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人物

道不远人,文采流芳

—唐代新罗文人崔致远笔下的泗州历史与人文

2023-12-29    罗 志

崔致远(857—约928),字海夫,号孤云或海云,唐晚期朝鲜半岛新罗国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十二岁的崔致远即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长安就读,后游学洛阳等地,牢记其父“十年不第,即非吾子”的鞭策,刻苦学习中华文化。作为外国人,崔致远参加了朝廷科举,在唐僖宗乾符元年(874)作为宾贡进士及第,四年后才被任命为宣州溧水(治今南京市溧水区)县尉。任期届满后,崔致远又得到驻节扬州的淮南节度使高骈的赏识,被聘在淮南节度使幕府为官,授职幕府都统巡官,掌管文书,参与机要,深得高骈信任。崔致远为人谦和恭谨,平时广泛接触唐朝社会,结识了许多晚唐的著名文人,如罗隐、杜荀鹤、裴瓒、顾云、王棨、张乔、高彦休等,堪称一时之选。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崔致远见晚唐局势动荡,便上奏唐僖宗,以“淮南入新罗兼送国信使”的身份,东归新罗。回国后,崔致远被新罗国王任命为侍读兼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知瑞书监事,后因不为权臣所容,四十二岁时即弃官逍遥山林之中,先后游历多地,晚年携家住伽倻山海印寺,约于高丽王朝初期去世。

c57a7b0b-05d8-4150-abc5-fbb59e896bca.jpg

扬州崔致远纪念馆崔致远像(罗志 提供)

崔致远在华十六年间,长期参与地方藩镇的文书机要,且与唐末文人诗客、幕府僚佐等交游甚广,留下了不少诗文。归国后,崔致远将这些诗文汇编成自选集,有文303篇、诗60首,即《桂苑笔耕集》(20卷),此是朝鲜半岛现存最古、最完整的汉文典籍之一,也是朝鲜古代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时代唯一传世的个人别集,有“东方文章之本始”“东方艺苑之本始”之誉。崔致远所著除《桂苑笔耕集》外,自述早年有今体赋1卷5首、五七言今体诗1卷100首、杂诗赋1卷30首,在溧水时有《中山覆篑集》(5卷),归国后撰有《帝王年代历》一书,《新唐书·艺文志》还载其著录《崔致远四六》(1卷),可惜除《桂苑笔耕集》外皆不存。近百余年来,韩国学者不断有新的发现,收其集外诗文编为《孤云先生文集》《孤云先生续集》,汇编为《崔文昌侯全集》。

其中,《桂苑笔耕集》的内容十之八九为崔致远代高骈所起草的各类公文。从中可以看到唐代军幕日常文书的繁剧情况、幕府文士所作各类文章的原本状况、在幕文士与府主的特殊关系以及文士间礼尚来往的温雅气度,其中保存了许多中国正史失载的原始史料,记录了晚唐时期不少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研究晚唐历史与文学的珍贵史料。而从崔致远《桂苑笔耕集》和其他一些辑佚材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晚唐要冲之地盱眙、泗州某些真实的历史风貌和文化遗珍。

ecbfcb69-1a4e-4d96-8411-111e78cbac4d.jpg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泗州及周边形势图(图片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崔致远目睹泗州兵祸

晚唐时期藩镇割据,黄巢起义、安南乱起,四海动荡。崔致远参与淮南藩镇机要,多以表、文等形式记录各类战事,反映出唐代末年社会战乱的现实,起到证史、补史的重要价值。唐末中和年间,割据徐州的武宁军节度使(后为感化军节度使)时溥和占据泗州的泗州防御使于涛,围绕泗州和汴河的控制权进行了剧烈的拉锯战,驻节扬州的淮南节度使高骈也卷入了混战。泗州原为徐、濠(濠州,治今安徽省凤阳县)、泗节度使所辖,咸通九至十年(868—869)庞勋起义期间,泗州因顽强抵抗起义军围攻而被朝廷嘉奖,并升为团练州,设防御使镇守,划归淮南节度使管辖,并保持相对独立状态。泗州扼守汴河入淮口,是南北交通枢纽,东南漕粮和财赋均由此输往中原,供应长安。在晚唐时期,北方大部分为半独立的藩镇所割据,唯有东南地区相对安定,因此千里汴河便成为维持唐王朝统治的生命线,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而一旦“仍闻汴路舟车绝”(韦庄《秦妇吟》),朝廷就会在经济上陷入困顿,在政治上对东南地区的控制也会大大削弱。因此,泗州便成为朝廷所重视、南北军阀藩镇所觊觎和反复争夺的要冲。崔致远自唐僖宗广明元年(880)至中和四年(884)投于高骈幕府,定居扬州,参与机要,所以多撰有淮南节度使高骈与时溥、于涛和其他军阀、地方长官的公文。从《桂苑笔耕集》中,可看到晚唐泗州这段屡遭兵燹的痛史。

中和元年(881)初夏,时溥率军开拔到泗州下辖的涟水县,同高骈势力范围内的楚州山阳县(治今淮安市淮安区)、盱眙县隔淮相对,大有鲸吞之势。《桂苑笔耕集》卷十一有《答襄阳郄将军书》,对这次战争冲突记述道:“去岁夏初,早蒙侵伐,呼蚁军于涟水,拒虎旅于淮山。”这次冲突的结果是泗州防御使于涛在淮南节度使高骈的援助下大获全胜。崔致远专门为高骈撰成《贺破淮口贼状》(见《桂苑笔耕集》卷十八),带有渲染色彩地记述了这次战斗的战况:

右某昨日窃聆淮口镇状报,今月八日,诸军合势杀戮狂贼已尽者。伏以徐州贼党,偶因啸聚,敢恣喧张。鸱枭同巢,势必不久;虮虱相吊,生能几何?犹怀拒辙之心,未有返辕之意。伏赖太尉相公雄声远振,妙略潜施,谋安四方,决胜千里,遂使淮山乐境,长承虎豹之威;泗水孤城,免作鲸鲵之饵。功著於暂劳永息,计资於彼竭我盈。小盗旋除,中兴可望,三军之勇气方振,百姓之惊魂再苏。但仰恩威,咸增抃跃。谨只候陈贺。谨状。

现存于韩国庆尚南道河东郡双溪寺旧址的崔致远撰文《双溪寺真鉴禅师碑铭》(罗志 提供)

泗州防御使于涛在泗州防御战中成功击退徐州时溥大军,而被节度使高骈升为右散骑常侍兼御史中丞。崔致远也受命在高骈给于涛的封赏公牒外另附别纸,作为公函另予庆贺,极赞其镇守泗州“能施善政”“独守危城”。此文以《泗州于涛常侍》题收录于《桂苑笔耕集》卷八,其文曰:

常待荣戴貂冠,远驱熊轼,能施善政,遍恤疲氓,暂牧雄州,已安乐国。斯乃郑巨君之甘雨,再润淮边;卜子夏之儒风,重兴泗上。况属彭门叛乱,仍当汴路艰难,独守危城,终摧敌垒,果成茂绩,实验全才。且群师悦挟纩之心,邻孽缩吞舟之口,仁者有勇,信非虚谭。某昨奉诏书,许令军赏,设爵而唯凭帝命,举贤而实契私诚。今则宠换银珰,威兼铁柱,敬申厚礼,用报殊功,楚岸风声,处处而既传灭寇;隋堤柳色,年年而只望行春。拜贺未期,瞻思颇切,某公牒同封送上云云。

早在中和元年,黄巢起义军便攻克长安,占据关中,建立大齐政权,唐僖宗逃往成都。泗州处于大运河漕运干线上,为了维系偏安一隅、摇摇欲坠的唐朝中央政权,唐僖宗更加倚重朱温、李克用、时溥、高骈这样新崛起的地方军阀。一方面唐僖宗下诏书笼络高骈,“卿手下甲兵数少,眼前防虑处多,但保淮南之封疆,协和浙右之师旅,为联全吴越之地,遣朕无东南之忧。言其垂功,固亦不朽。”另一方面,中和二年(882)正月,朝廷任命时溥为催遣纲运租赋防遏使,鼓励他大胆向外争夺地盘,参与扑灭黄巢政权。所谓纲运,即东南地区通过运河等水路向朝廷的首都等地有组织地运输漕粮等重要物资,租赋即东南地区向朝廷缴纳的赋税。于是,时溥以泗州割据一方阻断朝廷漕运为理由,兴兵问罪。为争取政治主动,时溥致书责问高骈和于涛,数落其罪过:“泗州独阻淮河,自牢城垒,使四方多阻,诸道莫通。而又每于朝廷,妄为讪谤。”高骈让崔致远代为回信,宣扬己方的无辜:“其于淮河久阻,道路不通,皆因贵府出兵,不是泗滨为梗。”(《桂苑笔耕集》卷十一《答徐州时溥书》)

中和二年五月开始,徐州和淮泗兵马在盱眙、泗州和淮口等地激烈交锋。根据《桂苑笔耕集》卷十三《请泗州涛充都指挥使》和卷十四《淮口镇将李质充沿淮应接使》《淮阴镇将陈季连充沿淮应接副使》《宋再雄差充水军都知兵马使》几份牒词可以看到,淮泗方面以泗州于涛所部为主力,李质、陈季连为接应兵力,另派宋再雄率长江水师由运河入淮增援。经过激烈的战斗,这场军事冲突最后还是以淮泗获胜、徐州时溥所部退兵而告结束。

不过,逃据蜀中的唐僖宗需要时溥这样的军阀竭尽所能的帮助朝廷剿灭盘踞关中的黄巢,而淮南节度使高骈在扬州东塘观兵后一直保存实力不愿意和黄巢死磕,朝廷已经对高骈放弃了幻想。同时,淮南方面内部也矛盾重重,泗州防御使于涛与高骈在这种“半独立”状态下也渐渐离心离德,其部下与时溥也多有勾连。出于种种考虑,在中和三年(883)初,朝廷作出最终裁决,将泗州重新划归驻节徐州的武宁军节度使时溥管辖,保证徐泗濠三地的完整性。在中和三年二月崔致远为高骈代拟的《谢诏示徐州事宜状》(见《桂苑笔耕集》卷三)中可以明确看出,高骈已经服软,按照朝廷“各保封疆”的旨意退出泗州。故唐末李磎于两年后的中和五年(885)所作《泗州重修鼓角楼记》便称“已而上欲久安徐泗,卒以泗属徐。”同时,原泗州防御使于涛也黯然离任,接替他的郑庾不久即被泗州兵将刘某发动兵变撵跑,泗州虽然重归徐州藩镇,但是这种内部“半独立”状态依然延续。此后,随着中原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的崛起和淮南节度使高骈集团陷于内讧,时溥和高骈两位唐末军阀逐渐式微,唐末围绕泗州控制权而发生的这场争夺战便告一段落。

崔致远记述泗州民情

崔致远在华诗文以“异域视角”,充分展示出晚唐社会文化生活图景,尤其是广大民众饱受战乱之苦、艰难经营民生的状况,在作品中均有着较多的触及。

唐代泗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崔致远的笔下,也多有“江淮为富庶之乡,吴楚乃繁华之地”(《桂苑笔耕集》卷二《请巡幸江淮表》)的评价。然而到了公元9世纪下半叶,庞勋起义、黄巢起义接踵而至,军阀连年混战,南北漕运时断时续,对外经济贸易趋于停顿,这时泗州社会经济已经大不如前。

由于汴河漕运时断时续,泗水在这一时期重新成为南北水陆交通的替代路线。《桂苑笔耕集》卷十《前泗州郑廉常侍》中记述郑廉赴任泗州走的是泗水南下到淮阴县清口(今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北)入淮然后溯淮而上到盱眙、泗州,即“已离泗水,始及淮山”数语。由于兵祸相连,尤其是徐州时溥侵吞泗州的战争,“累兴师旅,来犯封疆,焚郭邑于山阳,掠资财于淮上。”(《桂苑笔耕集》卷三《谢诏示徐州事宜状》)

泗州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反复被战火所破坏。在《桂苑笔耕集》卷十一《答襄阳郄将军书》中,描述这一时期“泗州二年闭垒,一境绝烟,织妇停梭,耕夫释耒,满城军食,犹仰给于弊藩。”此外,黄巢等大军路过泗州,还“惟取丁壮益兵”(《新唐书》卷一五〇《逆臣下·黄巢》),掠夺青壮年劳动力。因此不论是泗州防御使于涛,还是后任的郑庾等地方主官,都面临着泗州军民盼望其“能施善政,遍恤疲氓”,保境安民的期待。

传统社会以农为本,所谓“抚俗所先,劝农为最”,这一时期泗州的工商业一蹶不振,而农业生产则有所恢复。高骈坐镇淮南时期,对于沿淮一带和江淮之间农业发展多有重视。根据《桂苑笔耕集》卷十三《柴严充洪泽雨塘巡官楚州营田》《许权摄观察衙推充洪泽巡官》等公文,可知在中和初年淮南与徐州两方势力激烈争夺沿淮和泗州控制权的战争间隙,高骈还在楚州设置营田使、洪泽设巡官,要求这些官员利用淮河与洪泽浦(此时洪泽湖尚未形成,沿淮两岸分布着洪泽浦等一系列湖泊水泽)水系发达的特点兴修沟渠,发展水利,做到“劝民务本”“耕而不辍”,恢复淮泗地区原来较高的农业水平。高骈还劝谕淮泗等地的地方官员“俾无隳惰,固籍专劝”“无取润于膏腴,苟徇私于毫发”。

为恢复淮泗与汴河水运,高骈在中和初年设置沿淮接应使、沿淮接应副使等武官,负责淮南道水陆漕粮物资的转运保障。《桂苑笔耕集》卷十四便有《淮口镇将李质充沿淮接应使》《淮阴镇将陈季连充沿淮接应副使》的公牒。此外,高骈还在淮泗各州县设立榷酒务,设官管理酒业,由统一官方酿酒,统一发卖,从而获取高额利润,补贴军用。《桂苑笔耕集》卷十三、卷十四有《诸葛殷知榷酒务》《徐莓充榷酒务专知》《柳孝让知白沙场榷酒务》等多篇相关任命官员的公牒。这种对社会经济的管制政策,一方面要“能资美禄,必瞻雄狮”,另一方面又要“百姓无哗”,反映出晚唐五代时期地方军阀对于保财税与稳民生的两难选择,对于泗州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而言,起到的也是“双刃剑”的效果。

崔致远诗咏盱眙

崔致远虽然是新罗人,却也精于汉诗,其诗歌是用汉文写中国事、描中国景,作为泱泱唐诗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记录了他所经之地众多的美景、名胜。《全唐诗》因崔致远不是唐人而未收录其诗,清代同时期日本学者上毛河世宁所编辑的《全唐诗逸》也仅仅收录崔致远诗一首、断语一联。不过,依今人观点,崔致远传世的诗作,除《桂苑笔耕集》(中华书局2007年版)卷二十所收录的六十首外,主要见后世高丽时期诗歌选集《十抄诗》和后世朝鲜半岛和现当代韩国学者编纂辑佚而成的《孤云集》《崔文昌侯全集》等文献中。

8b25ed47-8f3c-44a1-880f-76596f6e3340.jpg

民国四部丛刊本《桂苑笔耕集》书影

今可知崔致远存世诗歌有一百多首,其中包括他归国后所作的诗。近年中国专家从韩国历史上这些诗集中寻觅到不少崔致远的佚诗,其中就包括有其歌咏大江南北的金山寺、姑苏台、大珠山、鄱阳亭等人文景观的诗作。此外,还有数首为诗咏盱眙之作,也颇有文采。

首先,为韩国高丽时代唐文诗集《十抄诗》中所收崔致远的《汴河怀古》诗。诗云:

游子停车试问津,隋堤寂寞没遗尘。

人心自属升平主,柳色全非大业春。

淘浪不留龙舸迹,暮霞空认锦帆新。

莫言炀帝曾亡国,今古奢华尽败身。

其诗歌用晚唐诗人喜用的“怀古”题材,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是非进行评说,对唐代流经盱眙的汴河隋堤柳色、暮霞锦帆等典型景致也作以形象刻画。

第二首同样是《十抄诗》中崔致远因公务来到泗州盱眙县,同盱眙县令李展游赏都梁山水的唱和诗。诗云:

和李展长官冬日游山寺

暂游禅室思依依,为爱溪山似此稀。

胜境唯愁无计住,闲吟不觉有家归。

僧寻泉脉敲冰汲,鹤起松梢摆雪飞。

曾接陶公诗酒兴,世途名利已忘机。

还有一首,就是《孤云集》中收录的崔致远赠予盱眙县令的《秋日再经盱眙县寄李长官》,后被陈尚君主编《全唐诗续拾》(中华书局1992年版)卷三十六收录。诗中的盱眙李姓县令即《和李展长官冬日游山寺》诗中提到的李展。诗云:

孤蓬再此接恩辉,吟对秋风怅有违。

门柳已凋新岁叶,旅人犹著去年衣。

路迷霄汉愁中老,家隔烟波梦里归。

自叹身如春社燕,画梁高处又来飞。

秋冬之际,崔致远两次途经盱眙县,一次同李展县令游赏淮河汴口南岸的盱眙山寺,第二次是寄给李展的赠诗,是对第一次同游的回忆和感怀。

崔致远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东亚文化史和海上丝绸之路交往史上的著名历史人物,在崔致远生活过的扬州,便建有崔致远纪念馆,这是中国外交部批准的国内第一家外国名人纪念馆,也成为扬州这座“大运河原点城市”“世界美食之都”和“东亚文化之都”的靓丽文化品牌。同样,作为中国大运河重要都会的淮安,见证千年大运河和泗州城兴衰变迁的盱眙,更应该不断开拓视野、研究挖掘、古为今用,将崔致远等在中国大运河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史上留下的丰富名人资源及相关文化遗产统筹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让历史文化名城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简介:罗志,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