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法规 >>> 规范性文件

关于表彰江苏省地方志系统获奖优秀理论文章的决定

2011-11-18    
发 布 机 构: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发 文 日 期:2011-11-11
标          题:关于表彰江苏省地方志系统获奖优秀理论文章的决定主   题   词:
文          号:苏志办〔2011〕48号分         类:规范性文件
内 容 概 述:关于表彰江苏省地方志系统获奖优秀理论文章的决定时          效:
下 载 链 接:


关于表彰江苏省地方志系统获奖优秀理论文章的决定

苏志办〔2011〕48号


各市地方志办公室、省志各专业志编辑室:


    近年来,全省广大地方志工作者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修志编鉴实际,广泛开展志鉴理论研究,有效推进理论创新,取得了可喜成绩。
    为了激励先进,从今年7月份开始,我们在全省地方志系统开展优秀理论成果评选工作。截至8月20日,共收到各市、省级机关相关厅局理论文章120余篇。经复核、专家评审票决、省志办评审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对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进行表彰。其中,特别奖7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25个。
    希望全省志鉴工作者以本次评选工作为契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不断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并用以指导实践,为推进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确保修志编鉴和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江苏省地方志系统获奖优秀理论文章名单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附件:


江苏省地方志系统获奖优秀理论文章名单


特别奖(7个,7篇)
在赶超与竞争中走上新的历史起点
——改革开放30年无锡、苏州发展比较研究 无锡市 郑晓奇
“运河之都”的形式及其嬗替 淮安市   荀德麟
改革开放的不竭动力
——再论思想解放 镇江市   胡  振
常州3200年历史的由来 常州市   虞建安
续志大事记的编写规范及质量要求 盐城市   徐城生
关于二轮修志工作的几点理性思考 连云港市   李  东
浅谈续修志书与首轮志书的衔接 省级机关   姚金汝
一 等 奖(10个,16篇)
用志的典范——朴学大师顾炎武 苏州市 陈其弟
第二轮修志民俗编之管见 常州市 臧秀娟
对专记、特记(特载)、杂记、附记的新考察 无锡市 郁有满
关于续修省志与前志衔接的几个问题 盐城市 茆贵鸣
二轮修志必须把握好的四个关系
——关于《宜兴市志》编纂实践的思考 无锡市 芮占良
浅析年鉴对第二轮修志的影响 南通市 卢建汶
江苏汉文化的来龙去脉(上、下) 徐州市 徐放鸣
赵明奇
解放思想 继续创新
    ——二轮地方志编纂之我见 常州市 王  援
年鉴资料性的学术思考 南通市 何晓宁
读志用志新形式的探索与实践 南京市 周国平
沈国晴
浅议续志编纂的人文回归 无锡市 王萍芳
行政区划调整修志模式及其他  南京市 傅景贤
苏子懿
开卷有益  惜墨如金
    ——试析卷下概述、无题序的作用与编纂 苏州市 林锡旦
《连云港年鉴》导入新闻理念 增强特色性时效性实用性的实践与思考 连云港市 陆瑞萍
关于孙中山来镇江的史实与记述 镇江市 陆朝宏
明清时期淮盐走私的形式、原因和治理 省级机关 王  波
二 等 奖(15个,30篇)
健全审稿机制 保证年鉴质量 扬州市 姚  震
地方综合年鉴贵在综合 淮安市 刘功昭
规范与创新并重 不断提高年鉴编纂质量  泰州市 郭文冰
主编必须把握好志书分纂五审关 宿迁市 蔡兆银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年鉴工作创新创优 无锡市 宜兴市
史志办
当前年鉴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常州市 许  蓝
全面深刻记述市场化改革历程
——兼论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方法在修志中的运用 常州市 杨汉平
汉民族风俗中的徐州古俗基因 徐州市 杜吉华
建设年鉴编校规范点滴 镇江市 杨正宏
中国海盐文化与盐城城市精神 盐城市 于海根
关于市、县级方志网站建设的调查和思考
    ——以苏州市及所属市(县)区为例 苏州市 朱永平
年鉴常见不规范行文用语之浅析与试纠 扬州市 孙  铎
当代官修志书资料出处缺失现象剖析 南京市  周建国
宿迁精神形成的历史考察 宿迁市 韩朝晖
二轮修志应凸显社会变革的主线
——以《东台市志》的续修实践为例 盐城市 东台市
史志办
扬州市二轮修志工作思路和机制的探索与创新 扬州市 刘扣林
比较两轮《徐州市志》篇目 谈二轮修志之继承与发展 徐州市  张颖颖
关于提高志书可读性的思考 镇江市  刘爱玲
二轮修志设文物志的陋见 南通市  虞建宣
走进上海的张謇
    ——张謇与上海关系浅析 南通市  陈俊华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与1865产业园的整合与串联 南京市 金  戈
标准 机制 人才
    ——关于志书编纂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的断想 南通市 周  磊
蔡晓荣
年鉴编撰中数据的规范化运用 扬州市  朱  霖
对地方志综合年鉴创新的几点思考 盐城市  王  芳
办好地方综合年鉴要坚持的三项原则 无锡市 王荣方
纪晓华
提高年鉴可读性的几点思考 淮安市    周永达
充分发挥《凡例》作用  提高志书编纂质量 苏州市  浦君芝
存史求真 资政育人
    ——修志成果应用谈 南京市 乔  鸣
市领导县体制与设区市志的记述范围 泰州市 殷  勇
上古岩画:中华文明史上的不朽丰碑 连云港市 仲几吉
三 等 奖(25个,45篇)
论众手成志 常州市  叶英姿
昆山修志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苏州市 徐秋明
试论续志编纂的十大关系 南通市    周宏文
军事志专业特色的思考 常州市 高岳言
以文化为引领 以规划为引导 精心打造秦淮文化旅游的特色经济产业链
——对秦淮风光带建设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南京市 高安宁
年鉴要为地方志编纂积累可用资料 苏州市 汪丽菁
浅谈年鉴的装帧设计 无锡市 黄文婷
地方志工作制度化法制化的思考 泰州市 徐文光
首轮修志的主要经验教训及其对二轮修志的启迪 泰州市 孙东圣
提高地方综合年鉴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苏州市 俞慧军
二轮修志中年鉴资料的利用与年鉴编纂的改进方向 南通市 王筱鑫
《栖霞年鉴》不断改进和完善年鉴编纂质量保障体系 南京市 栖霞区
方志办
编制高质量索引 打造实用型年鉴 扬州市 李全权
对续修县志专业篇组稿工作的几点看法 盐城市 周浪野
朱明安
无锡发展模式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无锡市 王  斌
地方综合年鉴的审视与定位
    ——续修志书中的年鉴利用 南京市 朱晓京
无锡科学发展之路及其历史借鉴 无锡市 无锡市
史志办
应加强政治体制改革的记述 常州市 陈书明
严把“四关”是打造精品良志的基本要求 连云港市 姜龙才
浅谈图表在综合年鉴中的应用 扬州市  薛晓军
浅谈年鉴专题性条目的撰写 常州市 殷国富
浅析二轮修志中的年鉴利用与未来年鉴的改进方向 盐城市 赵  丽
马(码)头地名考辨 淮安市 毛立发
抓住四个环节 搞好资料采编
    ——省盐业志资料采编工作的几点做法 省级机关 姜黎平
志书人物传撰写八法 淮安市 孙  华
年鉴工作市场化运作刍议 徐州市 沈昌琳
浅谈二轮修志的推进方式 连云港市 董  忠
抓好以研代训 提升志稿质量 苏州市 陈建明
年鉴编纂与利用“分离”现象、原因及对策 泰州市 王桂林
续志突出改革发展之浅见 南通市 董玉龙
《邗江县志》记述改革开放的实践 扬州市 曹云飞
浅谈区志编纂工作的几个问题 南京市 徐书华
《高淳县志(1986-2005)》编纂实践的探索与追求 南京市 薛兴祥
关于二轮修志组织形式的几点思考 徐州市 孙士军
企业年鉴要坚持求真求精求新 省级机关 康富华
续志编写要体现科学发展观
    ——以连云港开发区志的编写为例 连云港市 王君敏
张定国
欠发达地区新一轮修志内容要体现“欠发达” 宿迁市 韦泽洋
从四个方面入手  努力提高志书编纂质量 徐州市 刘升祥
开门修志走新路 优化服务树品牌
    ——张家港市地方志工作写真 苏州市 周新华
切实强化二轮修志的业务培训工作 盐城市 吕从坤
编纂军事志 服务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省级机关 吴长征
把好六关  提高年鉴编纂水平 无锡市 倪  勇
注重方志工作者的才能培养 盐城市 刘建华
徐州名称由来考证 徐州市 郭海林
二轮修志中的编年史化倾向成果初探 连云港市 包  宇


复核说明:
1.凡一人报送多篇文章者,以 “就高不就低”原则保留一篇文章获奖,其余不列入评奖;
2.为减少交叉,同一作者,已有文章单独获奖的,在与他人合作的文章中去掉这一作者的姓名;
3.新闻报道、通讯、特写、轶闻掌故等类文章,不列入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