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成果 >>> 志鉴研究

年鉴条目编写规范初探

2013-01-31    

        条目是年鉴的基本表现手段,是记载资料的主体。条目的规范化,直接关系到整部年鉴的优劣。

一、条目的类型

        条目的类型,年鉴界没有形成统一看法。本人主张分3种。

        综合性条目,即“综述”或“概况”条目。内容一般为本部门的年度工作思路或工作目标,主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单位和个人获得的主要荣誉,其它条目不能涵盖的一般工作等等。

        常规性条目,是指反映部门工作职能,产业主要范围,正常开展的重大活动等方面情况,是大体上每年都要设置的基本条目。

        专题性条目,是指单独记述某一具体事物的专门条目。它以社会生活中某个比较特殊的点的情况为主,有一事一议的特点,是年鉴常编常新的基础,取材标准是大事、要事、新事、特别事。

        以一个部门的记述为例,先由综合性条目概括一年的基本情况,让读者了解到整体情况;然后由常规性条目分述各个条块工作,让读者探知各个分部门的详细情况;最后通过专题性条目把一年的大事、要事、新事作专一记述,让读者深入了解一年来的突出事情。这样,分门别类,情况清晰明了。

        目前,很多县(市)年鉴不设常规性条目,而是把它们融进综合性条目和专题性条目中。其结果是,概况不概,专题不专,概况(综述)内容繁多;专题性条目标题不能很好地囊括内容,牵强附会。

因此,本人以为设置3类条目,是有其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能充分体现年鉴的条理性、系统性和常编常新原则。

二、条目的内容

        写当年事,不回顾不预测。年鉴反映的是当年事,回顾历史交由“志”去记述。预测也不是年鉴的要求,年鉴可以为有关部门预测提供详实的资料,但自身并不参与预测。

        有一说一,直陈其事。开门见山,不用导语,不夸张,不贬低,客观陈述,不要有主观的议论、阐述、分析。

        不说假话,真实记述。做到这一点,必须确保所载事实的来源可靠。应尽可能使用第一手资料。如果是二手资料,应与当事人、亲历者核实。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材料,绝不能作为记载的依据。

        言简事丰。文字要精炼,信息量要大。这是对撰写者和编辑的高要求。对搜集来的资料要进行研究、分析,剔除无信息量的,压缩信息量小的,挤去“水分”。这是对资料过滤、沉淀、压缩、结晶的过程。

三、条目标题

        这里讲条目的标题,主要是针对专题性条目而言。综合性条目,只有概况或综述两种称法。常规性条目,以该部门所管理或负责的行业特征作为标题。如乡镇,其常规性条目可设有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社会事业等。

        望题知意。条目标题应该是条目内容的主题词,起概括内容、提示范围的作用,因此要直观明了。使读者一览便知,并能激发阅读的欲望。条目标题切忌概念化,以内容空泛的词语来命题。

        求实避虚。标题要避免抽象运用程度性副词和形容词,如“大力开展”、“迅速增加”、“保持良好势头”等。要具体、客观、实在,尽量量化。

        概括精炼。应在条目标题主题完整的前提下,尽量压缩文字,但长短宜根据主题内容而定,不可一刀切。

        条目标题只用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明确的主题即可,切忌故弄玄虚,切忌像总结报告中的小标题和新闻标题一样,运用对偶方式,设两句话,或分主标题和副标题,结果是不伦不类,弄巧成拙。

四、条目的文体

         一是不同于总结、工作报告等。工作总结、条目的表达方式是以说明为主,兼有记叙,不加描写,不加议论的。但年鉴条目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又与其它运用说明、记叙表达方式的文体有所不同。汇报等虚话、空话、套话多,信息含量少;使用第一人称,而非客观叙述;采用“积极”、“认真”等模糊语言,没有衡量尺度,缺少资料价值;自我评价、自我议论,与年鉴“叙而不论”的要求相悖;提出今后的计划或设想,也不符合年鉴工具性、史册性的要求。

          二是不同于新闻报道、特写、报告文学等。新闻侧重于宣传,一般不会像年鉴那样门类齐全,方方面面的信息和资料都顾及到。表述方式虽以记叙为主,但可以渲染气氛,有文学气息,有时还可加评论。

          三是不同于史志。年鉴和史志相同之处在于都要用事实说话,史书是按一定的历史观点选择并组织材料,记述加评述,得出结论。而年鉴是充分利用占有的资料,通过选题和资料的取舍,可以体现观点,不必加评论。志书强调竖写时纵不断主线,重点写好事物的发端、转折和现状,依时为序,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年鉴则以介绍情况、说明现状、纵横比较为目的,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兼有记述。

          四是不同于教科书的说明文体。教科书一般对知识进行介绍、解释、说明,目的在于让读者掌握知识;年鉴条目主要是让读者掌握客观资料信息,是对事物发展变化情况的动态说明,有些名词术语的解释,可在条目后加注,也可加页下注。

          年鉴条目主要反映的是动态信息,事物的发展变化,它开门见山,直陈其事,说明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和结果,不加描写,不叙枝蔓,不纠缠过程,实际上不是在沿一条线叙述,而是选择几个有意义的信息点加以说明,涉及的是一些信息要素。有时,为了说明得更清楚,还要另外增加一些背景材料,也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但只对有信息含量的要素加以说明。如模范人物条目,选择简历、主要事迹、获得的荣誉称号加以说明,是按时序结构和逻辑结构安排的,不去描写人物的具体外貌、动作、心理活动,也不去记述人物的具体活动。

(责任编辑 缪小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