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溯源

别了,远去的小镇

2017-12-11    

南宋以后的700多年间,我国江南一带先后曾出现过近万个农村集镇,它们大都规模较小,大的3~5千人,小的只有几百人。之所以称集镇,是因为它们与一般的村落不同,集镇有街道,有集市,是当地商品交易场所和物资流通的集散地,而村落不具备这些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集镇被岁月的尘埃所淹没或正在逐渐消亡之中。已列入拆除计划的明清古镇何村就是它们的缩影。

       何村地处常熟市北侧,浩瀚长江近在咫尺。《常昭合志》(修订本)记载,何村始建于明朝,为明季何氏所立,故得名何村,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小镇的建置区划、隶属关系历经多次变化,明代隶属常熟端委乡,清雍正年间隶属昭文县,民国元年(1912年)隶属梅李市。民国三十五年,周行、涌金、大�h三乡合并建立何村乡,乡治驻何村关帝庙。常熟解放后何村为乡人民政府所在地。1957年常熟实施区划调整,何村成为自然集镇延续至今。现何村作为一个农村集市属常熟市梅李镇赵市村管辖。集镇区面积0.19平方公里,籍居230多户800余人,目前常住在镇上的不到400人,且老年人居多,大部分年轻人都居住在常熟城区和赵市集镇等地。

       何村古镇三面临河,一面农田,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尽显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古镇规模不大,仅有一纵一横两条小街呈T字型状,东西向主街全长560米,西端南北向横街长80米,街宽2.6米左右,弹石路面,条石点缀,街道两侧房屋多为两闼一门,户户相连。旧时境内有寺庙三座,其中圣帝殿为当地诸庙之首,香火甚旺;街西段有乾隆年间建造的二处庭院,为大户人家名宅;东街有过街骑楼构筑,为乡绅宅第;街中段沿河设有临水廊棚,为船运码头。由西折东跨境而入的古河哮塘(又名何村塘)傍街东流,河面上三座形态各异的桥梁整齐排列,给古镇平添几分浪漫。小镇房屋建筑在布局上讲究地方习俗,面街前屋设店堂,后屋沿河筑泾栈,黄石驳岸,枕河人家。

       何村小镇虽小,但也有辉煌的过去。据志书记载,何村原为自然村落,由于水运方便,很快就成了当地的农副产品集散地。明末清初,集市成镇,清乾隆年间初显繁华,鼎盛时期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那时的小镇可谓百业兴旺,学校、工厂、诊所、戏场、发屋、布庄、肉庄、米行、磨坊、酒家、饭店、小吃店以及农资、日杂、百货店等一应俱全。镇上最有名气的要算茶馆、药铺和特色小吃。最多时全镇有大小茶馆13家,规模大一点的茶楼都兼设书场,周围四乡的生意人和少数农民喜欢到这里喝茶听戏,常熟城里几位评弹名角经常搭乘班轮前往小镇品茗献艺。小镇药铺经营得最好的为仁济堂、天生堂和三省堂,堂内常有名医坐诊,除为病人切脉开方外,还帮助分析病因,辅赠医嘱,赢得病家称赞,生意日盛。何村小吃花样很多,有烘片糕、南瓜饼、甜饭团、油条、小笼馒头等10多个品种,最受欢迎的是摆在豆腐作坊门前卖的油片粉丝汤和豆腐花,当地人称之为“二碗鲜”,味道独特,尝过不忘。至今镇上居民谈及这二碗鲜时,依然津津乐道,记忆犹新。

       何村小镇的集市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方圆五六里的农民大多习惯于“上何村”。每天清晨东方透白,庙堂高大的晨钟还未敲响,镇上就开始热闹起来了。《梅李镇志?赵市卷》这样描述:日出早市,农民从四面八方上市出售农副产品,兼置办家用什物,有划小船的,也有推独轮车或肩挑担扛的。小街两侧摆满临时摊点,各类蔬菜、瓜果、家禽、水产品等随地而放,叫卖声不绝于耳。逢年过节街市行人摩肩接踵,更显兴旺。日中称晚市,多为茶馆、酒店生意,也有逛赌场、进烟铺的。晚上有书场有夜堂(夜茶),沿街各段设置玻璃灯盏作照明,方便行人。农闲季节,街口市梢空旷处时有跑马杂耍、木偶戏、唱滩簧等演出活动。

       除此之外,何村还是个人才荟萃之地。明清以来不少有影响的著名人士和拔尖人才来自于此。远的有宋代宰相宗泽十九世孙,明末曾任过浙江乌程县丞的宗发。此人博学多才,精通汉魏六朝文,著有《太学》《泰山了青吟》等5部传世之作,名扬当朝文坛,社会名流苏祖荫辈等皆执经前往请益。近的有中国美术教育家、绘画史论家温肇桐、功成名就的水利专家温钧衡,参加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研制的电子线路专家汤民贵等。近年来,又有20多位何村籍人士先后成为专家、学者、教授、工程师和高级军事指挥员等人才。他们在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同时,也为家乡赢得荣誉。

       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知识的熏陶。何村人历来崇尚教育,办学助学蔚然成风。清末孙瀛洲在自宅设塾教书、民国汤国基借房创办国民小学、解放后创办幼儿班、中心小学和农业中学,所需资金大都来自民间。民国后期建办的何村小学,教育质量在县内小有名气,学校被更名为常熟县何村中心国民学校,后来扩建为完全小学。解放初期何村小学向社会倡议建办的初中补习班,开创了附近地区中学教育的先河。

       笔者在追溯古镇历史的同时,也在着力寻找今天的变化。站在远处一座新建厂房的制高点遥望,何村小镇如一叶从历史深处飘来的小舟,静静地安卧在河滩上,街形保持着明清时的模样,除了街道换成水泥砖路面外,总体面貌依然。古老的河流,旧时的街巷,老式的建筑,与周围充满现代气息的集镇相比,宛如秦汉之隔。何村已经步入耄耋之年,静谧幽深的小街两侧,那些灰色的老式房屋大多墙歪壁倾,有的房顶上野草萋萋,墙脚潮湿处布满苔痕,沉淀着时光流年的风雨沧桑。镇中心的供销百货等一些曾经人气兴旺的商店如今都已花谢幕落,狭长的小街仅有几家店铺惨淡经营。身临其境,一种苍凉之感油然而生。人流如织的繁华街市在哪里?莘莘学子读书深造的学堂在哪里?小镇人听惯了的古寺钟声又在哪里?

       历史的前行往往是很难预料的,特别是对于一个从明清时期走过来且地处偏僻的小镇而言。常熟历史上先后出现过300多个小集镇,后来大都被历史尘埃所淹没。而一些政权机构所在乡镇,情况就大不一样。由此可见,何村小镇今天的结局,是历史的必然。1957年乡级政权机构撤离何村移师新址,就注定了小镇未来的命运。在此后的岁月中,尽管当地政府多次出资对集镇设施进行修缮,但这种填充式的改造终究无法改变其日益衰老的面貌。周庄等古镇成为旅游热点以后,曾有外地客商设想在何村搞旅游开发,一番调研后全都选择放弃。何村集镇面临成片的拆迁,将被整体改造。何村古镇作为一段历史不会随之消失,她那街水并行、枕河而居的建筑特色和简朴纯真的民情风韵已融入地方文化,并将载入史册。初春的江南,微风轻拂,气候宜人,斜阳映照下的何村小镇,格外安祥,静静的街巷和来往的路人,静静的河流和水运码头旧址,静静的古桥和路边的草花,静静的田野和千倾正在泛青的麦苗和金黄色的油菜花……这一切,是否正在期待着一个历史时刻的到来。

       何村,这个古老的地名以及她作为一个农村集镇已成为历史的一页即将翻过去。别了,远去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