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溯源

高沙辨正

2017-12-11    

误读的高沙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收入了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一文,回顾了出使元军被扣留,逃出后历尽艰险,多次濒临死亡的经过。其自高邮东行的历程摘录如下:

“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1}

上述记载,文天祥出高邮,至海陵(泰州),途经海安、如皋,到达陆路终点通州(南通),其行进路线十分清晰。文中所列诸多地名,隶属于其时的淮南东路,对应于今天的扬州、泰州和南通地区。惟“高沙”一地,史载不详,并由此引发了一些不同的说法。

《语文》必修三,在《指南录后序》注释城子河时,称其,“在今江苏高邮东南,下文的高沙在高邮西南。”

陆精康先生在《“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辨正》一文中指出:“文天祥笔下之‘高沙’乃高邮另一名称。”并根据文天祥的诗句,“路边邂逅卖柴人,为说高沙可问津”,推测高沙“恐为乡言俚语,文天祥入乡随俗,笔下遂称‘高邮’作‘高沙’了。”{2}

吴海发先生则另有见解,在《试释“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一文中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我查过《嘉庆一统志》第九十七卷记载着:‘高沙馆在高邮州西南’。高沙馆简称高沙,是个城镇,那时的高邮县府就设在高沙馆镇上,这里有护城河,有城门,有城墙。文天祥《指南后录?发高邮》诗中写道:‘初出高沙门,轻舫绕城楼’。高沙、高邮同指一地,不过,高沙是座古镇、名镇,且是县府所在地,所以文天祥到高邮去,就称到高沙去了。”{3}

笔者以为,教材的注释,以及陆、吴两位先生对高沙的解读存有讹误,有必要加以厘清。    

高沙是高邮军的郡名

文天祥《指南录》出现高沙16次,高邮11次{4}《指南后录》高沙2次,高邮2次。高沙与高邮的密集出现与对应,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

《宋史地理志》:“高邮军……开宝四年(971),以扬州高邮县为军。熙宁五年(1072),废为县,隶扬州。元祐元年(1086),复为军。建炎四年,升承州,割泰州兴化县来属;置镇抚使。绍兴五年(1135),废为县,复隶扬州,以知县兼军使。三十一年,复为军,仍以兴化来属。”{5}

两宋320年,除去开宝四年前10年,神宗熙、丰间14年,高宗绍兴间26年,高邮为军、为州凡270年。《舆地纪胜》卷第四十三,称“高邮军,同下州,高沙郡。见放生池记。”{6}自秦代推行郡县制,之后历代皆有郡一级建置,只是各朝名称不同而已。宋代的郡级单位曰府、曰州、曰军、曰监。赵宋虽未实行过郡制,但每州(府、军、监)却往往又赋予一个郡名。范仲淹著名的《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北宋时期,荆湖北路之岳州,为其正式名称,文中的“巴陵郡”即是其郡名。

上文所列的高沙,实际上也是高邮军的郡名。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载:“宋志每州之下又有郡名,此沿《九域志》之文,不过为王公等封爵之用,大约袭唐之旧。而五代以后增设者,旧未有郡名,政和修《九域志》,又复加之。此有司文具,尤无当于地理沿革之数者也”。{7}将郡名的由来与用处说得很清楚。《宋史职官志》载,宋代列“爵一十二: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其中有郡王、郡公二级,“宗室近亲承袭,特旨者,封郡王;余宗室近亲并封郡公”。中国古代,宗室的繁衍速度是惊人的,要不了几代,往往会形成一个庞大的望族。每个宗室成员在其一生之中,也未必是只得一次封爵。以北宋极盛的宣和四年(1122)而论,“天下分路二十六,京府四,府三十,州二百五十四,监六十三”,计351个郡级建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每州之下不附郡名,众多郡王、郡公的封号就无从可加。所以,宋代的郡名,表面上看是地理问题,但内里反映的却是官制问题。

正如钱氏所言,郡名所取皆为旧称。如扬州曰广陵郡,泰州曰海陵郡。前面引文中“至海陵”,即是指泰州的郡名。如果是新设的州(府、军、监),朝廷还要赐一个郡名。《宋史地理四》载:“通州,中,军事。政和七年(1117),赐郡名曰静海。”“真州,望,军事。本上州。……政和七年,赐郡名曰仪真。”高邮之高沙郡名,亦当属于赐名之列。

通州、真州是新建之州。通州,后周显德五年(958)置静海军,以是有静海郡名。“大中祥符六年(1013)初,铸玉皇、圣祖、太祖、太宗尊像于建安军……升建安军为真州”,取其仪像逼真之意,以是有仪真郡名。两地郡名,皆可谓其来有自。高邮为汉代古县,南朝萧梁时期“置广业郡,寻以有嘉禾为神农郡。”隋初郡废为县,李唐沿袭之。宋人厘古,却未取其旧时郡名。《说文解字》段注引大雅传曰:“沙,水旁也。”文天祥《发高沙》云,“晓发高沙卧一航,平沙漠漠水茫茫。”自高邮乘舟奔通州,文天祥一路穿行在平原水网地区。“平沙漠漠水茫茫”,就是这种景象的写照,“平沙”即为平地之意。清人刘文淇在《扬州水道记》一书中指出:“凡濒江濒湖之地,皆谓之沙。”{8}真州之有白沙镇,通州之有金沙镇,皆一时之名镇,是为滨江之地。

与之相对应的,高沙则是水旁的高地。高邮之得名,原本就是因为“筑高台,置邮亭。”康熙《高邮州志》卷之一称,“高邮始于秦,故称秦邮,居水中,形如覆盂。”{9}宋代的高邮城,秦观有诗云,“吾乡如覆盂,地据扬楚脊。环以万顷湖,粘天无四壁”,诚湖边之高地也。因此,高邮之有高沙郡名,无论是基于历史的传承,还是因之于地势水情,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其实,高沙郡名本质上就是高邮军的别名。高沙既可以指称郡城,也可以涵盖郡境内的全部地域,还可以代名郡内的建筑设施。显然,高沙馆是因为高沙郡的郡名而来。今天,高邮城区东北部的高沙园小区,亦是如此。    

高邮何时称高沙

《宋史地理志》中明确记载新赐或改赐郡名的共26处,都在徽宗朝,崇宁、大观各一,其余在政和与宣和年间。高邮之称高沙,不在此列。

《舆地纪胜》所载之高沙郡名,引自于高邮军《放生池记》。隆庆《高邮州志》卷十一,古迹,“放生池,在州治南。淳熙三年(1176),郡守王诇为记”。{10}放生是佛教的修行行为。天禧元年(1017)十一月,真宗“诏淮浙荆湖治放生池,禁渔采。”绍兴十三年五月,高宗“命诸路置放生池。”高邮之放生池,应是此种社会背景下的产物。这段文字佐证了高邮确有高沙郡名,但并不能显示出郡名取得的准确时间。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善诗。查《宝晋英光集》,卷四录其《高邮即事二首》:  

其一    

高沙风快走苍云,小艇供鲈摘紫莼。    

野泊终朝爱清景,不辜闲禄太平身。    

其二    

华胥台上欲临风,万籁无声雾郁空。    

南北二龙乘障起,威音烂色正争雄。{11}

这是已知最早称高邮为高沙的文字。按之米芾宦历,《高邮即事二首》当作于绍圣元年(1094)十月。《宝晋英光集》卷七《露筋之碑》:“绍圣元年十月,中岳外史米芾东归,道过其下,刻石赞曰”,云云。中岳外史,米芾是年夏得监嵩山崇福宫。嵩山,中岳也,因自号云。

露筋事在高邮。《方舆胜览》卷四六,《高邮军》祠庙:“露筋庙,去城三十里。旧传有女子夜过此,天阴蚊盛,有耕夫田舍在焉。其嫂止宿,女曰:‘吾宁处死,不可失节。’遂以蚊死,其筋见焉。”{12}

高邮军,宋属淮南东路,沿运河自汁京下江南,高邮为必经之地。如诗文所述,米元章途经高邮,并曾驻足郡圃华胥台,《高邮即事二首》当为此间所作。诗云“小艇供鲈摘紫莼”,时在秋日;言“不辜闲禄太平身”,则时奉祠为闲职。这与《露筋之碑》的文字极为契合一致。米氏的诗文与碑文,实为一旅之途上的先后之作。

又,周行已《浮沚集》,《寿昌县君胡氏墓志铭》“崇宁元年(1102)……(夫人)享年五十有七。……女子三人,长适晋陵胡睿,次适高沙李材,次许嫁姑苏徐孝广。”{13}这段记述高沙的文字,虽然其反映的时序在后,但却是确证,可与米芾诗之“高沙”互为印证。考虑到引文对于实名的相对滞后,特别是参照米芾诗文的记载,可以作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即高沙郡的得名当在徽宗朝之前。

北宋时期的高邮,交通便利,经济文化繁荣。诸多的文人学士关注高邮,流连驻足于高邮,留下了不少的诗词文章。笔者对此进行了疏理,以高邮为词源,检索在相关文集中出现的频次。概略统计如下:

王禹偁《小畜集》4、范仲淹《范文正集》2、欧阳修《文忠集》14、王安石《临川文集》15,这些文集,只言高邮,不提高沙。与《文山集》中高邮与高沙的同比高频出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合乎情理的解释就是,这些北宋中前期名家之不言高沙,是因为无高沙可言。所以,如果不能举出有力的反证,可以认为,熙宁五年废军以前,高邮是没有高沙郡名的。

如果再排除掉神宗后期的县制14年,高沙郡的得名只能是高邮复军后的哲宗时期。如前所述,元祐年间的可能性最大。

令人困惑的是,苏轼及其门下四学士,皆是哲宗朝的当世之人。但在他们的文集中,却没有留下关于高沙的文字。

高沙辨正

回过头来看教材,谓高沙在高邮西南。这样的写法模糊,亦流于两可,容易引起歧义。笔者以为,教材对于高沙的注释,似宜变更为“高沙是高邮的郡名”,或“高沙是高邮的别称”,方才更为明确,也更妥当一些。

陆精康先生认为高沙乃高邮另一名称,这是符合实际的。但推测高沙“恐为乡言俚语”,就大不对了。国家规制,皇帝钦赐,再正式再正规不过的名称,不能轻言其为“乡言俚语”。

吴海发先生对高沙的理解,则明显受到了《嘉庆一统志》的干扰。隆庆《高邮州志》卷十一,古迹,“高沙馆,在州治西南。郡名高沙,以此。”《嘉庆一统志》称“高沙馆在高邮州西南”,两者文意的差别是显见的。两宋时期,高邮及其附近地区,不存在一个叫做高沙馆镇的古镇、名镇,也不存在高邮军城之外的高邮县城。

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解押大都。祥兴二年(1279)八月二十九日,文氏一行入驻高邮城,翌日启程北上。 “初出高沙门,轻舫绕城楼”。《发高邮》与诗文“初出高沙门”,所言实为一地一事。

无疑问的,文天祥笔下的高沙就是高邮。

【参考资料】

{1}丁帆、杨九俊《语文》必修三[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6

{2}陆精康[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辨正[J] 中学语文教学,1997.3

{3}吴海发试释“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J] 中学语文教学,2000.4

{4}文天祥《文天祥全集》[M]北京市中国书店 1985.3

{5}脱脱《宋史》[M]中华书局,北京:1985.6

{6}王象之舆地纪胜[M]中华书局,北京:1992.10

{7}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M]上海书店1983.12

{8}刘文淇《扬州水道记》[M]广陵书社2011.3

{9}李培茂修、余恭纂《高邮州志》[M]高邮档案局 康熙二十三年

{10}范惟恭《高邮州志》[M]南京图书馆 隆庆六年

{11}米芾《宝晋英光集》[M]商务印书馆 1939.12

{12}祝穆《方舆胜览》[M]中华书局,北京 2003.6

{13}周行已《浮沚集》[M]敬乡楼丛书第三辑之一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