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这一年... | 省志办经验交流
研究室(信息处) 祝海亮
这一年,是2022年。
这一年,党的二十大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通过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
这一年,面对持续变异的新冠病毒,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新十条”公布后,我们绝大部分人都“阳”了一次,也不在谈“阳”色变,但更加注重自身的要求,切切实实地当好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这一年,我们在省志办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严谨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工作作风,紧抓志鉴主业不放松,志鉴编纂、旧志整理研究、新媒体建设等成果显著、遍地开花,续写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这一年,省地方志信息化工作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开拓创新为动力,以高效保障为重点,解放思想、对标找差,打造品牌、彰显特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这一年,数字方志平台项目正式启动,将建成地方志数据资源中心,集成全省旧志、新方志、编纂资料、方志文化产品、多媒体方志资源和馆藏书目等六大数据资源,实现资源汇聚、对外交换、共享、内容深度整合和智能查询检索,实现全省地方志数据资源标准化生产和入库。截至2022年底,已完成项目论证、招投标,一期开发工作。
这一年,《江苏省情系列影像志·乡土江苏》项目试点工作持续推进,项目主要依托镇、村地方志书,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江苏省情影像志,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和招商引资,计划制作120集,每集5分钟,镇、村为影像志拍摄主体,由省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目前焦溪影像志制作已完成、东山影像志处于拍摄后期剪辑制作过程。
这一年,完成省方志馆智能化改造项目筹划论证工作。结合省方志馆需求,信息处组织力量对省方志馆1楼~5楼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监控设备、广播设备、门禁设备和3楼机房搬迁等智能化改造建设任务进行筹划,方案设计论证,目前已经完成论工作,正由省方志馆组织建设工作。
这一年,不断加强信息化的建设、保障、运维。新建无线网络,统一网络管理,合理调配现有网络及电话线路资源,加强网络运行状况监控,做好各类的终端软、硬件维护,保障好召开的各类线上会议。
这一年,我们还推进了史志馆联盟小程序建设和省方志馆网站改版工作,加强了《江苏方志动态》的编发工作,等等。丰硕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引,也离不开信息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与辛苦付出,而我只是他们其中的普通一员。
这一年已经过去,2023年也过去了11%,而剩下的324天中工作日仅有224天,等待我们的必将是忙碌的、充满挑战的一年!我们该如何面对,以什么姿态迎接每天的挑战?我认为,一是精神上迅速紧张起来,不时地将身体内的发条多拧几圈、拧到底,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去;二是要不断加强学习,补充更新所需的各类知识,不断地适应和满足工作的需求;三是要经常搞搞“回头看”“左右看”。回头看看有没有差错,总结经验。左右看看同志们是怎么干的,多借鉴多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
今年,我们将紧盯年度任务目标,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出色地完成好办党组安排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