风筝中又以板鹞风筝最为有名,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松山还有一个身份,他是长江镇永平小学风筝学习班的校外辅导员,希望将如皋板鹞风筝制作技艺传授给孩子们。在风筝学习班,经常能看到陆松山的身影,他拿着剪刀或者手持画笔坐在孩子们中间,教授风筝扎制、裱糊、彩绘等技艺。

得风则鸣,其声随风抑扬。如皋板鹞风筝,风吹有声,如筝鸣响,其独特的文化意蕴、艺术魅力,在陆松山等老一辈手艺人的匠心坚守下,乘着新时代的好风,直上蓝天,哨音响彻云霄。

作者单位:如皋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