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 新四军在江苏

张爱萍:皖东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拓者

2024-10-31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也都到处流传着关于新四军的故事。抗日战争期间,陈毅曾三到泗洪留下了浓浓的双沟情,刘少奇也曾在泗洪度过了惊心动魄的44天,但要说在泗洪时间最长,留下故事最多的我军高级将领还要属张爱萍。


IMG_256

张爱萍


张爱萍原名张端绪,1910年出生于四川省达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受革命思想的影响,18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表明革命心志,与旧思想的割裂,他将自己改名“爱萍”。“爱萍”的“萍”得于历史上与干将、莫邪齐名的传奇名剑——青萍,意为斩杀世间的一切不平。将军一生也酷爱宝剑,“千滩万险出夔门,壮怀青萍走天涯”青年张爱萍用这样的诗句表达了自己仗剑天涯的决心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样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高级将领,又曾经在我们江苏的淮北大地上画过怎样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01张爱萍在泗洪


罗岗会谈。
1939年7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华大地燃遍抗日的烽火,时任豫皖苏省委书记的张爱萍,穿越敌占区,跨过津浦铁路,进入洪泽湖畔的皖东北地区。他在这一地区广泛团结进步人士,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月10日,张爱萍与盛子瑾在罗岗进行会谈。会谈共五人,分别是刘玉柱、江上青、盛子瑾携及夫人杨文蔚。“罗岗会谈”达成七项协议。会谈最大的成果是决定在泗洪县孙园张塘设立八路军、新四军驻皖东北办事处(唯一一个设在乡村的办事处)。从此,皖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取得了合法的活动权益,开始站稳脚跟,皖东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也出现了新的政治局面。


青阳战斗。“神兵夜昏重霄降,尖刀雪亮挖敌心”是将军1941年2月青阳镇战斗胜利后的喜悦。青阳镇是皖东北敌人的心脏,青阳战斗能否打好,关系到新四军在此有无立足之地,关系到皖东北根据地能否打开局面。1941年2月,时任新四军第3师9旅旅长的张爱萍在充分侦察的基础上决定采取“掏心战术”,集中兵力,首先攻克泗县重镇青阳,然后全歼泗县境内日伪顽匪,巩固和扩大了皖东北抗日根据地。


IMG_258


青阳战斗手稿洪泽湖剿匪。民国以来,洪泽湖地区匪患严重,盘踞在湖上的顽匪与日军、伪军、顽军相互勾结,与中共的武装对着干。高铸九部,自称九路军,有铜板划子20多条,300余人;陈佩华部,打着国民党的旗号,有铜板划子30余条,渔船、网船10多条,共300余人;魏友三部,韩德勤部游击五支队,拥有百余人,驳壳枪30余支,钢板划子10余条。他们不断抢劫群众财物与来往商船,扰乱社会秩序,专与南下的八路军作对。地方县志里曾记录了这些湖匪罄竹难书的罪行,当时人互相对方,都骂对方是魏老三的种,可见对这伙土匪的厌恶程度。


IMG_259

▲剿匪过程


IMG_260▲洪泽湖渔船为了巩固和扩大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打通淮北与淮南、苏北根据地的联系,还边区人民一个稳定的大后方。1941年4月,张爱萍在半城镇临时召开九旅团以上的干部会议,决定率部发起湖上剿匪战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为此张爱萍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寻求增援兵力,形成火力优势。洪泽湖面积大,湖匪人数较多,仅仅依靠九旅难以形成兵力优势,他遂向新四军军部报告,要求二师配合。陈毅军长批准了这个方案。


提高战士水性,把陆军变水军。为了使旱鸭子变成水鸭子,陆军变成水军。张爱萍根据湖上特点组织部队进行水上作战训练。当时正值初春季节,湖水寒冷,许多北方籍战士从没有下过湖,初学游泳有些胆怯。张爱萍就亲自动员,带头下水,鼓舞士气。在旅长的亲自示范下,全旅战士都热情高涨,结果经过不到10天的训练,战士们不仅学会了游泳,还在渔民的指导下掌握了划船的技巧。


IMG_261

水上训练


改善船只质量,提升安全性。敌人钢板划子坚不可摧,我们的枪弹能否击穿?敌人的土炮轻而易举便可将我方木船击穿,我们能否成功改造船只?因此,如何改装适合作战的“战舰”成为最关键的问题。经过土坯铺船舱,芦席夹棉花等尝试后,张爱萍最终决定用土坯像泥墙一样把船内侧堵起来,使子弹打进去出不来,即使船外壳破了也进不了水。


IMG_262

鸭枪船


经过一个多月的湖上作战训练和精心准备,1941年5月初,剿匪战斗正式打响。新四军二师、三师相互配合,主动出击,历经三天四夜的激烈战斗,最终歼灭国民党顽匪800余人。张爱萍在欢庆胜利喜悦之时,即兴赋诗《平定洪泽湖》:洪泽水怪乱水天,奋起龙泉捣龙潭。这一战,不仅巩固和扩大了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也为我军开创了新的作战局面。


02张爱萍带给了我们什么?


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锐气。将军一生的首创不胜枚举,可以将其简单归结为三个第一:1949年组建新中国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1955年领导新中国第一次海陆空协同登陆作战解放一江山岛、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总指挥。无论是创建海军,还是研制原子弹,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都绝非易事,很多人或许都会以从没有接触过、怕做不好等等理由来拒绝搪塞,但张爱萍没有,他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敢于向未知的领域探索。


IMG_264

张爱萍解放一江山岛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文革时期坚持与两个反革命集团斗争,被关押6年,左腿致残,却仍然刚直不阿,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坚决的斗争。1984年访美期间,面对美帝国主义的恶意挑衅坚决反击,大闹美国国务院,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张爱萍曾说“我谁也不跟,我只跟随真理!”“没有真理,任何人都不能让我低头!”


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正气。数次让职,不恋权势。60年革命生涯中,他有过11次让职和3次辞职的经历。其中在淮北根据地就上演过力辞师长的故事。


张爱萍从不把个人官位的高低放在心上,一旦遇上职位调动,他永远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坐这个职位是不是对党和国家有利,是不是对人民有益。身居高位,仍然保持平民作风,与人合影绝不居中。退休后,将军的生活主要是围绕着写诗、书法等爱好展开。凡是来访者,无论贫富贵贱,均一视同仁。


IMG_2651996年3月22日张爱萍(左一)于北京接受采访


张爱萍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学习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在张爱萍的军旅生涯中,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受命即干,干则干好。”将军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连串光辉的头衔,还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那就是始终把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放在最高位置,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我想,今天的我们不论在什么地方,从事着什么样的工作,将军的这种品质都应该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对于我们广大党员同志来说,对将军的最好怀念莫过于永怀青萍之志,尽显神剑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