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江苏两地书同系修志一样情
编者按:今年6月2日,无锡市地方志办公室的郁有满同志,作为全国第一位进藏支援地方志工作的专业干部,离开无锡启程赴藏(见本刊今年第六期)。编修地方志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修志工作者需要发扬“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精神。6月22日,郁有满给省地方志办公室领导写了一封信,介绍他到西藏以后克服困难、积极投入工作的情况。省地方志办公室汪文超同志也与7月3日给郁有满回信一封,赞扬他克服种种困难、毅然响应号召赴藏工作的行动,并对如何结合西藏实际开展地方志工作提出建议。我们特将这两封信刊出,以飨读者。
来自西藏
汪文超、孙乃昌二同志:您们好!
今来信特向您们汇报一下我进藏后的情况。
我于6月3日到达拉萨,一切都还算顺利。刚来第三天反应最厉害,晚上还发烧,现逐渐适应。只是晚上仍睡不好觉,再加上伙食不习惯,身体明显瘦了。
我在无锡市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了17年,这次中指组发出援藏文件,我毅然决然地站了起来。我与组织上谈,我是中共党员,平时讲开创新局面,讲政治,学孔繁森,在这关键时刻,是拿出实际行动的时候了。我曾在农村插队10年,9年在生产队劳动,吃过很多苦。现在虽然年纪大了,并有了家庭,但毅力、意志还是有的,我将坚持干完半年,并珍惜这半年时间,干出成绩来,不辜负省志办、市志办领导期望,不辜负方志界师友的期望。
我来后第二天即工作。先是了解情况,阅有关西藏政策的文件,阅地方志编纂大纲和各专志篇目,阅大量地方史料。这里党史办和地方志合在一起,人太少,正、副主任加秘书3人是在编的,借调8人(限一年),加我1人。全国报名援藏的就只有我1人。地方志一头事由我挑担子。这里属区委办公厅,分管地方志工作的秘书长想在暑假调几个大学毕业生来。这里领导、同志对我都很尊重,特意把副主任办公室让给我。去年区党委办公厅发了修志文件后,各地区都很积极,普遍意识到修志不单是一项文化建设,更是一项防止达赖集团纂改历史,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政治任务。一些专志也已拿出篇目,区志办准备在7月6—20日举办区志专志主编研讨班,在8月1—10日举办地县志研讨班。我均作为老师之一,起草了不少讲义,尽快打印出来。区志班将在党校举办,地县志班到山南地区去。我想在半年内,多处理一些业务问题,还将到各地区去跑跑,尽管藏北海拔在4700—5000公尺。
我和几个老西藏住在一起。其中有1950年随部队和平解放西藏时进藏的原区党史办主任,有原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曹旭夫妇。曹是江苏南通人,这次来办离退休手续,过了夏天回去。现任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陆惠民是江苏张家港人,住在我们附近小院内。江苏人碰在一起,很亲热,我也无拘无束,向陆部长提议,要加强区党史办和区志办的力量。他们得知我援藏原由,非常支持。从老西藏那里,我也知道了一些西藏政治的复杂性。西藏的反分裂主义斗争将是长期的。这对我提高政治观察力也有很大作用。
暂写到此。
祝愉快!
郁有满
97.6.22
发自江苏
郁有满同志:
您好!来信收到,读后深受感动。您克服种种困难,毅然响应号召赴藏工作,大家都非常佩服您的精神!从您信中看,您在西藏遇到的困难还是很多的,除了身体的不适应外,业务工作开展起来也决非易事。西藏这个地方,历史上不知有否修过志,即使修过也决不会很多,凤毛麟角罢了!在我看来,西藏不修志不好,然而修起来也困难不小,这个困难有许多可能还没有认识到。当地人工作有困难,外地人去人生地不熟,加上语言等方面的问题,困难更大。我不知西藏是如何规划这项工作的,对困难要有充分估计。
您一去就积极投入工作,精神十分可嘉!您在理论上有一定造诣,又经过编写一部数百万字志书的实践,在那里指导工作应当说是驾轻就熟,不成问题的。不过我还是想提醒你:西藏是个特殊的地区,无论是自然、社会文化背景,还是经济状况,都与我们江苏有很大的区别,应从当地的实际出发谋篇布局,还要考虑操作的问题,有些事理论上说是应该记的,但是否可能办得到,这些情况都要考虑到。我意,要尽可能从当地实际出发,写出西藏的特色,但要求也不能太高,只能量力而行。例如我们江苏的县志,一般都要百多万字,多的达到二百万字。而在西藏,篇幅可能会大大减少,一般的可能一、二十万字也就差不多了,甚至更少。我的意思是,您在考虑问题时,首先要多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当地的修志问题,千万不能把江苏的东西全盘搬过去。西藏的区志,我想不宜和江苏省志那样分成90多卷来写,可考虑按照江苏市志、甚至县志的办法,编写一本百多万字或二三百万字的志书就行了,不要把篇幅搞得过于庞大。这些是个人的一些想法,供您参考!
西藏的民族问题很复杂,您要注意。说话办事都要考虑这个问题。对少数民族要尊重,要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习俗,遇到不同意见,可通过当地的汉人去做工作。这一点,您可要时时注意。
到西藏去,最让人难受的是高原气候,内地去的人不易习惯。西藏的工作节奏慢,与这种环境不无关系。您想在有限的时问内多做一些工作,想法是对的。但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要能承受得住,切不可勉强。有时过急了,把身体弄垮了,反而欲速则不达。我的意见,工作节奏不要过快。修志是一个长过程,不可能短期内完成。总之,我希望您保重身体,好端端的去,好端端的回来!
您家里有什么困难要帮助解决的吗?您要给家里多写信,他们是最悬念您的。家里有什么困难,可写信请您们的市志办主任帮助解决,也可写信告诉我们。
最后,请代我向西藏志办的领导和同志们问好!
祝您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汪文超
199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