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歌四表”编进《富顺村志》
2017-03-07
近日,江阴市祝塘镇文林社区富顺村的党员、企业家等陆续收到新编的《富顺村志》。这本村志用21余万字、1000余幅各类图片记录了建国以来富顺村的变迁。全书五易其稿,用了8个月时间,期间召开各类座谈会20多次,访谈300余次,记录口述资料8000余字,并查阅大量档案文献。尤其令人注目的是,该村将村歌、大学生情况统计表、历年征兵统计表等“一歌四表”编进了村志。“这本村志由于十分接地气,如今,一出版就成为村民的珍藏品,成为家长教育子女的教科书。”村志编撰负责人潘耀初说。
“村歌反映乡音乡情、乡土乡韵,将村歌编入村志,目的是要让村民世代传唱,也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潘耀初介绍说,村歌《我爱富顺我的家》是由本村两位老师作词、谱曲,歌词内容涵盖了富顺村所在的地理环境、悠久历史、淳朴乡风,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为了永远铭记为国家国防事业作出贡献的村民,村志还将参军服兵役的280名村民相关情况列入村志。其中,最早当兵的是1951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村民潘富仁,1965年6月,他第二次应征入伍不久便英勇牺牲。村志还特意记载了历年来被高校录取的340名大学生情况,将这些大学生和他们父母的名字永远记录在村志上,不仅是对金榜题名的学子一种莫大的鼓励,也是为了激励后辈学子以此为榜样,好好学习,为家乡父老增光添彩。
党员是群众的榜样和主心骨。在村志中还收录了全村204名党员情况统计表和206位80岁以上老人情况统计表。村志首次记载了全村党员的姓名、学历、入党时间和联系方式,一来为了方便大家联系,二来也是要让党员自觉接受群众和历史的监督,真正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的先锋模范作用。老人是家乡历史变迁的亲历者,将这些老人名字载入村志,目的是让新一代的富顺人感恩为今天幸福生活默默耕耘的老一辈。当许多老人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写进了村志后,都非常骄傲地鼓励子女们好好努力,争取在下一本村志中写上他们的名字。
- 上一篇:南京市志办年鉴处到江北新区交流工作
- 下一篇:扬州市全面部署乡镇(街道)志编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