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与年鉴编纂观念的更新
提 要:年鉴编纂要以《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指导,充分认识和准确反映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更新观念,使年鉴真正贴近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征。
关键词: 年鉴编纂 市场经济 更新观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不仅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对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且也给我们进一步更新观念,强化年鉴的创新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综合年鉴是记载一个特定的地域,在一个特定的年度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的资料工具书。它通过科学的设计、合理的编排和凝炼的信息资料来反映社会实践。客观的社会实践是年鉴的记述对象。社会实践的变化决定了年鉴记述的内容必然发生变化。年鉴的创新要与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同步,需要深切感知社会实践,进一步更新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特征的论述和重大的理论突破给我们深切感知社会实践、进一步更新观念提供了动力和依据。
《决定》根据党的十六大的要求明确提出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等“五个统筹”,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等“五个坚持”。这“五个统筹”、“五个坚持”蕴涵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对这些基本特征的表述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主要表现为: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股份制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方式。一种所有制先进与否,主要体现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从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特点分析,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搞活国有经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对年鉴工作者进一步更新观念,深刻认识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准确、实事求是地记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经济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决定》指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提高到了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高度,并且给予三个“有利于”的肯定。这个观点给年鉴编纂者的启示是:必须明确所有制与产权制度的关系,深刻阐述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和重要地位。以往年鉴对“产权”资料的记载是一个空白。从年鉴编纂的实践来看,对“产权”的概念空缺或对其疑虑恐怕是个重要的原因。深刻理解这一理论的意义,在年鉴中记载和反映产权制度建立的客观过程以及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地位,是年鉴应该承担的责任。惟有这样,才能完整地、准确地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
三,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市场化原则发展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代,“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模式使得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步融入全球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这种管理模式日益显现出它的弊端。《决定》把“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列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要求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一些社会公益事业将由原来的政府管理转向由政府支持、社会自律性组织管理或协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这些自律性组织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凸现。
这个观点给年鉴编纂者的启示是:年鉴编纂必须重新认识和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中两个不可或缺的“轮子”:“政府职能的转变”在体制改革中循序渐进进行,它将使政府从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有利于经济发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有利于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决策程序,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的落实,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稳定、持续发展;社会自律性组织作为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助手,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将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逐步成为管理和协调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它们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之一,作系统的、整体的反映,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实践对年鉴的客观要求。
自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来,十年的奋斗,十年的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架已经基本形成。只有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才能进一步更新观念,准确、完整地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使年鉴真正贴近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征,发挥年鉴应有的社会功能。
(联系地址:上海市西康路1369号4楼上海年鉴杂志社 邮编:200060)
(责任编辑 徐瑞君)
- 上一篇:有感区县修志工作的创新
- 下一篇:读志用志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