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成果 >>> 志鉴研究

县级志书编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10-30    沈昌玲

作为一个有幸参与两轮县级志书编修的方志工作者,有一个最大的感触:志书编纂历时越来越长、投入的人力财力越来越多,志书的体积越来越大、装帧设计越来越“高大上”。笔者曾就接触过的全国各地30余部县级志书做过统计,编修历时7—8年的占一半,历时8—10年的占三分之一,5年之内完成的几乎没有,编纂时间最长的达15年;编修人员基本在8—15人;取平均历时8年、编修人员10人、月平均工资4000元计算,仅编修人员薪资近400万元。志书编修耗时耗力固然是由地方志百科全书的性质决定的,但完善的工作机制、成熟的方式方法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结合两轮修志实践,就相关问题作尝试研究,以期对三轮修志有所借鉴。

一、关于缩短编纂时间

笔者对接触过的全国各地30余部县级志书所做的统计数据,虽是管中窥豹,但可见一斑。如何做,能够有效缩短编纂时间?

基础工作要做实。志书编纂启动,犹如一场战斗前的准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打无准备之仗”。启动前,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提前作为,做好规划。省市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把好大方向,把整体的框架和要求拿出来后,及时举办编纂人员业务培训班,组织开展篇目研讨。县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根据省市精神,制定编纂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拟订资料征集纲目,选聘编写人员,等等。特别是在制定实施方案时,不能“依葫芦画瓢”,把省市的大框架稍作改动就变成自己的纲目,而是要充分调研,听取意见建议,根据县域的特点及地方特色,制定出有本地特色的纲目。“凡事预则立”,准备工作做实,是缩短编纂时间的最基本要求。

主责领导要敢为。志书编纂对于一地党委、政府来说,虽是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但不是短期内能够见成效的工作,相对于编纂过程,他们更关心的是编纂结果。故整个编纂过程中,县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主要领导要敢为,不能因编纂工作不是中心工作而畏首畏尾、得过且过,要不定期地向党委、政府反映编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争取给予支持,这样志书的编纂工作才能得到最大的保障。

编修队伍要稳定。修志队伍稳定及人才培养,是志书编纂有效开展的关键。首轮修志完成后,很多地方修志工作存在这样的情况:岁数大的到龄退了,年轻的有门路调走了,剩下年龄偏大或无力调出的人员,应付日益繁重的工作。二轮编纂工作启动,临时抱佛脚,从文教系统返聘退休人员,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再有老道的功底,想在短期内掌握方志这门学科的资料删削以及体例文风的驾驭技能,实在是勉为其难。省市地方志工作机构要通过一定的方式,督促县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好《江苏省地方志工作条例》,保障县级地方志工作队伍的持续稳定,同时通过定期轮训的方式,加大对县级修志人才的培养及专业技能的提升。

这样,地方志编纂工作一旦启动,即可进入实质性工作阶段,就不会出现走走停停的状况,也就能有效地缩短编纂时间。

二、关于主编

县级志书主编,多数是地方志工作机构的行政一把手,挂名主编的多,行使主编之责的少。这就造成具体编纂中遇到一些难点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一些关键性的资料无法定夺,最后只能是拖而不决,舍而不记,影响志书进度和质量成为必然。主编应由行政一把手和行使业务职责的人员共同承担,各司其职、相互支持,建立后方指挥和一线作战的联合编纂模式。这也是保证志书质量和提高编纂效率的重要保证。

行政主编 作为行政主编,不仅承担着向上对党委政府负责、统筹整个编纂工作的任务,更承担着服务好全体编纂人员的后勤保障任务。业务方面,能够一管到底当然更好,实在没有精力管的,建议权力下放,交给业务主编。当然这里的权力下放,不是不管不问,而是指具体业务工作由业务主编来指导完成,但是关键的工作步骤,凡是能够推动编纂工作但又不是业务主编权限内能够解决的,行政主编还要全力以赴地支持,这样才能保障编纂工作的整体推进。

业务主编 作为业务主编,除了具备过硬的政治觉悟、全局观念以及甘坐冷板凳的无私奉献精神外,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统领全志宽度和广度的决断能力。一是对各业发展及内涵要明白清楚。业务主编对于如何筛选百余家部门提供来的材料,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在资料征集纲目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研究探讨、拟定编纂纲目,让编辑按“图”绘画。二是整个编纂过程中,业务主编要从历史角度、时代角度、读者角度等方面着眼,掌握文风,驾驭语言,简、精、准,以提升志书的致用功能。三是要有较高的辨别资料实用及真伪能力,保证志书资料的真实,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如某县的志稿中,记有1977年高考恢复这一条,却没有县内参加高考的人数及录取数。单记高考恢复的时间,需要县级志书记吗?其核心是因为高考恢复,给县内的高中生带来了怎样的人生机遇,为县内选拔了多少人才,这才是要记的内容。

三、关于校对工作

作为洋洋百万多字的一地百科全书的志书,校对工作是一项绝不可马虎的环节。出版社的责任校对解决不了志书出版前校对环节所面临的全部问题,这个环节的工作主要还是由总纂和编辑来承担。

制定校对方案。校对开始前,由业务主编制定校对方案,就校对的内容、要求及方式等作出规定,以便校对人员有章可依。

打破思维定式。方志工作者应有这种同感,就是对别人的稿件容易发现差错和问题,而对自己经手的稿件不易发现讹错或问题。美国学者哥顿在管理学中发明的“哥顿法”主张“变熟悉为陌生”,在“零起点”上对事物进行重新认识,为我们开展校对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校对人员要克服思维定式,对每段话、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保持高度的警惕,始终抱着学习的态度,带着疑问的心态去校对,确保校对的实效性,减少志稿的出错率。

采取分校、互校、合校的办法进行。将志稿分给校对人员,先一人通读校对。后互换志稿,进行复校,这一环节保证所有人员能通校一遍全志稿。三校采取合校的办法,即校对专业中的“读校法”:两人一组,一人读原稿,另一人核对校样并改正错误;有争议的进行讨论修正;定不下来的,交由全体参编人员开会讨论修正。

四、关于字数与装帧

关于字数 20世纪80年代首轮志书编纂时,省地方志办公室建议县级志书字数控制在80万字左右,可最后几乎没有不突破百万字的。二轮志书一般从1978年写起,下限至21世纪初,可字数比起首轮是有过之无不及,150万字以下的县级志书少之又少,多的达400万字。志书是用的,无论是存史、资政、育人,其最终目的是通过阅读后,给读者提供真实可信的历史资料且有启发之用,不是出版后束之高阁。中国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原所长邹逸麟曾说过“二轮修志,从改革开放写起,不过30多年时间,也是几百万字,我认为这种方志就是作为一个任务来完成了,今后有多少人会来查阅利用这种志书?没什么人会来查,因为没办法查,几百万字,大量充斥公文档案。比如我看很多方志,几次党代表大会,几届政协会、人代会,把这些会议出席名单、决议、报告,全部照搬到志书里,这有什么用处,我研究党代会、政协会、人代会,我不会去查阅志书的,去查阅相关公报即可。”(《邹逸麟先生方志思想采访录》,口述:邹逸麟,采访:杨军益、王师师)作为方志人,要在内容提炼上下功夫,不是字数大比拼,不能虚有其“数”,败絮其中。笔者曾在通审一部县级志书时,做过粗略统计,暂不论一些无意义及冗繁的记述内容,仅就语言能够精炼且不失其义,就可减少15万字左右。三轮县级志书,100万内字数足矣。

关于装帧 社会主义新方志尤其是二轮志书,装帧上十分讲究,外观上一个比一个“高大上”。从美学上来看,这无可非议,从某种程度上讲,也体现了地方志的与时俱进、繁荣兴旺。但在具体的装帧设计上,也要注重传统的赓续和地域特色,从美从用从情感上,都要能体现历史的内涵和时代的印记。旧志的装帧设计,尤其是民国时期的刻印本值得借鉴,根据内涵相近的属性,分若干卷,每卷装订为单本。比如民国十八年(1929)由邳州籍名人窦鸿年私家纂修的《邳志补》(二十六卷,八本装),盒装成套,看起来舒心赏目,用起来轻便快捷。三轮县级志书的装帧设计要认真调研,广泛听取意见,是否可以按篇设卷,按卷装订若干本,再盒装成套?也算是对传统的赓续和实用的创新。

(作者简介:沈昌玲,副编审,《邳州市志(1978—2006)》《邳州大蒜志》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