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人物

申海芹:周恩来外祖父的为官之道

2024-12-12    

他一生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做了36年地方官,经历了从军征战、治理河道、统管府县等多个职位,被清河地方志书称为“清河三青天”之首,现代学者张熙侯在《淮阴风土记》中称赞他为“循吏”。


IMG_256IMG_257

九里石塘(图片源于搜狐)


他修筑的九里石塘,是江南运河有史以来最坚固、最完整的一条临水道路,被称为江南的“水上长城”;因在运河治理上贡献卓越,他被誉为“运河边的筑圩代城”的功臣‌。他在去世前一晚,给即将出生的外孙留下“灵魂三件套”,助其成为后世的一品大员。


他就是周恩来总理的外祖父万青选。


IMG_258

万青选像



万青选(1818--1898),字泉甫,号少云,祖籍江西南昌。万青选不仅外表温润如玉,还集收藏、篆刻、书法于一身,尤其他的书法,真草隶篆,四体皆工,法度俨然。翩翩公子多才多艺,不但自己当官,还是根正苗红的官二代。据史料记载,万青选的家族是清代南昌县的望族,家族中担任各类官职的人数有18人,其中担任正七品以上官职的有14 人。


万青选的祖父万廷兰,殿试为二甲第48名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顺天府怀柔县知县、署北路同知总办北路兵差、署顺天府通判、河间府献县知县、顺天府通州知州。他在任期间,淳风俗,息诉讼;建书院,修县志,兴文教;督修永定河工,革漕运之弊;免除百姓徭役负担。为官四方,颇有政声,尤其在文人士大夫中,圈粉无数,声誉极高。


IMG_260

图片源于文史淮安


万青选的父亲万承紫,为官中河通判。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或县处级官员。他曾署理淮安府外南同知,还担任过“桃北同知”。同知是明清时期的地方官职,品级为正五品。主要负责管理盐、粮、捕盗、江防、河工、水利、抚绥民夷等事务。他还‌历任清河等5县知县。清道光年间,治理过淮河、洪泽湖,是赫赫有名的治水专家。


IMG_261

淮河(图片源于知乎)


IMG_262

洪泽湖


咸丰五年 (公元1855),万承紫以主簿调任宝应。当时宝应水位偏低,百余艘商船聚集在闸口,船主们纷纷向他行贿,请求放行。他严词拒贿,并说放水肯定是不行的,现在最要紧的是保证农田水位,让百姓种的庄稼存活才是硬道理。


上辈清廉勤政的家风,深深影响着万青选。万青选当官后,先后在淮安、清河、安东、盐城、震泽县和江浦县等地任职。他在清河三任知县,最后升为淮安府里河同知,并曾代理过淮安知府,官阶为正五品,相当于厅级干部,口碑一流,好评如潮。据《清河县志》记载,史上在同一个地方三次任知县且达十年之久的,惟他一人。


万青选先后娶了两房夫人,原配是江西南昌李氏,继室是清河女子张氏。周恩来的生母万冬儿,便是继室张氏所生。万青选曾在淮安清江浦运河北岸十里长街置了99间房屋,俗称“万公馆”。周恩来总理童年时代曾在此生活、读书。


地方志书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清廷派副将陈国瑞围剿捻军。兵过清河时,向万青选索要军粮,说要不给,老子就抢。万青选说:“市墟无处得米,我举家数十人皆食粥。”陈国瑞不信,闯入厨房一看,果然一锅粥。第二日,陈国瑞拜曰:“我遍访百姓悉称君廉明慈爱,真大好官,请以兄事君。”


万青选不仅为官清廉,而且政绩斐然。据《万青选传》记载,万青选三任清河(现淮安市淮阴区)知县时,光绪二年(1876)秋天,清河县境内遭遇特大旱灾和蝗灾,秋禾焦枯,颗粒无收,灾民“道馑相望”,万青选体察民情,佛心一动,上书呈请驻节淮安府城的漕运总督文彬,设厂施粥。通过大型赈济惠民活动,最终救活了十多万民众。


IMG_263

古代施粥(图片源于网络)


在此期间,为保清江平安,他还“首议筑运河两岸土圩,周廻二十余里”。同年十二月,安徽来的匪寇,渡过盐河,攻陷王营。万青选“亲督壮勇,檄五里庄乡练夹击,阵擒匪首任平六人,余匪溃遁”。万青选不但给足了清河县百姓满满的的安全感,还在乡间筑土圩数十处,周回二十余里。此次“实弹演习”,不但让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了安居乐业的处所,又让水患得到了治理,同时又可以抵御贼寇,可谓“买一送二”巨划算。


IMG_264

清代农耕(图片源于新浪新闻)


《光绪淮安府志》记载,万青选在江南任官时,江南的富庶繁华、农耕技术的先进、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以及江南地区水网密布、水利和航运的发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到苏北以后,针对清河县农民单纯种植粮食的耕作制度,作出规划和部署,把江南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理念,立刻复制粘贴给当地百姓。


万青选劝导只种粮食的农民,改种经济价值高的棉花和桑树,并从江南高价雇请技工师,教农民采棉纺纱、养蚕缫丝、织布织绸,走多种经营和学工、兴工的新路。据说当时从山阳县(今淮安区)的河下镇,到清河县(今淮阴区)马头镇,可谓“户户皆闻织机声”。万青选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IMG_265

养蚕缫丝与棉布生产图


万家不但世代都是廉洁清官,还有治水的传统。万青选的伯父万承纪,在嘉庆十九年做过山阳县的知县,道光四年、五年做过外南同知,负责黄河河工,担任淮安知府。


万青选的父亲万承紫,于道光五年五月,接替其兄万承纪署外河同知。三个月后,万承纪又接替弟弟任外河同知,而万承紫调任中河通判。


黄、淮、运交汇地带,在黄河北徙前,属疑难杂症,一般技术根本治不好,而万承纪、万承紫兄弟,凭善于治水,从普通秘书晋升到外河同知、中河通判这样的官职,可谓是有真功夫的。


IMG_266

淮安水利枢纽


到了万青选治水时,凭着从小耳闻目睹和长辈们的成功经验,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非科班出生的他,俨然成为一名水利专家。据说,他能根据水的流速、颜色,看一看,闻一闻,即可推测水情。


万青选每到任一地,每天早上按时打卡上班,晚上熬夜加班,不但勤于政务,日常生活也极其简单,官邸中只让女儿照料他的生活。他的女儿就是周恩来的母亲万冬儿。


IMG_267

万冬儿画像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也就是周恩来总理出生的第二天,万青选在徐州运河同知任上驾鹤西去,享年80岁。在他临终前,牛人万青选给未曾谋面的外孙留下了“三件套”伴手礼:一句话,一个人,一楼书。


一句话,就是要求周恩来的父母对孩子“务必精心教养十年,助其修成正果,成就大业。”历史证明,周恩来最终成为了国际风云人物。陈毅说他“真正廉洁奉公,以正治国”;女粉丝冰心女士不好意思说周是自己的偶像,只说他是亿万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而肯尼迪夫人杰奎琳的表述热辣滚烫:“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


IMG_268


独特的人格魅力与无私奉献精神,感天动地的崇高风范和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让全世界都为之疯狂迷恋。周恩来去世后,联合国降半旗致哀。这份殊荣,若万青选地下有知,应该会坐起来点赞加好评吧。


一个人就是女儿万冬儿。千金大小姐万冬儿从小跟着万青选出入于各个官府大户,早就练就了一身巾帼不让须眉的本领。嫁到名门望族的周家后,迎来送往,处理复杂家务,包括婚丧嫁娶,游刃有余。而她每天总有意识的把周恩来带在身边。母亲万冬儿的熏陶,外祖父万青选的故事,为周恩来从政后的为官之道,树立了标杆。


周恩来六岁时,万冬儿为让儿子有更好的读书环境,带他回到娘家“万公馆”定居。在这里,一楼藏书不仅滋养了周恩来的心灵,也滋养了他的文学素养、玉树临风的儒雅气质和“天下为公”的博大情怀。为国为党,鞠躬尽瘁,成就了千秋大业。万青选的遗愿,到此完美闭环。


IMG_270

周恩来与生母(图片源于荔枝新闻)


据《光绪淮安府志》《光绪丙子清河县志》和《民国续纂清河县志》等地方志书记载,万青选在淮安的任职时间长达十余年。在卒后十余年,由于他为官清正廉洁,体恤百姓,清河县百姓请朝廷批准祭祀。淮安府在越河街的堤坝旁建祠祭祀,以表后人对他的景仰与怀念之情,当地百姓恭称之为“万公祠”。遗址位于淮安市清浦区境内原大闸口东南的旧轮船站旁。


参考资料:

赖晨《清末治水专家万青选》


作者简介:申海芹,笔名安晴,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情影像志》特聘总撰稿,江苏省大众文学艺术院常务理事,江苏省影视评论学会理事,淮安市政协特聘文史专家,淮阴作家协会副主席。参与编纂《淮阴区志(1978—2008)》《淮阴年鉴》《淮阴这片土地》等,助审《<王家营志><泗口考>译读》,出版散文集《花开的声音》《三月如歌》,主编诗集《野山风雨长》等。《诗词里的人生》《清代治水专家郭大昌》《沧桑西坝》《握一把乡愁》《风雅》《烟岚云岫 击筑而歌》等诗歌、散文、评论文章入选《人民日报》《方志中国》《中国学术周报》《中国作家网》《2010年中国散文经典》《2013年精短美文精选》《江苏地方志》《江苏散文双年鉴》《新华日报》《文艺报》《雨花》等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散文《在时间深处静静飘香》等连续十多年入选语文高考模拟阅读理解题。《一行脚印一行诗》《盐梅佐鼎》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后,被全国一百多家纪委网站转载。荣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三十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