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苏州古城墙的变迁
自2500多年前建城至今,苏州城原址历千年而大致格局不变,这在中外城市史上都是罕见的。苏州古城墙现存城门三座分别是盘门、胥门、金门、以及恢复重建的阊门城门及部分城墙。历经2500余年的风风雨雨,苏州古城屡遭战火破坏,但都在不久后即修复重建,其形制规模宏伟壮丽,特别是每门辟水陆两城门,为国内仅有。苏州的城墙与古今中外其他的古城墙遗址相比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它是我国唯一的一座有2500余年的城址,在世界古城市建设史上也属罕见;对于研究吴国历史及军事史具有较高的价值;古城巧置八座水城门,成为闻名中外的优美水域,这在全国乃至世界建城史上都是罕见的。
历经沧桑的胥门古城墙
胥门命名的传说有四个版本,其中三个和伍子胥有关。一是因为伍子胥负责筑城,并将宅第选在胥门之内,故将城门以子胥命名。传说伍子胥在筑城时,为了防止日后发生不测先用糯米制成了一批砖,砌在了墙内。临终前他告诉家人,如果以后发生粮荒,就去城墙下把糯米砖挖出,可以果腹。吴国亡后百姓遭了灾,此时糯米砖的消息也传了出去。居民开始掘城砖果腹,渡过了灾荒。后来民众感念这位大将军的恩德,每年过年都用糯米模仿城砖的样子打糕祭奠他。苏州人每年过年必吃的糖年糕,原先竟是用来纪念这位苏州城创始人的;第二说城门正对伍子胥主持开凿的胥江,应胥命名;第三个版本是吴王胜越后,酒色度日,不听良言。子胥屡屡苦谏,却遭记恨。在小人的怂恿下,伍子胥终被赐死。临终前,子胥进言,希望将自己的头颅挂在城门,以看越军攻入吴都。子胥尸身抛入胥江,首级高悬城门。后人因此将悬头颅的门叫做胥门。传说伍子胥有灵,魂魄不散,每每雨季,都要显灵使得胥江之水自胥门倒灌进入城内。战国时来苏的春申君,就对此进行了专项整治,最重要的就是封闭胥门的水门,使上涨的江水不会再向地势较低的胥门倒灌,胥门也就从此没有了水门。最后一个版本说,吴王夫差兴兵伐齐,伐齐大军的主将叫胥门巢,为表彰其功绩,这座城门便以其名字命名。但传说终究只是饭余的谈资而已。又据资料记载,此门正对苏州城外姑胥山,因此被定名胥门。清代徐扬所绘长卷《盛世滋生图》,以胥门一带描绘最为详细,图中可以找到古胥门城墙。
胥江的起点是胥门,明清时的胥门与阊门一样是个热闹的地方,苏州人有“金阊门银胥门”的说法。据了解,胥门就是以前皇帝登城的入口,城门口宽敞的地面专供大军登陆。苏州市政府为保护古城历史文化,把胥门古城墙定为市级文保单位,采取保护、保存、更新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维修,一个以胥门古城墙为主体的沿河敞开式公园应运而生。如今的胥门城墙上绿树成荫,生机盎然。
气势雄伟的盘门古城墙
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受命调集数以万计的军民,建造“阖闾大城”,并将东向城门上刻有蟠龙命名为“蟠门”,后又因该门水陆萦回曲折,故改称盘门。虽经历代改建,但位置未有变化。依当年伍子胥的设计,苏州古城最早“立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法地之八卦”,城门均水陆并列,既能从陆门走车,又能从水门行船。虽说苏州城的千年以来原址未加变动,但水陆城门却陆续湮灭,只剩下盘门。如今的盘门,是元、明、清三个时期陆续修建的遗构,包括两翼城墙,为苏州古城池现存最为完整的部分,也是全国仅存的典型水陆并联古城门。历来有“古城苏州看盘门”之说。伍子胥当年所筑的城墙其实是土墙,五代时才改用砖砌。现在的盘门城墙,是为纪念苏州建城2500周年,于1986年重建开放的。盘门是现存的最完整的古代水陆城门。陆门有内外两重,期间为平面略成方形的瓮城,可藏卒数百,以备突然出击之用。陆门原有城楼规模宏大,抗日战争时被焚毁,现南京博物院尚藏有旧貌巨幅照片。近年新建的城楼为双层楼阁式,飞檐朱栏。那块潇洒雄健的章草扁额,是被称为当代书圣王蘧常的墨迹,“中吴锁钥”四个字概括了盘门独特的战略位置。城墙上的雉堞、垛口、射孔、炮洞、闸口、绞关石、天井(防火用的设施)均历历在目。北面城墙高耸,下临深渊,为古代舟师出没之所。盘门古城墙在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繁华重现的阊门古城墙
历史上显赫的阊门城墙正门于上世纪50年代被拆毁,只剩下一段城墙。近年来,有识之士不断提议重建阊门,得以恢复建设完工。阊门的修复是采取在阊门设计内外两圈瓮城,外圈瓮城曲折逶迤,由北、西、南三个方向环抱内圈瓮城和主城门,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约90米,高7余米;内圈瓮城约45米见方,高七余米。整个阊门城门有三重陆门、两重水门以及南北木童梓门,同样复建了敌楼和城楼。另外,在瓮城的水关内布置了一组一街一河格局的临河建筑、城墙外布置了若干商业店铺,这样符合阊门的历史原貌,凸现了阊门的商业文化。和古城的其它城门一样,旧时阊门除了这座陆城门外还有一座水城门。苏州文物考古工作者发现了阊门水城门的遗址,在深达10米左右的坑中,不仅可以清晰的看见一层层的城墙砖,还有不少作为桩基的木桩遗构。
阊门水城门是到目前为止苏州考古发现的第三个水城门。历史上,阊门一带曾是苏州城最繁华的去处。从清代乾隆年间徐扬手绘的《姑苏繁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当时阊门至枫桥一线,十里长街,万商云集。自唐代以后,特别是明清两代,阊门的繁华很大部分得益于运河的水运,一条南北水道,使阊门成为农耕文明时期各种生产和生活物资流通的集散地。目前北码头地区修道路、筑驳岸、建绿化广场、修复了几幢有价值的民国建筑等,并留出古城墙的边际线,以方便人们观赏。
片断残垣的零星古城墙
苏州市将对古城墙实施修复保护试点工程,计划分相门段、阊门北码头段、平门段三区段实施,其中相门段从相门桥堍往北,原苏州监狱到振亚丝织厂段,将整合平江历史街区等旅游资源,开发和形成苏州东部的文化旅游新板块。阊门北码头段将结合正在实施的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工程,与山塘历史文化街区以及明清一条街开发项目等有机结合。平门段位于火车站正对面,将结合平四路现有仿古城墙风貌水闸和绿化带,采取虚实结合的方式,修复传统城墙、观瞻城墙等。据介绍,修复古城墙将与保护历史文化、彰显历史文化、挖掘历史文化结合;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结合;与周边环境整治、生态建设结合;做到社会效益与项目效益结合,体现原真性、科学性、价值性。
- 上一篇:千年城史一诗牵
- 下一篇:在退去的海潮中寻觅扬州的海洋文明