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成果 >>> 志鉴研究

要重视开展读鉴用鉴工作

2013-01-30    

        近几年,我国方志界比较重视读志用志,并已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丰硕成果,而年鉴界对读鉴用鉴还没有高度重视。本文的目的,旨在引起年鉴界同仁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并进行研究。

一、要提高对读鉴用鉴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有人认为年鉴编纂部门的任务是编年鉴,编好出版了,就算任务完成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我们应该把对读鉴用鉴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应有的高度。一是要认识到开展读鉴用鉴工作是实现年鉴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二是要认识到开展读鉴用鉴,主动服务大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我们年鉴界经常叹苦经:年鉴工作难开展,不被人重视。这种现象确实普遍存在。但是,我们也应该反省,从自身多找原因。我们的工作为什么不被人重视?一个人要被社会敬重,首先要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作出显著成绩,对社会作出较大贡献,也就是要有所作为。作为年鉴编纂部门,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所贡献,才会受到本地领导和其他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欢迎。一味地埋怨是没用的。我们惟有认识到做好读鉴用鉴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主动积极地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服务,才能有所作为,才能使我们“热”起来,“红”起来。如果年鉴编纂部门只顾关门编鉴,没有做好读鉴用鉴这篇大文章,因而不被领导重视,是很自然的事,也难为其他部门和社会各界所了解。我们只有自觉地认识到读鉴用鉴工作的重要性,开创性地做好读鉴用鉴工作,切实有效地发挥年鉴的服务功能,才能大有作为,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开展读鉴用鉴工作,首先要解决好年鉴的有用和好用问题

        要让读者成为读鉴用鉴的主体。如果年鉴实用性不强,用处不大,也就根本没必要编纂出版了。但年鉴光有用还不行,还必须好用,要让用鉴者阅读方便,使用方便,得心应手。

        年鉴的有用,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年鉴的资料要真实可信,不掺假,内容要详实,言之有物,不空洞不空泛;另一是指入鉴的资料要满足用鉴者或工作、或研究、或投资等方面的实际需要。确保年鉴的有用应做到:一是要做好年鉴的选题工作,确定入鉴的内容是能体现地方特色的重点资料,并兼顾好入鉴的一般性资料;二是编辑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与年鉴供稿者和年鉴使用者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反映,了解他们的需求。通过沟通,掌握实际,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年鉴主编、编辑要严把入鉴资料关,尽可能多地把空洞无物的内容剔除掉,挤干水分,确保入鉴信息的有效性和入鉴资料的有用性。

        年鉴的好用,主要指使用的可检性和便检性,即要让读者使用起来既方便又快捷。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在文字、图片、数据资料的收集取舍,类目设置和体式选择,版式设计诸方面要考虑年鉴的好用外,还要注重目录和索引的便查性。年鉴目录和索引是查阅年鉴资料的向导,年鉴的工具性,充分体现在年鉴的目录和索引中。因此,要使年鉴好用,就要编制好目录和索引。

        年鉴的目录主要由母条目(类目和分目)和子条目(单一性条目)组成。要编制便于使用者查阅资料的目录,就要注重条目标题的提炼,标题要实在、精炼、简洁、准确和见题明义。

        索引决不是目录的缩写。从数量上讲,索引的数量绝对大于条目的数量;从要求上讲,索引要求从一件事件中提炼概括出最能明了地反映这件事件的主题词或中心词。主题词或中心词前是不能带有副词、形容词、数量词的,翻开一些年鉴的索引,其中不符合要求的还是或多或少存在着。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重索引的多样性,除了条目索引、图片索引、表格索引外,还可以分类设专用名词、人名、重大事件、重要会议等索引。

三、要做好读鉴用鉴的宣传、组织和引导工作

        年鉴工作者惟有做好读鉴用鉴的宣传、组织和引导工作,才能使读鉴用鉴工作收到实效。

        第一,要研究确定读鉴用鉴的领域和范围。近几年来,我们经过探索实践,归纳起来,读鉴用鉴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为领导服务,实现资政功能。每当市四套班子中新任领导上任后不久,我们就及时将新近出版的《江阴年鉴》赠送他们阅读。新上任的领导也很喜欢年鉴,他们通过阅读,在较短时间内就了解他们所分管的工作的基本情况,有利于尽快进入角色,有效开展工作。同时,我们要求各镇党政办、机关各部门办公室或秘书科按此要求做,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是为经济建设服务。江阴经济开发区、各乡镇都能充分利用年鉴中的有关资料,发挥其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收到较好效果。同时,由于江阴的知名度高、县域经济实力强、区域位置优越,使外省市的商家纷纷看好江阴市场。为了到江阴投资办企业,好些商家主动打电话或派员到我们年鉴编辑部购买年鉴。其中几家商家就是通过年鉴全面了解江阴的市场和投资环境后才最后落户江阴的。在这过程中,我们热情做好服务工作,有效地发挥了年鉴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

        三是为爱国爱家乡服务。各镇党委的宣传科、镇党政办、镇团委、镇妇联充分利用年鉴资料,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读书征文和知识竞赛活动。活动的开展,激发了中小学生爱国爱家乡的热情。一些乡镇还把《江阴年鉴》作为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补充读本和党员干部冬训的教材。

        四是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南闸镇多年来坚持向所在镇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赠送《江阴年鉴》,充分发挥年鉴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政、参政、议政中的作用。《江阴日报》、《江阴人大会刊》介绍推广了南闸的做法和经验。一些乡镇利用年鉴资料,制作宣传展板,在各村、各社区、中小学校巡回展出,引起了强烈反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是为对外宣传服务。近几年,中央级媒体和海外主流媒体瞩目“江阴现象”和“江阴板块”,纷纷登陆江阴采访报道。江阴市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在协助采访中,注重利用年鉴有关资料,为他们进行深度采访报道提供方便。

        第二,要不断创新读鉴用鉴的形式和手段。我们主要加强年鉴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运用现代化手段推动读鉴用鉴活动的广泛深入的开展。《江阴年鉴》已上了江阴政府网、北大方正网和中国年鉴网,让更多的人阅读和使用《江阴年鉴》,实现了年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第三,要注重培育和宣传读鉴用鉴典型,引导读鉴用鉴的广泛开展。2001年7月,我们提出把《江阴年鉴》作为利港镇党员干部冬训材料的建议。该镇主要领导采纳了建议,并从2001年起,把《江阴年鉴》作为每年党员干部冬训的材料之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及时总结了利港镇的经验,利用《江阴史志通讯》和全市年鉴工作会议,大力宣传利港镇这个读鉴用鉴典型,以此引导读鉴用鉴活动在全市的开展。

        第四,要在年初将读鉴用鉴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统一部署,年终进行总结和考核。从2001年起,市委将年鉴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百分考核,而读鉴用鉴工作则是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为我们在年初将读鉴用鉴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统一部署,年终进行总结考核,有效开展读鉴用鉴工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每年12月10日或12日,市委、市政府就要召开全市年鉴工作会议,总结本年度年鉴工作,部署下年度工作,其中读鉴用鉴工作是总结和部署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议总结各镇、开发区及有关部门利用年鉴成果服务于中心工作和三个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效,表彰读鉴用鉴工作先进单位,同时对下年度读鉴用鉴工作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平时,我们编辑部还通过召开调研座谈会等形式,交流读鉴用鉴经验;编辑按分工,到乡镇对读鉴用鉴工作进行指导,发现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年终,我们按照考核要求,对乡镇进行严格考核。由于年鉴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建设百分考核,由于读鉴用鉴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因而各镇党委、政府,机关各部门都很重视年鉴工作,年鉴工作有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有力地保证了江阴年鉴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徐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