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人物

林则徐在江苏

2024-12-06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人,清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他本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人生态度,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主持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并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林则徐宦海生涯涉及14个省,而江苏是他一生任官最久的省份。从道光三年(1823)正月至道光四年(1824)八月,在江苏任按察使、署布政使;道光五年(1825)四月至九月在江苏督修南河堤工;道光十一年(1831)七月至十一月再任江宁布政使;道光十二年(1832)二月,任江苏巡抚,直至道光十七年(1837)一月奉召觐见,被任命为湖广总督止。其先后在江苏任官6年,为江苏办了大量实事、好事,同当地开明士绅及广大百姓建立了深厚感情。


一、江苏按察使、署布政使任上


道光三年(1823)正月初七,林则徐升任江苏按察使。江苏按察使主要负责处理江苏全省司法刑狱案件。按照清朝制度,每年秋七月,刑部会审、裁夺各省上报的重犯处分案件。为此,各省督抚、将军要在年初三月内将拟审案件上报刑部。林则徐接旨后,很快赶到苏州上任。他断案如神,执法如山,士绅百姓心悦诚服,林则徐在江苏声名鹊起。


是年夏季,江苏大雨连绵,湖水暴涨,泛滥成灾,临江沿湖(太湖)的30多个州县,房屋被淹,庄稼颗粒无收,成千上万的灾民无家可归,到处漂泊。林则徐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情形必然引发社会动荡不安,他深感忧虑。然而,官府地主照旧逼税追租,松江灾民无以为生,走投无路,常常聚集起来向官府请愿,愤怒的情绪一触即发。


时任松江府娄县(今上海市松江区西南)知县李传簪勘灾报赈不力,灾民曾聚集县署请愿,又有地保、乡民不断呼吁,李传簪不得不下乡勘灾。此时上报灾情办赈的期限已过,李传簪害怕激起事端,答应上省求发银米。松江府知府杨树基得知此事,认为不合报赈制度,阻止李传簪上省。消息传开,民情不服。七月十五日,受灾严重的四十三保十七图及附近九图(保、图为明、清时基层单位名称)等处的饥民100余人,各携饭箩,拥到松江府署请愿。


恰巧这天赴府署附近城隍庙烧香还愿的乡民很多,看到饥民请愿,纷纷簇拥围观,府署大堂地窄人多,拥挤间将大堂暖阁外半截栏杆挤倒。站堂皂隶大声呵斥,激怒了请愿和围观的群众,引发骚乱。事发后,提督带兵前来弹压,驱散群众,并拘捕了9人。杨树基于第三天上报江苏巡抚韩文绮。杨树基在处理此次事件的过程中,开始主要从重穷诘究办,后来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将娄县知县李传簪革职,发军台效力赎罪,松江知府杨树基交部查议,对老百姓则尽可能地从宽处理,不加严惩。林则徐此举既对失职的官吏作出处分,又对普通百姓体现了宽容,从而缓和了官府与饥民的紧张关系,防止了矛盾的激化,得到社会的普遍赞赏,林则徐也因此被称为“林青天”。


彼时,作为江苏按察使的林则徐虽非赈灾的主管官员,但仍对江苏的赈务十分关心,尤其关注大灾过后灾民安置、恢复生产等善后工作。他建议韩文绮等实行“禁雍积(严禁粮食囤积居奇等投机倒把活动)、广劝募(广泛发动富绅殷户开仓施赈)、招徕商贾,免关税(鼓励外地米商到灾区售粮,免去关税)、蠲征缓赋(重灾区免本年税赋,轻灾区暂缓征粮)、查贫民,赈饥者(普查灾情,及时施钱米于饥贫者)”等措施,韩文绮觉得意见可行,便立即予以采纳。林则徐在灾区大力举办赈济,掩埋尸体,设立医药局;又推行“当牛”的办法,让农民在冬天以耕牛向官府抵借款粮,次年春天用原价赎回,既使灾民能平稳过冬,又保护了畜力。他还行文各州县人员深入乡间,逐一调查,据实上报灾情,以相应减缓征赋;还要求乡绅同官府合作,携手压低米价,救济灾民。


应该说,林则徐在重灾面前,对灾民更多的是怀有一种怜悯之情。他认为“官不足悯,而民可悯,民即不尽可悯而农民可悯,而农民之勤者尤可悯”。面对百姓在重灾中所承受的重负,他能够发出“民何以堪”的呼声,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在赈灾中,林则徐还采取灵活可行的办法,招徕川、湖米商,免去他们的关税,鼓励他们贩米来苏州。由此,增加粮食来源,以防止奸商乘机操纵米市。又由于米商彼此竞争,“价不禁而自跌”,安定了人心,稳定了灾区秩序。


林则徐在采取大规模赈灾行动的同时鼓励灾民生产自救,“自觅生路”。他认为国家虽然愿意拯救饥民,却力量有限,即便动用全部储备粮,也难保不饿死人。他指出,抗灾救荒是全民全社会一致的行动,“在官不可不尽心,而在民不可不尽力”。只有上下一心,精诚团结,把劳动力迅速投入恢复农业上去,围圩补种,才可渡过难关。林则徐的这种将国家赈灾同灾民自救结合起来的方法,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江苏全省大灾之后恢复生产的能力,博得了有识者的击节叫好。更难能可贵的是办赈本是当时各级官吏中饱私囊的极好机会,而林则徐却为官清廉,一身正气。他在办赈中极力去其流弊,讲求实效。因此,江苏虽然灾情比较严重,但极少有人因此而挨饿。时人作联称赞他:“为政若作真书,绵密无间;爱民如保赤子,体贴入微。”


道光三年(1823)十月初,林则徐赴京述职。十一月初,抵达北京。初八、九日,道光帝两次召见他,特别表示嘉奖勉励,并希望他“勉为良吏”。这次觐见,林则徐在北京停留天数不多,十二月即返苏州。抵达苏州当日,就奉命以江苏按察使署理(代理)江宁布政使,负责综理全省灾赈事务。

这时,长江两岸地区的灾情仍十分严重。地主、奸商乘机囤积居奇,一些大地主带头抗拒捐赈,甚至把官府“劝捐”说成是“勒派”,暗中阻挠,致使饥荒之年,每斗米的价钱涨至六七百文;受灾农民“结队成群,沿门索讨,或名为‘坐饭’,或号曰‘并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林则徐面对这种局势,一面发布告示警告闹事灾民,同时还采取强硬措施,“劝谕”官吏、地主捐赈,并严禁米行、铺户囤米抬价。


传说户部尚书潘世恩此间正好守孝在家。林则徐访知他家囤积有白米万余石,便亲自前往潘府拜会潘尚书,恳请他起个带头作用,幵仓放米。潘世恩却故意叫穷,称仓内空空如也。林则徐将计就计,便说既然如此,那么公家就借空仓储米以赈灾民如何?潘世恩无奈只得硬着头皮答应借仓。林则徐当即令衙役以布政司的名义将潘家所有粮仓查封。第二天,林则徐又带着衙役前来,称要转输赈粮至此。可揭去封条打开粮仓一看,里面堆积满满的都是白花花的上等大米。潘世恩见状只好同意捐赈放粮。各地富户商贾见户部尚书已开了头,大势难挡,便纷纷响应捐赈平粜。


在此基础上,林则徐还通过枫桥、王露庵、游关、望亭等地的米贩,将江苏急需米粮、米粮售价看涨的信息传递给外地米商,同时又宣布对外商减免关税等种种政策。一时,川、湘米船皆争相入苏,彼此争售,粮价自动下落。这种引进外粮的政策,打击了本地囤积居奇的奸商,稳定了江苏的社会局势。


在腐败的清朝官场上,林则徐的做法实属罕见,得到赈灾实惠的灾民十分感激他,都说:“林使君之德,生活我也。”两江总督孙玉庭和南河河道总督黎世序,一致推举他总办两省七府水利。道光帝也很信任他,说:“即朕特派,非伊而谁!”


二、江宁布政使任上


道光十一年(1831)夏季,江苏又发大水,沿江一带水灾严重,人民食不果腹,四处流亡。两江总督陶澍、江苏巡抚程祖洛欲紧急征调河南米麦,时任河南布政使的林则徐立即予以积极配合。


由于林则徐有办理赈灾事务的经验,陶澍便奏请朝廷调林则徐来江苏主持赈灾事务。道光帝准奏,并降旨调林则徐任江宁布政使,命他即刻赶赴新任。林则徐在接到调令的第二天,即动身南下。他没有沿驿道由皖直接入苏,而是取道商丘沿黄河经徐州、清江浦入运河,再经扬州、镇江至江宁。一路边采办赈粮边勘察灾情。他在路经商丘刘家口时,采买了小麦3万石,乘船亲自督运进苏。从清江浦入运河后,他亲自踏勘了桃源、宝应、高邮、甘泉、江都以及长江段的仪征、六合、上元、江宁等重灾区。抵江宁后,他又向两江总督陶澍建议在江苏境内施行他于道光三年(1823)第一次署江宁布政使时所施行过的“倡率劝捐以周贫乏、资送流民以免羁留、收养老病以免流徙、劝收幼孩以免遗弃、劝谕业户以养佃农、验瘗尸棺以免暴露、多设粜厂以平市价、变通煮粥以资熟食、捐给絮袄以御冬寒、劝施籽种以备种植、禁止烧锅以裕谷食、收牧牛只以备春耕”等12条措施。陶澍当即采纳并奏请朝廷同意后紧急颁布施行。


道光十一年(1831)十月,江南灾情刚刚安定,林则徐又受钦差、工部尚书朱士彦推荐,奉命专管灾情最严重的江北赈抚事宜。他“周历淮扬一带,查勘督办”,兢兢业业,没有一丝空闲。同时,他因为历年的“宣力勤劳”,政誉鹊起,很是得道光帝的赏识。


三、江苏巡抚任上


道光十二年(1832)二月十八日,林则徐调任江苏巡抚。江苏多水,河网密布,由于河道年久失修,多淤塞或坍塌,水患频发。江苏又是富庶的米乡,是征粮纳赋的重要地区。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和太仓州这四府一州之地,方圆仅500里,却比浙江省征粮多1倍,比江西多3倍,比湖广多10余倍不止,农民负担极为沉重。


道光十三年(1833)夏秋之交,江淮一带暴发了特大水灾,沿江府县十之七八被江水淹没。上元、江宁等6县更是一片汪洋。九、十月间,苏南的太仓、镇洋、嘉定、宝山4州县又连遭风雨袭击,灾情十分严重。农民流离失所,手工业者大量失业,灾民们露宿街头,奄奄待毙。林则徐见状,心急如焚。


面对这种局势,林则徐火速与陶澍往来函商,准备奏请道光帝缓征江南漕赋,并拨发赈银,以解燃眉之急。按大清律,巡抚本没有办理漕政的职权,而且报告秋灾请求缓征漕赋的时间,按规定不准超过九月底,此时已经远远超出时效。然恰在此时,军机处又递来道光帝的谕旨,其中训斥道:“近年江苏等省几于无岁不缓,无年不赈,国家经费有常,岂容以展缓旷典,年复一年,视为相沿成例?”又说:“该督抚等不肯为国任怨,不以国计为亟,是国家徒有加惠之名,而百姓无受惠之实,无非不堪下吏私充囊橐,大吏只知博取声誉。”缓征漕赋已经没有获准的希望。林则徐忧虑不安,苦苦思索着解决灾情的办法。


道光十三年(1833)十一月十三日,林则徐决定不顾报秋灾限期的成例和朝旨责难,单独密奏《江苏阴雨连绵田稻歉收情形片》,力陈江苏连年灾歉之重、钱漕之累、社会之不稳定,洋洋数千言,为民请命,坚决请求缓征受灾地区的漕赋。


在奏疏中,林则徐说:

窃维尽职之道,原以国计为最先,而囯计与民生实相维系。朝廷之度支积贮无一不出于民,故下恤民生正所以上筹国计,所谓民为邦本也……就苏州一府额田六百万亩计之,即已少米三百余万石。合之四府一州,短少之米有不堪设想者。民间积欠已久,盖藏本极空虚,当此秋成之余,粮价日昂,实从来所未见!来岁青黄不接,不知更当何如?小民口食无资而欲强其完纳,即追呼敲扑,法令亦有时而穷……但民间困苦颠连,尚非语言所能尽。本年漕务自须极力督办,而睹此景象,时时恐滋事端……倘通盘筹划,有可暂纾民力之处,总求恩出自上,多宽一分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气。


力抒己见,以动天心。林则徐不顾成例违逆圣意而行事,其实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道光帝看了奏折后,果然不满意,下旨密令陶澍追查此事。陶澍暗中向林则徐传递了消息,林则徐立即写信给陶澍,历数灾情之重,农民生计艰难、流离失所、朝夕不饱的万难之状。他向陶澍表示,将来如果朝廷怪罪下来,愿意独自承担责任。不过,他还是希望能得到陶澍的支持。陶澍不负所望,上奏道光帝,支持林则徐。道光帝通盘考虑后,最终同意了林、陶的意见。


消息传来,江苏百姓皆交口称颂。林则徐甘冒风险、为民请愿,一时传为佳话。他之所以肯如此行事,主要原因还在于他富有政治远见。他已意识到“民为邦本”“食为民天”,“竭泽而渔”只会危害国家。因此,他认为“固不可废法,尤不可穷治”,必须给人民留一条赖以生存的活路。林则徐从政后,始终对“政事”和“民生”十分在意,此次为民请命正是他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在紧急救灾后,林则徐即着手办赈,他大力剔除弊端,制定规则。设立义仓,储藏义米,以储粮赈灾。当地生员也被动员起来参加赈灾,动员这些未沾染官场恶习的士子来办赈不仅可以杜绝胥吏的舞弊,还可以使这些读书人在实践中增长阅历和才干。此外,林则徐还动员灾民开展生产自救,极力动员逃荒在外的灾民尽早返回家园,排除积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补种蔬菜、庄稼,以求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林则徐在赈灾过程中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灾民可参加兴修水利的劳动,自食其力;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则从工程办事费中拨款赈济。


林则徐采取的一系列赈灾措施,不仅使灾区秩序迅速恢复,而且救灾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充分显示了他的政治才干,他“清官”“好官”的美名在江苏百姓中广为流传。


苏、松地区是江苏的重赋之地,也是重灾之地。从东北白茆口(与崇明岛平行)往东南吴淞口,依次有白茆河、浏河、吴淞江(苏州河)和黄浦江4条大河并行。它们西与阳澄湖、澄湖、淀山湖、太湖和大运河相连,东入长江通大海,本来河网稠密,港汊遍布,对于蓄洪引调、发展水利都十分有利。但因为年久失修,四江壅塞,每逢大雨洪峰,反倒变利为害,漫溢四野,夺田淹屋,常使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显然,四江通则苏松富,四江阻则苏松苦,挑浚四江是苏松致富的关键。四江之中则又以浏河、白茆河影响最大。道光四年(1824)秋,林则徐奉旨总办江浙七府水利,曾督促查勘吴淞江、黄浦江和浏河三江水道,并拟就一套疏浚方案。不巧因母亲逝世而回乡奔丧,于是由贺长龄接办了吴淞、黄浦两江水利。当年,黄浦江挑浚;1年后,吴淞江水利也完工了。剩下的浏河、白茆河因工程耗费大、无处筹措款项而搁置下来。


道光十三年(1833)底,林则徐在陶澍的支持下,开始筹划挑浚事宜,由布政使陈銮、按察使李彦章以及黄冕等人分工负责。由于历年积存的水利专款有限,请拨官款也很困难。林则徐和陶澍商议,决定另辟蹊径,倡导官民捐款合办。浏河工程共计长约1.05万丈,预估费银16.5万余两,由官府借支;白茆河工程长约0.78万丈,预估费银11万两,林则徐决定由官民捐资兴办。为筹集资金,他多方筹措,还带头捐银1000两。他的行动,使江苏官民甚为感动,纷纷踊跃捐资,很快凑足经费。道光十四年(1834)三月,两条河挑浚工程同时完工。


在疏浚方式上,林则徐颇费一番心思。他和陈銮反复商议,决定利用北高而南低的地势,采取挑成清水长河的方法,并在入海口修筑石坝,设置涵闸,用以调节水量,控制泥沙,并防止海潮倒灌。


两河动工后,林则徐亲赴现场验查、巡视、督工,确保工程质量,严防偷工减料,营私舞弊。他“每坐小舟,数往来河中,察勤惰、测深浅,与役人相劳苦”。在疏浚工程中,他讲究实效,反对浪费,注意节省开支。浏河、白茆河完工后,经费略有结余,他又把节余的经费,投入到以后的水利工程当中去。


疏浚浏河、白茆河在当时都是较大的工程。林则徐等人在治理方法上的创新在江南水利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疏浚后的两河,因地势而导,成效十分显著,在道光十四年(1834)江苏的大水和次年的大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浏河、白茆河不直接通海,既切断与长江的航运联系,又造成本身泥沙的淤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这则是林则徐、陶澍等人始料未及的。


此后,林则徐又筹划疏浚了丹阳至丹徒段运河和练湖。这段运河是江浙两省漕船必经之地,也是运河南北交往的咽喉要道。然此段运河水深虽可以通漕运,但河水满溢,易淹没农田;水浅,利于农耕,漕船却不能通过。对此,林则徐与他的同乡好友李彦章亲往勘查,并与陶澍劝谕民间捐款,集资在附近的练湖筑坝,待运河水满,引水入坝。同时修复利用一古“涵洞”,筑坝引水“以灌堤外民田”,这样既利漕又利民。他还在练湖附近修筑正闸、越闸各1座,将单孔闸改为双孔闸,并修复了因河道变迁而失去效用的张官渡闸,保证了漕运畅通。


道光十六年(1836)十月,林则徐来到盐城等地私访。盐城的皮大河河床宽大,是当时苏北地区河流东入黄海的一条要道。由于河道年久淤积,河床多为淤泥充塞,为使皮大河遇水患可畅泄,逢干旱可灌溉,他乘小船测量河道的深、宽,并向河两岸的百姓了解河道情况,听取老农的治河经验。


林则徐这种“实事求是、不涉时趋”的务实作风,以及“在官事无巨细必躬亲”的认真态度,在当时的官场是不多见的。在道光十二年至道光十五年(1832—1835)的4年内,林则徐主持疏浚的河道、港汊、塘湖有六七十处之多。他几乎对每一处水利工程,都要亲自过问预算、开支情况以及完工结算,力争不超支、不拖欠,有盈余。他深知治水工程款项不论是官方拨款,还是民间捐助,都是广大人民的血汗钱,所以他总是精打细算、锱铢必较,努力将钱用在实处,花在刀刃上。


林则徐在江苏大兴水利,这是他经世致用、力行改革的重大成绩,也是他为拯救积贫积弱的中国做出的努力。其水利工程造福了江浙百姓,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他们对林则徐更是感激不尽,争相传颂他的功绩,甚至称他有“海瑞之严峻,周忱之干略和汤斌之公平”。


〔作者简介:铁艳,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志总编辑室(黄河年鉴社)副主任,编审。〕


栏目编辑:郭家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